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异检测的零售商品识别
1
作者 杨国亮 黄聪 +1 位作者 余华声 李林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181,共7页
针对差异检测的设计模式在零售商品目标检测任务中存在的鲁棒性差、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在DiffNet的基础上,使用残差结构融合差异特征与原始特征,增强类别信息提取能力;将孪生网络与FPN结构结合以实现多特征图预测差异目标... 针对差异检测的设计模式在零售商品目标检测任务中存在的鲁棒性差、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在DiffNet的基础上,使用残差结构融合差异特征与原始特征,增强类别信息提取能力;将孪生网络与FPN结构结合以实现多特征图预测差异目标;提出位置注意力机制提升目标特征的使用效率;使用无锚框的检测策略以减少模型对数据集先验信息的依赖,同时结合迁移学习的方法加强其预测新类别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检测环境,mAP和ACC达到了最高的98.1%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网络 差异目标检测 新零售 迁移学习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差异检测与联合控制映射的红外图像选择加密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肖宁 李爱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6-414,共9页
为了实现对红外图像的选择性加密,提出了基于多特征差异检测与联合控制映射的红外图像选择算法。引入分段正弦变换,将输出图像分割为3个不同的区域,对每个区域完成不同的拉伸变换,完成初始红外图像的增强,凸显真实红外目标;再利用增强... 为了实现对红外图像的选择性加密,提出了基于多特征差异检测与联合控制映射的红外图像选择算法。引入分段正弦变换,将输出图像分割为3个不同的区域,对每个区域完成不同的拉伸变换,完成初始红外图像的增强,凸显真实红外目标;再利用增强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差异,从而设计目标决策因子,并分割Top-Hat变换的结构元素,构建红外背景抑制机制,过滤杂波与噪声;利用灰度水平、对比度与相似度,建立多特征差异检测模型,提取包含真实目标与可疑目标的感兴趣区域;以Logistic映射为控制条件,综合Tent映射与Chebyshev映射,设计联合控制混沌映射,利用其输出的混合随机序列对感兴趣区域进行置乱;引入引力模型,对混淆的感兴趣区域内的像素进行扩散,完成红外目标选择加密。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图像局部加密机制相比,该文算法输出密文信息熵值达到了7.982 6,能够更好地用于红外图像局部选择性加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选择性加密 多特征差异检测 联合控制映射 目标决策因子 TOP-HAT变换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配准的曲面三维差异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锦鸿 陈新度 吴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0,共5页
在工件打磨任务中,实测数据与标准模型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是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打磨的关键研究问题之一。针对如何快速精确地提取陶瓷素胚工件曲面的三维差异数据问题,设计了一种曲面配准流程。首先,针对点云的粗对齐步骤,采用体素网格... 在工件打磨任务中,实测数据与标准模型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是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打磨的关键研究问题之一。针对如何快速精确地提取陶瓷素胚工件曲面的三维差异数据问题,设计了一种曲面配准流程。首先,针对点云的粗对齐步骤,采用体素网格滤波进行下采样,采用了Hough投票法进行粗配准,将粗配准步骤运行时间控制在0.3 s以内。其次,针对点云的精确配准步骤,利用了CUDA加速比较耗时的ICP配准算法,将精确配准耗时控制在0.5 s以内。最后,针对差异提取步骤,通过引入Octree数据结构实现了差异点云的快速提取。最终,将模型曲面点云与扫描曲面点云之间的RMS误差控制在0.5 mm内,总运行时间控制在1 s之内,实现了两个曲面的快速精确对齐以及差异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差异检测 点云配准 CUDA 霍夫投票 OCT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语音的差异检测与剔除的说话人识别
4
作者 黄挺 杨莹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3-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感语音的差异检测与剔除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克服了前人的方法中需要在训练时提供测试说话人的情感语音或者需要在测试时提供测试语音的情感状态信息给系统的使用带来的不便性,并在识别性能上比传统的ASR系统提高4.7%。
关键词 情感语音 差异检测 基频包络 说话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域特征的3D打印网格结构差异测量
5
作者 杨国政 吴泱序 陈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3,127,共9页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中展现出极高的自由度和设计灵活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和尺寸误差,影响结构性能和完整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配准和自动提取重复结构...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中展现出极高的自由度和设计灵活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和尺寸误差,影响结构性能和完整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配准和自动提取重复结构遍历对比的模型差异检测方法。首先通过CT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结合体素直方图和阈值分割提取模型;其次提出复合域特征分析法,结合标准差表征空间域特征变化,并引入傅立叶变换进行频域特征分析,实现模型基本单元的自动提取;最后改进传统点云配准算法,使用FPFH特征和ICP算法进行全局和精细配准,计算模型误差,进行差异分析与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准确地检测出模型差异和缺陷,显著提升三维网格结构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3D打印 镂空网格 模型差异检测 复合域特征 点云配准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选择的差异基因和异构体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黎黎 刘学军 张礼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5-973,共9页
基因和异构体差异表达分析是获取基因和异构体功能的重要途径,现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领域。RNA-seq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转录组研究。RNA-seq数据的读段多源映射现象给差异异构体检测带来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 基因和异构体差异表达分析是获取基因和异构体功能的重要途径,现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领域。RNA-seq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转录组研究。RNA-seq数据的读段多源映射现象给差异异构体检测带来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先计算基因和异构体的表达水平,再进行差异分析的方法,以计算表达水平的PGseq模型为基础,采用贝叶斯因子方法进行模型选择,提出一个新的差异检测方法 PG_bayes,解决了基因和异构体两方面的差异检测问题。将PG_bayes应用于人类和小鼠共4个真实数据集中,并与目前流行的差异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G_bayes方法在差异基因和差异异构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且在差异异构体检测方面表现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差异检测 多源映射 模型选择 贝叶斯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模式视差检测模型与特征视差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晓晖 葛霁光 张志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5-208,共4页
视差检测细胞都会在某一刺激视差值处有最大响应 ,这表明细胞响应只对刺激的视差敏感 ,而与具体的刺激特征无关 .利用接受差异模式简单细胞输入的复杂细胞能量模型的响应公式 ,对特征视差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认为适合于视差检测的细胞类... 视差检测细胞都会在某一刺激视差值处有最大响应 ,这表明细胞响应只对刺激的视差敏感 ,而与具体的刺激特征无关 .利用接受差异模式简单细胞输入的复杂细胞能量模型的响应公式 ,对特征视差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认为适合于视差检测的细胞类型 ,其本质是细胞具有空间频率选择特性 ;复杂细胞接受位置差编码方式的简单细胞输入时 ,具有精确的特征视差 ,而接受相位差编码方式的简单细胞输入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特征视差 能量模型 位置差 相位差 差异模式视差检测模型 视觉细胞 空间频率选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乳及乳制品法规与主要检测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秀丽 姚桂红 +2 位作者 聂雪梅 崔东伟 张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312,共9页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立法、行政、司法以及提高检验技术等多种措施,以提高乳及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近年来,我国进口乳及乳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国内外法规与标准检测指标差异,导致进...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立法、行政、司法以及提高检验技术等多种措施,以提高乳及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近年来,我国进口乳及乳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国内外法规与标准检测指标差异,导致进口乳制品“安全风险难以发现”、出口乳制品“遭受贸易技术壁垒”事件频发。为维护我国进出口乳制品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亟需明确国内外乳制品法规与标准在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提升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和准确度。本文对我国乳制品的标准现状、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在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方面主要检测指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中外乳制品法规、检测指标和限量值的不同,并对我国乳制品法规、检测指标及限量值等标准的改进给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全面科学地优化进出口乳及乳制品法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及乳制品 食品安全标准 法规 检测指标差异 质量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照度宽视场视频中微小目标相关滤波跟踪方法
9
作者 谢钊东 贾振红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此前的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关于低照度宽视场小目标跟踪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针对此,提出一种将图像差异检测框架与基于相关滤波器(CF)的跟踪框架相结合的算法,并引入双重滤波器对抗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提出用l2范数的稀疏响应正则... 此前的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关于低照度宽视场小目标跟踪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针对此,提出一种将图像差异检测框架与基于相关滤波器(CF)的跟踪框架相结合的算法,并引入双重滤波器对抗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提出用l2范数的稀疏响应正则化项来抑制CF框架产生的异常波峰。在响应阶段,根据双重滤波器加权融合,预测小目标的位置。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在低照度宽视场中对小目标的快速移动、形变、运动模糊有优异的跟踪性能,并且满足实时性能。采集了全新的具有41条由鹰眼摄像头拍摄的夜晚监控序列数据集作为基准。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DP提升了8.8%,AUC提升了7.4%,并在单个CPU上实现30.6帧每秒的实时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相关滤波 图像差异检测 稀疏约束 低照度 宽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环境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恩龙 陶玫 李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8-664,共7页
为了分析不同种植环境条件对稻飞虱种群数量发生的影响,于2011年对云南省安宁市禄脿镇地区单一种植环境稻田和多样性种植环境稻田稻飞虱进行了扫网和灯诱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环境稻田中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数量均明显高... 为了分析不同种植环境条件对稻飞虱种群数量发生的影响,于2011年对云南省安宁市禄脿镇地区单一种植环境稻田和多样性种植环境稻田稻飞虱进行了扫网和灯诱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环境稻田中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数量均明显高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及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数量,白背飞虱为当地主要的稻飞虱危害种群;水稻移栽(2011年5月24日)前1周左右白背飞虱开始迁入本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达到发生高峰期,7月中旬之后白背飞虱成虫开始外迁;通过LSD法对不同种植环境稻田白背飞虱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不同种植环境稻田白背飞虱若虫数量在8次调查中有6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种植环境稻田中白背飞虱成虫的寄生率和雌性性比多高于单一种植环境稻田;多样性种植环境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种类和总个体数均大于单一种植环境稻田。因此,多样性种植环境稻田对稻飞虱数量有更强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种群动态 种植环境 多样性种植 显著性差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自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志伟 贾永红 孙立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1,共5页
为了测评导航电子地图道路质量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自动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导航电子地图的道路网,然后通过基于缓冲区分析的算法自动检测不同数据源道路网之间的差异,最后采用基于Shi-Tomasi算子提取道... 为了测评导航电子地图道路质量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自动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导航电子地图的道路网,然后通过基于缓冲区分析的算法自动检测不同数据源道路网之间的差异,最后采用基于Shi-Tomasi算子提取道路交叉点并统计道路段数,实现了定量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自动对比分析多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电子地图 道路 缓冲区分析 差异检测 道路交叉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茨榆坨斜坡带中南段岩性油气藏勘探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邸秀莲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2期20-22,共3页
针对茨榆坨斜坡带构造、沉积背景下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应用"地震储层微属性差异烃类检测新技术"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相结合,预测了该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并结合储层沉积... 针对茨榆坨斜坡带构造、沉积背景下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应用"地震储层微属性差异烃类检测新技术"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相结合,预测了该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并结合储层沉积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理论等技术和方法,加强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建立适用于本地区地质特征的配套勘探技术,确立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在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中取得了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榆坨斜坡带 岩性油气藏 层序地层学 储层预测 微属性差异烃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