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并联电抗器差模电流波形特征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永久性故障识别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庆庆 王慧芳 +1 位作者 林达 何奔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7-1132,共6页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详细分析了发生两相或三相瞬时性及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相并联电抗器差模电流的特征:在线路两端三相跳闸以后,对于瞬时性故障,故障点熄弧以后,差模电流中只存在衰减周期分量,对于永久性故障,差模电流中...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详细分析了发生两相或三相瞬时性及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相并联电抗器差模电流的特征:在线路两端三相跳闸以后,对于瞬时性故障,故障点熄弧以后,差模电流中只存在衰减周期分量,对于永久性故障,差模电流中只存在衰减直流分量。利用差模电流的这一特性可以提出适用于三相自适应重合闸中相间故障性质识别的新判据,该判据只需利用单端并联电抗器电流即可实现,并且可以判定熄弧时刻。大量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性质,且基本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采样频率、负荷电流、故障时刻、跳闸时刻、故障点熄弧时刻等因素的影响,且同时适用于单端和双端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差模电流 衰减周期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模电流注入等效电磁脉冲辐射技术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新福 魏光辉 +3 位作者 潘晓东 范丽思 万浩江 张勇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3,115,共6页
为解决电磁脉冲(EMP)辐射敏感度试验中构建大范围强场的困难,在天线和线缆为干扰耦合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提出差模电流注入等效强电磁脉冲场辐射的试验方法,分析时域内辐射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幅值间的关系,研究等效注入电压波形特征的获... 为解决电磁脉冲(EMP)辐射敏感度试验中构建大范围强场的困难,在天线和线缆为干扰耦合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提出差模电流注入等效强电磁脉冲场辐射的试验方法,分析时域内辐射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幅值间的关系,研究等效注入电压波形特征的获取方法,并仿真验证试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辅助设备响应为线性的条件下,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的幅值在时域内满足线性外推关系;当辅助设备端口匹配时,辐射时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与等效注入电压的波形仅在幅值上存在倍数关系,其他波形特征相同;在仿真试验构成的理想条件下,高场强辐射与等效注入试验所得受试设备响应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 电磁脉冲 辐射敏感度 差模电流 定向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耦合装置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1 位作者 卢新福 李新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3-1109,共7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差模电流注入与辐照响应的分析模型和强场条件下注入电压源外推模型,确定了差模电流注入与强场辐照等效应满足的条件.研究了工程上...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差模电流注入与辐照响应的分析模型和强场条件下注入电压源外推模型,确定了差模电流注入与强场辐照等效应满足的条件.研究了工程上差模电流注入的实现技术,确定了辅助试验设备的功能、结构设计方案,推导了注入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定向耦合装置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新方法.通过对典型射频前端系统进行辐照与注入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辐射场 差模电流注入 线性外推 定向耦合装置 等效电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矢量调制下三相两电平并网变换器的差模电流与共模电压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先强 武奕彤 +2 位作者 何金奎 徐海亮 赵仁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86-595,共10页
该文针对三相电压源型PWM并网变换器典型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根据零矢量作用分配方式进行分类,并提出一种零序电压冲量周期平衡的SVPWM策略,从差模和共模等方面对五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建立三相PWM变换器的单相... 该文针对三相电压源型PWM并网变换器典型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根据零矢量作用分配方式进行分类,并提出一种零序电压冲量周期平衡的SVPWM策略,从差模和共模等方面对五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建立三相PWM变换器的单相等效模型,利用Matlab对不同调制比及功率因数下的差模电流和共模电压进行预测及谐波分析。通过构造三维电压矢量空间,利用冲量等效原理对低频共模分量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为三相电压源型PWM变换器调制策略的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 差模电流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励磁绕组差模电流基频分量的新型磁阀式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方案
5
作者 郑涛 孟令昆 +2 位作者 杨剑友 田浩宇 苏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2-1438,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agnetic valve controllable reactor,MVCR)能够实现无功功率的大范围平滑调节,进而有效解决无功失衡导致的电压波动问题。该文针对一种新型MVCR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该种新型MVCR的拓扑结构... 作为一种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agnetic valve controllable reactor,MVCR)能够实现无功功率的大范围平滑调节,进而有效解决无功失衡导致的电压波动问题。该文针对一种新型MVCR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该种新型MVCR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其正常运行时励磁绕组的电气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型MVCR励磁绕组和工作绕组发生匝间故障时的故障特性开展研究,其中引入了励磁绕组差模电流的概念来表征匝间故障特征。当匝间故障发生后,新型MVCR励磁绕组差模电流中将产生较大的基频分量。基于该故障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励磁绕组差模电流基频分量的匝间保护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该保护方案在预励磁合闸暂态过程中的适应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新型MVCR匝间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阀式电抗器 励磁绕组 差模电流 匝间故障 预励磁合闸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感容”单元的三参数集成滤波器模块及其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敏 王世山 宋峥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56,共7页
"电感"和"电容"的模块(简称"LC单元")是组成EMI滤波器的核心元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可实现不同的参数集成。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连接方式的LC单元,实现了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和差模电容的三参数集成。当通... "电感"和"电容"的模块(简称"LC单元")是组成EMI滤波器的核心元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可实现不同的参数集成。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连接方式的LC单元,实现了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和差模电容的三参数集成。当通入共模(CM)电流时,由于上下线圈完全对称,对应线匝电位分布相同,则电容效应可忽略,LC单元可等效为两个平绕线圈;当通入差模(DM)电流时,单位电感的感应电动势相互抵消为零,电感效应消失,LC单元等效为一个电容。本文在分析其耦合方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差、共模电流作用下的等效电路,并采用错位过孔连接技术完成EMI滤波器的连接,最终将其运用于小功率电源PFC电路中,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单元 差模电流 电流 小功率PFC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中的耦合电流
7
作者 幸善成 吴正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针对由于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中的PWM电压具有高频和高dv/dt的特性,在电机内部产生共模耦合效应,并产生共模耦合电流流过电机内部的寄生电容这一特点,通过建立的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和等效的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研究了电机内部高频情况下的共... 针对由于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中的PWM电压具有高频和高dv/dt的特性,在电机内部产生共模耦合效应,并产生共模耦合电流流过电机内部的寄生电容这一特点,通过建立的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和等效的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研究了电机内部高频情况下的共模耦合效应,分析了共模耦合电流的基本特性,给出了共模耦合电流的计算方法,对三相系统中的耦合电流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讨论了耦合电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电流伴随电压的跳变而产生,呈双频振荡,引起电压和电流的畸变,并将引起电机绕组的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耦合效应 耦合电流 耦合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场电磁辐射效应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4
8
作者 魏光辉 卢新福 潘晓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7-1355,共9页
为解决强场电磁辐射效应测试的技术难题,把握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系统分析了均匀场全电平辐照、电磁混响室内整体辐照、共模电流注入和差模电流注入等电磁辐射效应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 为解决强场电磁辐射效应测试的技术难题,把握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系统分析了均匀场全电平辐照、电磁混响室内整体辐照、共模电流注入和差模电流注入等电磁辐射效应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等效测试方法必须与传统全电平辐照法测试结果相一致的技术发展要求。根据大尺寸设备强场电磁辐射效应准确测试的需要,指出了辐射效应测试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强场电磁环境高效模拟技术,解决传统全电平辐照法的技术瓶颈;建立基于混响室的效应测试结果与传统辐照法测试结果间的等效关系;扩展电流注入法等效辐照法的适用范围,提高注入试验方法的工程实用性;将不同的等效测试方法结合,发展混合等效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效应 测试方法 均匀场辐照 混响室 电流注入 差模电流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制冷机驱动器EMC设计与防护 被引量:3
9
作者 温建国 江红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4期46-50,共5页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现阶段高品质红外探测器组件对低温工作环境下控温稳定性和电学抗干扰能力等指标的要求。需要对红外探测器组件中易受干扰与对外干扰辐射大的驱动器电路进行电磁兼容相关设计研究。阐述了电磁兼容(EMC)的...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现阶段高品质红外探测器组件对低温工作环境下控温稳定性和电学抗干扰能力等指标的要求。需要对红外探测器组件中易受干扰与对外干扰辐射大的驱动器电路进行电磁兼容相关设计研究。阐述了电磁兼容(EMC)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达到最新GJB151B(陆军地面)测试指标要求,介绍了从电路原理设计、元器件选型计算、印制电路板(PCB)布局布线设计、电学滤波设计、整机辐射屏蔽防护等的设计方法与整改措施。使用上述方法的探测器组件顺利取得了GJB151B(陆军地面)中RE102和CE102测试试验的合格数据报告,这为后续的其他类似产品的EMC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数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电流 差模电流 无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Double Differential- mode Current Injection and Radiation Test Method 被引量:1
10
作者 PAN Xiaodong WEI Guanghui +2 位作者 FAN Lisi LU Xinfu YANG Zhe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31-2037,共7页
There are the application scope limits for sing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jection test method, so in order to carry out injection susceptibility test for two-pieces equipment inter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a cab... There are the application scope limits for sing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jection test method, so in order to carry out injection susceptibility test for two-pieces equipment inter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a cable simultaneously, a doub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 jection test method (DDMCI) is proposed. The method adopted the equivalence source wave theorem and Baum-Liu-Tesche(BLT) equation as its theory foundation. The equivalent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injection voltage and radiation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is derived, and the phas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njection voltage sources is confirm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equivalent injection voltage sour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 parameter of directional coupling device, the transmission line length, and the source vector in BLT equation, bu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equipment pieces. Therefore, by choosing the right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double injection voltage sources, the DDMCI test is equivalent to the radiation test for two interconnected equipment of a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方法 差模电流 辐射测试 电流注入 等价 BLT方程 相位关系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