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外源IAA处理对杉木茎部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杨立伟 施季森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2-484,共13页
为了揭示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参与杉木木材发育调控的遗传机制,文章分别以0、3mg.IAA/g.lanolin处理不同阶段的杉木截顶茎秆作为驱动方(Driver)和测试方(Tester),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 为了揭示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参与杉木木材发育调控的遗传机制,文章分别以0、3mg.IAA/g.lanolin处理不同阶段的杉木截顶茎秆作为驱动方(Driver)和测试方(Tester),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其中差异表达的目的基因进行了分离和克隆。共获得332个Unigenes,其潜在的功能分别涉及到细胞组织和生物合成、发育进程调控、电子传递、逆境应答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进一步地表达鉴定发现ClHIRA、ClPGY1和ClARF4等集中于茎部近轴区域表达的基因,能够积极地响应外源IAA刺激的维管形成层分裂和管胞分化活动;而ClSMP1、ClTCTP1和ClTRN2等集中于茎部远轴区域表达的基因,则在转录水平上对外源IAA的处理水平及近轴次生维管的发育变化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这一结果表明特异性定位的发育基因对木材形成组织中内源IAA水平变化的差异性识别和响应很可能是生长素参与林木维管形成层次生发育调节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IAA 杉木 茎部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在柑桔逆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春振 阳佳位 钟广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4,共4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简单的富集和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和其他一些生物或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特异基因的表达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介绍了SSH技术的基本原理、技...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简单的富集和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和其他一些生物或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特异基因的表达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介绍了SSH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并对SSH技术在其他植物和柑桔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差减杂交 柑桔 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