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1
作者 郭希蕾 孙昭倩 +3 位作者 李高燕 郑冰清 姚俊修 郭庆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8-576,共9页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图相似,二阶导数图中饼粕的苯环振动吸收峰比果实中的明显;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果实的自动峰有6个,饼粕的自动峰有4个,且自动峰对应波数不一致;果实脂溶性提取物的一维红外光谱图中可见1 711,1 464,1 121 cm^(-1)处的吸收峰,而饼粕中未出现,但是其二阶导数图中部分吸收峰不如饼粕中的明显,且两种样品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自动峰数量和强度有明显不同;两种样品的水溶性提取物的3种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不能用于两种样品的鉴别。在热分析中,两种样品的热重以及差热曲线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是二者的差热曲线的峰形、峰值等存在差异;两种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均有2个放热宽峰,但饼粕的峰值温度较果实的低,且在423℃放热峰附近有一个小肩峰(458℃),可作为饼粕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傅里叶红外光谱 重-扫描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金属铝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惠云 柴军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通过浸渍法将相同负载量的不同类型的金属铝盐负载在介孔分子筛HMS内外表面,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法研究了金属铝盐热性质的变化。将负载型金属铝盐干燥、焙烧,得到负载型催化剂Al2O3/HMS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 通过浸渍法将相同负载量的不同类型的金属铝盐负载在介孔分子筛HMS内外表面,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法研究了金属铝盐热性质的变化。将负载型金属铝盐干燥、焙烧,得到负载型催化剂Al2O3/HMS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介孔结构表征,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上烷基化反应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金属盐的起始分解温度均高于金属盐,证明了金属盐与载体之间有相互作用。Al2O3/HMS催化剂在对苯二酚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这种催化活性的高低与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的大小没有相应的顺变关系,与负载金属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有关,相互作用越弱,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的催化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扫描 金属盐 载体 相互作用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水热温度和浓度对CeO_2结晶效果和模板炭化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唐远征 陈丰 陈志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技术对不同的水热温度,以及不同浓度CeO_2前驱体反应物的竹叶模板进行N2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比较了水热温度以及CeO_2前驱体反应物浓... 本文采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技术对不同的水热温度,以及不同浓度CeO_2前驱体反应物的竹叶模板进行N2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比较了水热温度以及CeO_2前驱体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规律,确定得到炭化效果和保持生物形貌产物的水热温度和浓度。结果表明:前驱体复合物热解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溶剂蒸发阶段、有机质分解阶段和有机质炭化阶段。CeO_2的负载降低了生物模板炭化的温度,浓度为0.1mol/L,水热温度为120℃的模板负载CeO_2煅烧后,可以得到较好保持生物形貌的产物,且CeO_2结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示扫描 CEO2 炭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粉热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卢红霞 曾昭桓 +1 位作者 侯铁翠 张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8-641,645,共5页
利用热重/差式量热扫描法(TG/DSC)和XPS和对纳米A l粉和普通微米级A l粉在不同载气环境(空气、Ar或O2)下进行热力学分析,着重对两种A l粉在空气环境下,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纳米A l粉表现出与微米A l粉不同的... 利用热重/差式量热扫描法(TG/DSC)和XPS和对纳米A l粉和普通微米级A l粉在不同载气环境(空气、Ar或O2)下进行热力学分析,着重对两种A l粉在空气环境下,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纳米A l粉表现出与微米A l粉不同的反应活性和氧化特性,空气中纳米A l粉在550℃以下纳米A l未见明显氧化现象;微米铝粉在空气中1000℃以下不会出现明显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粉 反应特性 重/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学纤维热性能对比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春 吴立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天丝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及芳纶纤维等4种常用化学纤维的热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这4种化学纤维在升温过程中的相变以及热分解特性并将之进行对比,同时通过Kissinger法建立4种化学纤维的热分解动力...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天丝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及芳纶纤维等4种常用化学纤维的热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这4种化学纤维在升温过程中的相变以及热分解特性并将之进行对比,同时通过Kissinger法建立4种化学纤维的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求得4种化学纤维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8.66、125.12、153.58、211.1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纤维 差热扫描量热法(DSC) 重分析(TG) 动力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铝-镁合金粉缓慢加热氧化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成成 向俊舟 +2 位作者 孙晓乐 郭阳 郭学永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2-168,共7页
为明确不同镁(Mg)含量的雾化铝-镁(Al-Mg)合金粉氧化反应历程,开展Al-Mg合金加热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Al-Mg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90∶10的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在空气环境下的缓慢加热氧化过程,并结合扫描... 为明确不同镁(Mg)含量的雾化铝-镁(Al-Mg)合金粉氧化反应历程,开展Al-Mg合金加热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Al-Mg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90∶10的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在空气环境下的缓慢加热氧化过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了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中Mg含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中Mg含量的增加,其起始反应温度逐渐降低,且雾化微米Al-Mg合金粉较Al粉反应更加完全;基于各个反应阶段的反应历程,提出了不同Mg含量的“核-壳”结构雾化Al-Mg合金粉在缓慢加热氧化过程中的热物理响应模型;采用热分析动力学法计算得到雾化Al-Mg合金粉各个阶段反应的活化能远小于纯Al粉,Mg的存在提高了雾化Al-Mg合金粉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铝-镁合金粉 重分析-扫描 缓慢加氧化 镁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样氧化自燃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贾廷贵 强倩 +1 位作者 娄和壮 曲国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7,共6页
为探究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的热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试验分析煤样中官能团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性,结合热重分析-差式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试验,分析煤样在自燃过程中失重量、放热量等参数,建立动力学方程并求解,得到煤样的... 为探究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的热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试验分析煤样中官能团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性,结合热重分析-差式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试验,分析煤样在自燃过程中失重量、放热量等参数,建立动力学方程并求解,得到煤样的活化能值E和指前因子A。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煤分子中官能团种类相似,低变质程度煤样中的羟基、脂肪烃、含氧官能团含量多于高变质程度煤样;高变质程度煤的TG、DSC曲线较低变质程度煤的曲线发生偏移出现滞后性,煤氧复合速率减缓,失重量减少,放热量增加;在增重阶段,高变质程度煤的指前因子最小;而燃烧阶段,高变质程度煤的活化能与指前因子相较于低变质程度煤均增大,发生自燃需要更多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煤自燃 特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 活化能 重分析-扫描(TG-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 被引量:8
8
作者 谭帼馨 崔英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合成了几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酯(RMA)共聚物水凝胶,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这些亲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水凝胶中水的...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合成了几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酯(RMA)共聚物水凝胶,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这些亲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大致可分为自由水、可冻结的结合水和非冻结的结合水。不同的RMA与NVP和HEMA共聚,溶胀度不同,其吸附水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水的状态 差热扫描量热法 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甲基丙 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NiTi薄膜晶化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陶艳春 李永华 +4 位作者 徐跃 孟繁玲 郑伟涛 邵振杰 赵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出沉积在不同温度衬底上的NiTi薄膜.应用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和差热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两种衬底温度(室温和573K)溅射的NiTi合金薄膜晶化温度和在763K退火1h的晶化程度.
关键词 NiTi薄膜 晶化温度 差热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海茵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志勇 李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3,80,共3页
采用动态DSC技术分析研究了BZ/EP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并制订了合理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BZ/EP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反应级数为0.90级和0.93级;BZ/EP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20℃/3h+150℃/2h+180℃/3h,后处理工艺为200℃... 采用动态DSC技术分析研究了BZ/EP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并制订了合理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BZ/EP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反应级数为0.90级和0.93级;BZ/EP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20℃/3h+150℃/2h+180℃/3h,后处理工艺为200℃/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海茵环氧树脂 固化反应 差热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煤煤灰内矿物质转变过程与熔融特性规律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建国 刘志 +1 位作者 赵虹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1-66,共6页
选取2种灰成分以及灰熔点差异较大的平朔和神木煤样进行相配,研究配煤灰样内矿物质的转变过程与熔融特性规律。神木煤灰在熔融前(1 080℃)含有石英SiO2、Fe2O3、钙铁辉石、硅灰石、硅铝钙石、易变辉石、柱沸石和钙黄长石等矿物质,由于... 选取2种灰成分以及灰熔点差异较大的平朔和神木煤样进行相配,研究配煤灰样内矿物质的转变过程与熔融特性规律。神木煤灰在熔融前(1 080℃)含有石英SiO2、Fe2O3、钙铁辉石、硅灰石、硅铝钙石、易变辉石、柱沸石和钙黄长石等矿物质,由于这些含钙矿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赤铁矿的存在,生成了低温共融体化合物,导致灰熔点较低。当配入平朔煤后,平朔煤灰样内所富含的硅、铝氧化物成分改变了神木灰样内的矿物组成,灰样内的矿物质逐渐由富含Si、Fe、Ca、S矿物质向富含Al、Si矿物质转变,生成了一定量的莫来石,随着配煤灰样中平朔煤样所占比例的增加,在加热过程中莫来石的含量增加,钙长石含量逐渐减少,明显改善了煤灰的熔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煤灰 重-扫描 X-射线衍射 熔融特性 矿物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福民 高明 +1 位作者 陶若虹 宋贺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5,共4页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热分析技术,对4种配比的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其着火特性及燃尽特性,并以前人提出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对C-RDF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DF的着火温度与燃尽温度与所采用的煤种...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热分析技术,对4种配比的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其着火特性及燃尽特性,并以前人提出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对C-RDF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DF的着火温度与燃尽温度与所采用的煤种有关;C-RDF着火温度随着垃圾含量的增加而降低;C-RDF中垃圾比例的变化对其燃尽温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垃圾衍生燃料 重-扫描 综合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伴生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波 李刚 +1 位作者 马赫 苑春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客观认识打磨、抛光、切削等不同机加过程中粉尘爆炸危险性,开发一种既使用哈特曼管也使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改进的粉尘爆炸筛分测试方法。用此法对常见机加过程产生的85种铝及铝合金粉尘样品展开测试。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粉尘爆炸... 为客观认识打磨、抛光、切削等不同机加过程中粉尘爆炸危险性,开发一种既使用哈特曼管也使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改进的粉尘爆炸筛分测试方法。用此法对常见机加过程产生的85种铝及铝合金粉尘样品展开测试。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粉尘爆炸性的影响,使用X射线荧光法(XRF)分析粉尘在不同铝和铁含量下的爆炸性差异。利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研究铝粉尘氧化程度和粉尘爆炸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用所改进的方法,可将粉尘分为易爆、可爆、未爆等3类;抛光、打磨等机加过程粉尘爆炸危险性较高;各工业粉尘样品中易爆粉尘大多有40%以上铝含量或70%以上铁含量,可爆粉尘大多有40%以上铁含量;铝粉尘的爆炸危险与其氧化程度负相关,当单质含量小于5.0%时铝粉尘已不再具有爆炸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尘 粉尘爆炸 机械加工 筛分测试 危险性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重分析-扫描(TG-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s of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process
14
作者 孔龙 李运姣 +3 位作者 张鹏 黄海花 叶万奇 李春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279-1284,共6页
A simple hydrothermal process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was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spinel Li1.05Mn1.95O4. In this process,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EMD) and LiOH·H2O wer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A simple hydrothermal process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was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spinel Li1.05Mn1.95O4. In this process,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EMD) and LiOH·H2O wer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TG-DSC), X-ray diffractometry(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precursor is an essential amorphous. The precursor can be easily transferred to spinel powders with a 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a regularly-shaped morphology by heat treatment. Li1.05Mn1.95O4 powder obtained by heat treating the precursor at 430 °C for 12 h and then calcining at 800 °C for 12 h shows an excellent cycling performance with an initial charge capacity of 118.2 mA·h·g-1 obtained at 0.5C rate and 93.8% of its original value retained after 10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Mn2O4 hydrothermal method heat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