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相高黏土泥页岩储层差异化水赋存模式——以普光气田千佛崖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5-932,共8页
与海相页岩地层相比,陆相页岩孔隙普遍含水,且含水饱和度往往较高,同时,其储集空间以无机孔为主,有机孔质量分数较低,介孔—大孔较发育,长英质/碳酸盐纹层极为发育,导致地层导电性非常复杂,制约了含水饱和度预测精度。为了深化湖相高黏... 与海相页岩地层相比,陆相页岩孔隙普遍含水,且含水饱和度往往较高,同时,其储集空间以无机孔为主,有机孔质量分数较低,介孔—大孔较发育,长英质/碳酸盐纹层极为发育,导致地层导电性非常复杂,制约了含水饱和度预测精度。为了深化湖相高黏土页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研究,提高陆相页岩气藏游离气储量认识水平,以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中侏罗统千佛崖组一段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因素、水赋存状态及气水差异赋存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相水赋存方式及主控因素均有差异,纹层状页岩中水赋存以黏土束缚水、层理缝中可动水及有机质水膜为主,块状泥岩及层状泥岩以黏土束缚水为主。该研究对四川盆地中侏罗统千佛崖组泥页岩地层水的主要组成形式、含水饱和度主控因素以及不同赋存模式展开分析,其结果可为四川盆地相似区块的陆相页岩地层含水饱和度预测及游离气储量估算提供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崖组泥页岩 含水饱和度 主控因素 差异赋存模式 普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