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MP架构的多核差异化运行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继刚 刘韫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70,共5页
随着高速网络及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业务应用的复杂度也在日益增加。为了保证复杂业务的吞吐量及实时性,基于BMP架构提出了多核环境下操作系统任务差异化运行方案,将多核处理器分为数据面与控制面,数据面核的处理能力提供给高性... 随着高速网络及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业务应用的复杂度也在日益增加。为了保证复杂业务的吞吐量及实时性,基于BMP架构提出了多核环境下操作系统任务差异化运行方案,将多核处理器分为数据面与控制面,数据面核的处理能力提供给高性能要求的循环任务使用,控制面核的任务处理不影响数据面核的性能。方案在Linux内核上进行了改造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提升复杂业务实时响应及业务吞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差异化运行技术 操作系统 混合多处理 LINUX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调控方法
2
作者 杨晓东 刘蕊宁 +3 位作者 吴红斌 方慧 杨越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7,共12页
新能源正以分布式形式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其电源特性及强随机性给配电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及适应性带来挑战。为此,文中研究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调控方法,模拟配电系统实际运行动态,改善复杂工况下运行模式固定单一导致的适应... 新能源正以分布式形式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其电源特性及强随机性给配电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及适应性带来挑战。为此,文中研究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调控方法,模拟配电系统实际运行动态,改善复杂工况下运行模式固定单一导致的适应性差问题。通过提取系统内在运行特征,考虑配电网迫切需求,将柔性配电系统的调控需求划分为电压安全、需求响应、随机性预警、高运行损耗等典型事件;各类事件之间相互独立,具有可个性化定制的外特性。基于有限状态转换、考虑多重调控需求,设计事件驱动机制,对系统中资源进行实时灵活调控,实现系统运行事件的响应与处理,达到差异化调控的目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灵活应对差异化的调控需求,减小电压越限概率和运行损耗、响应主网需求、支持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保障新能源在配用电侧的大规模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柔性配电系统 灵活性 事件驱动 差异化运行 实时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配电网弹性的微网差异化恢复运行方法 被引量:32
3
作者 彭寒梅 王小豪 +2 位作者 魏宁 李帅虎 李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28-2335,共8页
在现有电力基础设施条件下,实现弹性提升运行措施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是提高配电网弹性的关键。微网运行模式灵活多样,可主动参与配电网的弹性提升。根据含微网配电系统灾害或极端扰动后故障区域的不同,提出基于重构及非重构孤岛/并网的微... 在现有电力基础设施条件下,实现弹性提升运行措施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是提高配电网弹性的关键。微网运行模式灵活多样,可主动参与配电网的弹性提升。根据含微网配电系统灾害或极端扰动后故障区域的不同,提出基于重构及非重构孤岛/并网的微网差异化恢复运行方法。考虑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结构与运行特点,将系统构建成主网和微网2类小网络模型,提出面向微网非重构孤岛和重构的2个不同弹性度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弹性指标计算,采用基于Choquet积分的弹性量化方法计算综合弹性值,以进行故障后微网非重构孤岛运行的弹性提升有效性评估,及得到基于重要负荷供电弹性最优的微网重构方案。最后,通过改造的含微网配电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微网配电系统 弹性提升 异化恢复运行 弹性量化 CHOQUET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需求侧温度响应的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策略研究
4
作者 白雪 田琦 +1 位作者 王美萍 张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铁路站区供热系统供热量与各功能建筑需求热量不平衡而导致的能源严重浪费问题,方法提出铁路站区供热系统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以响应站区内各建筑室内温度变化需求。首先,分析常规热源侧和建筑物... 目的为了解决铁路站区供热系统供热量与各功能建筑需求热量不平衡而导致的能源严重浪费问题,方法提出铁路站区供热系统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以响应站区内各建筑室内温度变化需求。首先,分析常规热源侧和建筑物侧运行调节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其次,以大同某铁路站区供热系统为例,利用Simulink建立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最后,在验证模型有较高准确性的基础上,对比分析3种不同运行策略下系统室内温度动态响应和能耗。结果与热源气候补偿质调节和建筑量调节运行策略相比,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不仅实现了不同建筑分时分温供热的需求,还有效减小了正常供热时间段和低温供热时间段室内温度波动幅度,提高了室内热舒适性。同时与系统无运行调节相比,热源质调节运行策略节能率为20.7%,建筑物量调节运行策略节能率仅为17.5%,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节能率达38.5%。结论本文提出的热源侧与建筑物联动调节的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能够满足铁路站区内不同功能建筑的室内变温需求,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需求 时空差异化运行策略 铁路站区供热系统 Simulink仿真模型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