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屯1井差应变分析法地应力测量 被引量:6
1
作者 白金朋 彭华 +4 位作者 郑哲夏 刘崇 马秀敏 姜景捷 李振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介绍了差应变分析法(DSA)原地应力测量技术原理,并采用此法对河南省洛阳—伊川盆地屯1井岩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井1153.4~1167.8 m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北西向(141°—157°),与钻孔崩落椭圆长轴方位统计得到的最大水平主应... 介绍了差应变分析法(DSA)原地应力测量技术原理,并采用此法对河南省洛阳—伊川盆地屯1井岩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井1153.4~1167.8 m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北西向(141°—157°),与钻孔崩落椭圆长轴方位统计得到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最大水平应力数值小于铅直应力,属于正断层应力状态;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大。对该区域注采井网布局给出了建议,即本区注采井网布设应避免与141°—157°方向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差应变分析法 屯1井 注采井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应变法地应力测量——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1钻孔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华 马秀敏 姜景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249-261,共13页
岩心差应变分析法是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WFSD)项目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高压容器对取之于钻孔不同深度的实验样品施加围压,观察先前由于失去地层应力而膨胀产生的裂纹重新闭合,并通过裂纹闭合过程差应变曲线分析,确定... 岩心差应变分析法是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WFSD)项目地应力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高压容器对取之于钻孔不同深度的实验样品施加围压,观察先前由于失去地层应力而膨胀产生的裂纹重新闭合,并通过裂纹闭合过程差应变曲线分析,确定主应力大小和方向。WFSD-1孔12个岩心样品的DSA测试结果表明:断层上下盘的应力状态有明显差异,区域地应力不仅随深度增加,还与地质结构和岩石的物理性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映秀—北川断层 差应变分析法(DSA) 地应力测量 滑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等软岩层地应力研究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海超 程远方 +3 位作者 夏元博 赵益忠 张建国 赵寿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50,共5页
目前煤层等软岩层地应力研究方法匮乏,地应力测量难度很大,因此有关煤层垮塌失稳力学机理的研究还无法深入.针对这一现状,利用含煤层系地层中硬岩层的地应力实测结果,以组合弹簧模型为基础,计算出构造作用引起岩层水平方向的应变量,并... 目前煤层等软岩层地应力研究方法匮乏,地应力测量难度很大,因此有关煤层垮塌失稳力学机理的研究还无法深入.针对这一现状,利用含煤层系地层中硬岩层的地应力实测结果,以组合弹簧模型为基础,计算出构造作用引起岩层水平方向的应变量,并以此作为整个含煤层系地层地应力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建立含煤岩层地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将硬岩层的地应力实测、理论模型计算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反演得到煤层等软岩层的地应力状态,从而建立起一套煤层等软岩层地应力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地应力 组合弹簧模型 差应变分析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