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汝资 王文刚 宋玉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2,89,共6页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呈明显的倒...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呈明显的倒"U"型,但金融危机过后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区域内部差异远大于各省区之间差异,各省区内部差异明显不同,黑、辽与吉、蒙东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水平匹配的"高高"、"低低"俱乐部发展趋势;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T"字型空间格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南北差异明显,辽中南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对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主体功能区划将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差异演变 空间格局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
作者 晋艺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9期118-120,共3页
要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精准化管理及可视化分析,就必须依托物联网技术、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大数据,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背景下,针对限制中国农业经济健康快速绿色发展人才缺乏、培训工作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分... 要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精准化管理及可视化分析,就必须依托物联网技术、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大数据,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背景下,针对限制中国农业经济健康快速绿色发展人才缺乏、培训工作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目标与内容体系,以及建设相关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经济 时空差异演变 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演变及主导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程金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62,共7页
文章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模型、变异系数、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999-2016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状况,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筛选影响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在此基... 文章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模型、变异系数、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999-2016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状况,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筛选影响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针对不同类型区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模式与建议。结果表明: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呈现出先缩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为旅游业总收入、旅行社总数、星级饭店从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需求水平约束型、供给水平约束型、支持力水平约束型、保障力水平约束型四种类型;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经济 差异演变 主导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1961—2020年干湿日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清平 任钇潼 金韩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准确地观测降水数据在揭示干湿日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极其关键。金沙江流域是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由于风速、湿润和蒸发损等可能导致标准雨量器观测的降水量远小于实际降水量,而降水资料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金沙... 准确地观测降水数据在揭示干湿日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极其关键。金沙江流域是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由于风速、湿润和蒸发损等可能导致标准雨量器观测的降水量远小于实际降水量,而降水资料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金沙江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研究。利用修订的Mann-Kendall、空间场显著性检验等,识别金沙江流域1961—2020年降水校正前后干湿日指数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观测降水(Po)和校正降水(Pc)识别的干湿日指数值差异明显,但其空间分布近似一致;相较于Po,Pc识别的干湿日指数趋势在金沙江上段主要表现为减少,中下段主要表现为增加,雅砻段则表现为干日指数减少,而湿日指数增加。2)空间场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Po和Pc识别的干湿日指数显著变化趋势主要由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引起,仅Po和Pc识别的平均干日事件持续时间趋于显著增长的站点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该流域干湿日指数变化趋势主要由气候变化主导,因而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综上,Po和Pc识别的金沙江流域干湿日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为准确在该流域进行水文研究和模拟,应考虑矫正降水资料的应用;同时极端干湿日的变化可能对金沙江流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基于Po和Pc识别的干湿日演变特征的相关研究,能为该流域滑坡、泥石流的预防,水资源安全规划与水土保持工作部署等,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降水 干湿日指数 演变差异 大尺度环流指数 金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盛夏中国东部极端降水月际演变成因及可预测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潇祎 范可 杨洪卿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56,共16页
2021年7—8月中国东部雨带演变特征与气候平均季风北推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7月降水正异常中心位于江淮-华北地区,8月则南移至华中地区。2021年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偏多且存在月际差异主要与7(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北偏... 2021年7—8月中国东部雨带演变特征与气候平均季风北推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7月降水正异常中心位于江淮-华北地区,8月则南移至华中地区。2021年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偏多且存在月际差异主要与7(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北偏东(偏南偏西)、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北(偏南)以及南亚高压持续东伸相关联。进一步研究表明,热带对流的活跃位置和北大西洋的增暖加强是影响其降水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2021年7月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活跃对应其热带海洋性大陆对流异常偏强,激发北传的类太平洋-日本(PJ)型遥相关波列,使得西太副高偏北偏东,有利于西北太平洋水汽在江淮-华北地区辐合,导致其降水偏多。8月,新发展MJO在热带印度洋上空对流异常持续偏强,加强局地经向环流,使得中国35°N以南至西北太平洋地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有利于西太副高南移西伸。此外,2021年8月北大西洋海温(SST)异常偏暖激发对流层高层向东南传播的Rossby波,有利于南亚高压加强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南移。因此,8月降水中心南移至华中地区。CFSv2预测系统(6月起报)结果能预测7月江淮-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但预测的8月华中南部地区降水偏少与实况相反。这可能是由于模式能够较好再现7月海洋性大陆热带对流活动影响江淮-华北地区降水的过程,但不能预测2021年8月热带印度洋对流活动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对华中地区降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8月中国东部极端降水 月际演变差异 CFSv2可预测性 环流异常 热带对流和MJO 北大西洋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人才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 于水仙 赵金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6-84,共9页
采用基尼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人才空间差异进行测度,系统分析其演化特征,并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分析沿海地区旅游人才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对旅游人才规模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 采用基尼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人才空间差异进行测度,系统分析其演化特征,并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分析沿海地区旅游人才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对旅游人才规模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人才分布的空间差异现象显著,但其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逐年缩小态势,这主要是由于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地带的内部差异造成的,而经济实力、工资水平、基础设施环境、旅游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等因素对旅游人才规模的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沿海地区旅游人才资源的空间差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人才 空间差异演变 面板数据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I的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县域差异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梁音 杨轩 +2 位作者 苏春丽 孙波 潘贤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提出了土壤侵蚀综合指数(EI值)的新算法,并利用多项式方程模型法确定剧烈侵蚀强度的侵蚀模数中值为18700tkm-2a-1,还确定了各侵蚀等级的权重分值。利用新方法计算了南方红壤区476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市和区,简称县,下同)在1996年和2002... 提出了土壤侵蚀综合指数(EI值)的新算法,并利用多项式方程模型法确定剧烈侵蚀强度的侵蚀模数中值为18700tkm-2a-1,还确定了各侵蚀等级的权重分值。利用新方法计算了南方红壤区476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市和区,简称县,下同)在1996年和2002年两个年度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在GIS支持下,分析了EI值的时空变化。从时间上来看,南方红壤全区的EI值从1986年的3.81降低至2002年的3.02,呈递减趋势,说明该时间段红壤区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1996年至2002年5年间,红壤区476个县中,EI值增加的有163个,EI值减少的有285个,EI值保持不变的有28个,分别占红壤区总县数的34.2%、59.9%和5.9%。EI值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和浙江3省,而指数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湖南,特别是广东省,EI值增加的区域面积较大,说明土壤侵蚀较为轻微的广东省,近年来土壤侵蚀有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综合指数 南方红壤区 差异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建伟 窦攀烽 +1 位作者 张永凯 苗长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29,共8页
以专利授权量来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2012年以后,江苏省县... 以专利授权量来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差异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2012年以后,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下降趋势。(2)南京市区的创新产出,在九五时期之后呈弱化趋势,苏州市区、昆山市、无锡市区等苏南地区创新产出提升较快。(3)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的创新产出梯度递减,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4)苏北地区的大部分县域"低-低"集聚,并有向苏中地区扩散的趋势,"高-高"集聚的县域较少,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5)空间交互作用是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差异的重要原因。(6)区域创新环境对县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政策因素作用相对较小。(7)在具体因素方面,表征经济基础、研发投入、科技人才、传统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及FDI的回归系数相差不大,大多在0.090上下波动,其中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的系数最大,达到0.094,而科技政策的回归系数较小,仅为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出 县域 差异演变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非典型被动式“被XX”的句法与语义结构 被引量:30
9
作者 黄正德 柳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5-241,共17页
文章讨论新兴非典型"被XX"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历史来源并进行跨语言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这种"新生"结构不是一个将不及物动词被动化的特殊句法结构,而是隐含了使动、意动或施动成分的轻动词结构。受到被动化... 文章讨论新兴非典型"被XX"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历史来源并进行跨语言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这种"新生"结构不是一个将不及物动词被动化的特殊句法结构,而是隐含了使动、意动或施动成分的轻动词结构。受到被动化的动词不是XX本身,而是其所隐含的无声轻动词。类似的隐含动词结构也大量见于古汉语、英语等语言;不同的是,现代汉语的"被XX"结构不能还原为主动形式。文章将这一不同归因于综合性语言与分析性语言之间的不同,并以"派生时机参数"为基础的参数理论对此作出解释。从语言演变角度来看,"被XX"结构在现代汉语的出现反映了语言演变遵循"……综合→分析→综合……"的循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被动 被XX 轻动词 意动结构 差异演变 参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