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婧
孙凌云
+1 位作者
吴飞
李艳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105,共10页
本研究针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面临的学生需求多样性、知识更新速度、教学规模扩大和核心价值塑造等挑战(简称“4V挑战”),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弹性理论,构建了面向不同学科背景与学习需求(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
本研究针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面临的学生需求多样性、知识更新速度、教学规模扩大和核心价值塑造等挑战(简称“4V挑战”),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弹性理论,构建了面向不同学科背景与学习需求(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试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评估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在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知识掌握、技术应用能力与跨学科融合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在伦理意识培养上仍有进步空间。据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发展区递进的多维教学体系、建立智能化教学资源支持系统、完善多维度适应性评价体系、深化伦理教育模块设计等优化策略,旨在系统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差异化教学模式
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
4V挑战
跨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高职生实施差异化教育教学的模式
被引量:
15
2
作者
徐会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4,共3页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和考生人数的下降,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更加参差不齐,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市场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以就业为导...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和考生人数的下降,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更加参差不齐,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市场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采用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差
异化
教育
教学模式
因才施教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芳
王衍安
+1 位作者
李滨
郭兴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在分析生物学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构建了与现代生物学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生物学基础课程新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开放的理论课程体系、扎实的实验课程体系,以及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搭建&quo...
在分析生物学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构建了与现代生物学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生物学基础课程新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开放的理论课程体系、扎实的实验课程体系,以及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搭建"4个互通平台"、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保障了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互通平台
差异化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婧
孙凌云
吴飞
李艳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105,共10页
基金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中文写作平台设计、研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62477040)的研究成果。
文摘
本研究针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面临的学生需求多样性、知识更新速度、教学规模扩大和核心价值塑造等挑战(简称“4V挑战”),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弹性理论,构建了面向不同学科背景与学习需求(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试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评估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在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知识掌握、技术应用能力与跨学科融合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在伦理意识培养上仍有进步空间。据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发展区递进的多维教学体系、建立智能化教学资源支持系统、完善多维度适应性评价体系、深化伦理教育模块设计等优化策略,旨在系统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差异化教学模式
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
4V挑战
跨学科融合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model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4V challenge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高职生实施差异化教育教学的模式
被引量:
15
2
作者
徐会军
机构
东营职业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4,共3页
文摘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和考生人数的下降,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更加参差不齐,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市场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采用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差
异化
教育
教学模式
因才施教
适用性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芳
王衍安
李滨
郭兴启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基金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TS11544)
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本科生创新型实验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201222)
文摘
在分析生物学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构建了与现代生物学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生物学基础课程新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开放的理论课程体系、扎实的实验课程体系,以及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搭建"4个互通平台"、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保障了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互通平台
差异化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Keywords
curriculum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exchange platform
different teachingmode
innovativeability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
袁婧
孙凌云
吴飞
李艳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高职生实施差异化教育教学的模式
徐会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王芳
王衍安
李滨
郭兴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