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与非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状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旭明 拓庆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19-25,共7页
农民收入分配问题体现为收入差异,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与增加收入一样,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入分配同增加收入是同一经... 农民收入分配问题体现为收入差异,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与增加收入一样,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入分配同增加收入是同一经济问题的两个方面,收入分配机制是建立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如果不同个体间收入在既定水平上保持不变,也就不存在收入差距的变化,收入分配机制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也难以产生.为了发挥收入分配机制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需要正确认识农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收入差距拉大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个体间收入增长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民收入差距 收入差别 收入差异 差异状况 基尼系数 劳动者报酬收入 收入分配差距 收入分配机制 转移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健康状况差异诸因素的经济学分析——基于Grossman扩展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锟 马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然而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的这种关系的具体量化,却因为不同的人群和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影响健康状况的诸因素为基础,通过对Grossman模型加以扩展,揭示出了...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然而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的这种关系的具体量化,却因为不同的人群和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影响健康状况的诸因素为基础,通过对Grossman模型加以扩展,揭示出了这种关系的具体量化过程并分析了技术进步、政府的医疗政策和疾病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利用扩展模型分析的结论,对药品价格下调、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补贴等公共健康政策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差异 GROSS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地状态偏离度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差异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坚 毕崇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结合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设计了用地状态偏离度指标,通过对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状态偏离度的分析,评价1997-2004年间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的差异。研究发现,... 结合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设计了用地状态偏离度指标,通过对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状态偏离度的分析,评价1997-2004年间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的差异。研究发现,耕地规划实施效果沿"黑滇线"呈中心优于两翼的空间分布,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状态偏离度东高西低,并沿东部沿海和长江所构筑的"T"字轴向外逐步减小。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利用地开发不足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适时调整是造成省域规划实施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状态偏离度 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施状况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加强心血管疾病性别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庆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而每一个较大的医学问题,都涉及到许多领域。因此,需要综合利用各学科的知识,从总体上认识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复杂卫生问题。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而每一个较大的医学问题,都涉及到许多领域。因此,需要综合利用各学科的知识,从总体上认识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复杂卫生问题。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促进各学科的分化并使之越来越细,新的分支学科不断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性别因素 基因表达 健康状况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S数据库的全球健康公平领域研究发展的情报学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波 崔雷 郭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3,共7页
目的:追踪全球健康公平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制定我国健康公平研究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健康公平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截取引文中被引频次高于30次的文献60篇纳入本研究,通过共引矩阵的聚类分析并... 目的:追踪全球健康公平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制定我国健康公平研究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健康公平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截取引文中被引频次高于30次的文献60篇纳入本研究,通过共引矩阵的聚类分析并结合高频引文的内容总结归纳各类别主题;绘制引文战略坐标,分析每个主题在健康公平领域的战略地位。结果:通过高频引文聚类分析得出,健康公平领域研究在历史上的主题大致包括如下6个类别:卫生服务公平;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健康公平的概念研究;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率;收入分布与健康;健康不平等的测量。其中,收入分布与健康是关注度最高的主题,健康不平等测量是新颖度最高的主题。结论:运用各种健康公平测量方法,就不同社会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网络及社会心理状况等等)对健康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是健康公平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差异 健康状况差异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人群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被引量:12
6
作者 汤淑女 简伟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3-447,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就业人群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方法: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hinese FamilyPanel Studies,CFPS)2010年截面调查资料中提取18~60岁的就业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自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收入、工作机构... 目的:研究中国就业人群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方法: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hinese FamilyPanel Studies,CFPS)2010年截面调查资料中提取18~60岁的就业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自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收入、工作机构和机构属性、管理岗位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主观社会地位很高或较高者、受教育程度很低及较高者、低收入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较高。从工作性质上看,务农或自己经营的群体比受雇于单位组织的群体患慢性病概率要高;从事管理工作的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也较高。结论:收入、受教育程度、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是中国就业群体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需要针对这些社会决定因素制定改善健康公平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因素 慢性病 职业群体 健康状况差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共病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诸葛毅 俎德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疾病累计评分量表(CI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共病状态程度与生活质量,探讨共病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134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卧床组73例和非卧床组61例,分别应用CIRS和EQ... 目的通过疾病累计评分量表(CI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共病状态程度与生活质量,探讨共病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134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卧床组73例和非卧床组61例,分别应用CIRS和EQ-5D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老年心房颤动患者CIRS总分为(14.62±4.33)分,严重指数为1.03±0.31,共病指数为4.52±1.37,EQ-5D总分为(10.89±3.02)分。卧床组CIRS评分与EQ-5D评分与非卧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5.29±4.67)分vs(13.80±8.78)分,P=0.04;(12.19±2.45)分vs(9.33±2.90)分,P=0.00],CIRS总分与共病指数(r=0.998,P=0.000)、严重指数(r=0.942,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严重指数与血肌酐水平(r=0.350,P=0.000)、血尿酸水平(r=0.276,P=0.002)呈显著相关。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共病状态与生活质量相关,CIRS与EQ-5D的应用,可以客观评价共病状态的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活质量 尿酸 运动障碍 健康状况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现实境遇与支持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6,190,191,共14页
对中国12个省中小学教师进行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呈现出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观念认识、掌握情况、获得途径、构建需求等方面的现实状况:中小学教师目前最缺乏和最需要的均是关于具体教育情境的知识;在性别、学历出身、城乡维度上,中小... 对中国12个省中小学教师进行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呈现出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观念认识、掌握情况、获得途径、构建需求等方面的现实状况:中小学教师目前最缺乏和最需要的均是关于具体教育情境的知识;在性别、学历出身、城乡维度上,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掌握程度、构建途径与提升需求都呈现出显著差异。要使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更加合理和有效,需要从搭建专业知识场景、精准改革教师教育供给侧、激发农村教师活力、建构双路径学习机制等方面给出支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实践性知识 差异状况 支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慢性病与非慢性病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比较研究
9
作者 王慧 胡银环 +2 位作者 冯显东 刘莎 汪洋帆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1期3968-3973,共6页
背景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村地区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尽管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但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尚未被深入研究,了解这一需求对于完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的了解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 背景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村地区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尽管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但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尚未被深入研究,了解这一需求对于完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的了解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其与非慢性病居民的差异,为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8个村抽取居民1416名。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表,对纳入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1395名(98.52%)居民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其中,慢性病居民399名(28.60%),非慢性病居民996名(71.40%)。农村慢性病居民的总体心理症状阳性率高于非慢性病居民[37.59%(150/399)比18.37%(183/996),P<0.05],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低于非慢性病居民[31.58%(126/399)比62.55%(623/996),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后,相较于非慢性病居民,慢性病居民倾向于不需要心理健康服务[OR(95%CI)=0.387(0.155~0.968),P<0.05]。与在线心理健康服务形式[59名(14.79%)]相比,农村慢性病居民更倾向于接受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177名(44.36%)]、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150名(37.59%)]。相较于农村非慢性病居民,慢性病居民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更低(P<0.05)。结论虽然农村慢性病居民普遍存在心理症状,但其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对较低。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健康状况差异 慢性病 农村卫生 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