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TOF-MS的大黄鱼鱼卵鱼露快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静 张华丹 +5 位作者 火玉明 雷彩玲 杜希萍 梁鹏 程文健 陈丽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9-137,共9页
为了解大黄鱼鱼卵鱼露快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变化,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发酵30 d的大黄鱼鱼卵鱼露进行监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值不大于0.05,且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第1主成分... 为了解大黄鱼鱼卵鱼露快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变化,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发酵30 d的大黄鱼鱼卵鱼露进行监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值不大于0.05,且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第1主成分变量重要性值投影值不小于1的条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并进行凝聚层次聚类。结果表明: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共有46种,其中包括10种糖、9种醇、7种氨基酸、6种有机酸、4种酯、3种醛、1种脂肪酸以及6种其他化合物。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吸收,半乳糖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莽草酸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磷酸肌醇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所映射出的15种极显著差异代谢物中氨基酸类代谢物参与了多条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为大黄鱼鱼卵鱼露的工业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大黄鱼 鱼露 差异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揭示灭活处理对植物乳植杆菌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焦杨波 郑帅莉 赵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1-136,共6页
随着对益生菌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灭活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植物乳植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灭活... 随着对益生菌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灭活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植物乳植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灭活处理和未灭活处理植物乳植杆菌代谢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灭活后共发现了24个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变量投影重要度>1,P<0.05,差异改变倍数>1.2或<0.8)。与不灭活处理相比,灭活处理后有19种上调的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差异代谢物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有6条,差异极显著(P<0.01)的代谢通路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富集到这条代谢通路的差异代谢物有L-精氨酸和4-乙酰氨基丁酸酯。这些物质作为益生物质对于促进宿主健康、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临床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前景。该研究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了灭活前、后植物乳植杆菌代谢产物的差异性,为后续植物乳植杆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代谢组学 灭活处理 差异代谢产物 离心上清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TOF/MS技术的转Bt基因大米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建华 桑志红 +3 位作者 李海静 吴胜明 夏晴 董方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7-1224,共8页
基于GC-TOF/MS技术对来源于两个不同产地的转Bt基因及其亲本大米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从大米样本中共检出774个色谱峰,鉴定出278种代谢产物,包括糖、氨基酸、脂肪酸及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对转Bt基因及其亲本大米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GC-TOF/MS技术对来源于两个不同产地的转Bt基因及其亲本大米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从大米样本中共检出774个色谱峰,鉴定出278种代谢产物,包括糖、氨基酸、脂肪酸及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对转Bt基因及其亲本大米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转Bt基因与亲本大米的代谢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仅甘油和鼠李糖两种代谢产物浓度在转Bt基因大米及其亲本大米间存在一定差异(分别升高1.55和3.32倍);考察了不同产地对大米代谢组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和海南两个产地的大米代谢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15种代谢产物在不同产地的亲本大米之间以及不同产地的转基因大米之间均发生显著变化。应用GC-TOF/MS技术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的转Bt基因大米及其亲本大米的代谢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外源Bt基因对实验中的水稻机体内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产地差异造成的大米间代谢组差异比引入外源Bt基因造成的大米间代谢组差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米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产物 多元统计分析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枸杞酒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婷 田晓菊 +2 位作者 周桂珍 徐佳敏 王志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2-268,共7页
酚类物质作为枸杞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解枸杞酒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宁杞1号枸杞干果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 酚类物质作为枸杞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解枸杞酒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宁杞1号枸杞干果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 quadrupole-Orbitrap-mass-spectrometry,UPLC-LTQ-Orbitrap-MS),对枸杞汁及枸杞酒中的酚类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5种酚类物质,其中枸杞汁特有的6种,枸杞酒特有的3种,二者共有的物质46种。然后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枸杞酒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枸杞酒发酵前后存在较大的代谢物差异,共筛选出1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包括8种酚酸类、2种黄酮类、2种酚酰胺衍生物及1种香豆素。最终确定了发酵前后枸杞酒中酚类代谢物的变化,研究拓展了对枸杞汁及枸杞酒中多酚类成分的基础研究,为枸杞的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酒 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产物 酚类物质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技术的患乳腺癌猫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韦人月 王峥 +3 位作者 周志新 邓朝阳 侯凯文 郑家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93-230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患乳腺癌猫与健康猫体内差异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差异代谢物与猫乳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临床收集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猫乳腺癌血清样本6例作为试验组(T组),同时选取年龄相似,品种相同的健康猫血清6例作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患乳腺癌猫与健康猫体内差异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差异代谢物与猫乳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临床收集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猫乳腺癌血清样本6例作为试验组(T组),同时选取年龄相似,品种相同的健康猫血清6例作为对照组(C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对两组猫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采用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及学生t检验(Student's t-test)筛选出差异代谢物,然后再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及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组样本中共定性到159种差异代谢物。与C组相比,在T组中有49种差异代谢物出现下调,110种差异代谢物出现上调。最终共筛选出5种与猫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与C组相比,T组中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和肌酸(creatine)出现下调,吲哚乙酸(indolelactic acid,IAA)、胆碱(choline)和尿酸(uric acid)出现上调。这些差异代谢物表明,在猫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机体变化涉及了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异常和甘油磷脂代谢等多个代谢途径,为今后深入研究猫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C-MS 差异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