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的MIMO雷达阵列综合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健 蒋艺 +2 位作者 刘芳 施荣华 岳艳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Different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的MIMO雷达方向图综合方法,通过发射、接收阵元位置和激励幅度的联合优化,可实现MIMO雷达方向图旁瓣电平与零陷深度的联合控制。在粒子位置和速度更新...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Different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的MIMO雷达方向图综合方法,通过发射、接收阵元位置和激励幅度的联合优化,可实现MIMO雷达方向图旁瓣电平与零陷深度的联合控制。在粒子位置和速度更新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思想而设计的交叉、变异和位置扰动策略以保持种群在迭代后期的搜索多样性,从而改善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相对其他算法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方向图综合 差分粒子群优化 峰值旁瓣电平 零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机PSS参数优化
2
作者 赵文恺 房鑫炎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2期156-159,204,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进化计算方法——差分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DEPSO)进行多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参数优化。该方法以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小机电振荡模式阻尼比为目标函数,将PSS的参数优化问题等效为非线性、非解析、非突性的连续实域... 提出了一种新的进化计算方法——差分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DEPSO)进行多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参数优化。该方法以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小机电振荡模式阻尼比为目标函数,将PSS的参数优化问题等效为非线性、非解析、非突性的连续实域空间的函数优化问题。基于传统的差分进化策略,引入种群中的最优个体信息和方向信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差分进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搜索空间广,收敛速度快,优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粒子优化 电力系统稳定器 多机电力系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估计的离散差分骨干粒子群优化
3
作者 周雅兰 王甲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6,17,共7页
粒子群优化(PSO)和差分演化(DE)是两种新兴的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连续优化问题,但是它们至今尚不能像解决连续优化问题那样有效地处理组合优化问题。最近,有人提出差分骨干PSO(DBPSO)用于解决连续优化问题。首先提出离散DBPSO用... 粒子群优化(PSO)和差分演化(DE)是两种新兴的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连续优化问题,但是它们至今尚不能像解决连续优化问题那样有效地处理组合优化问题。最近,有人提出差分骨干PSO(DBPSO)用于解决连续优化问题。首先提出离散DBPSO用于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在离散DBPSO中引入分布估计算法(EDA)来提高性能,把EDA抽样得到的全局统计信息和DBPSO获得的局部演化信息相结合来产生新解,形成基于EDA的离散DBPSO。实验结果表明EDA能大大提高离散DBPSO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差分骨干粒子优化 分布估计 无约束二进制二次规划问题 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城市轨道交通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仕兵 武沛池 +1 位作者 喻星 但业光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1,共9页
受风速和光照强度等方面影响,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较大等特点,其直接并网会对电网造成损害。为实现风电平滑并网并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安全可靠供电,提出1种由超级电容/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平抑。由于城市轨... 受风速和光照强度等方面影响,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较大等特点,其直接并网会对电网造成损害。为实现风电平滑并网并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安全可靠供电,提出1种由超级电容/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平抑。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负荷也具有较大波动,混合储能系统在对风、光出力平抑的同时也对牵引负荷进行了平抑。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技术对牵引负荷与风、光输出功率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与重构得到低频风、光并网功率和中高频分量,使用电池与超级电容分别吸收中频与高频分量。然后,以混合储能系统最小综合成本为目标,混合储能系统荷电状态、功率限制等为约束条件。采用增加收缩因子的差分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年综合成本最小化和内部功率容量配置优化方案。最后,基于某地当日风电、光伏功率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风电功率波动,可有效为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混合储能系统 小波包分解 差分进化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爱莲 毕泽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14,共7页
为降低炼焦能耗,提高焦炭产量和质量,准确建立生产目标模型,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方案。根据现场专家经验及生产现状确定能耗和产量为生产目标,对采集的炼焦数据进行处理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能耗和产量的深度信... 为降低炼焦能耗,提高焦炭产量和质量,准确建立生产目标模型,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方案。根据现场专家经验及生产现状确定能耗和产量为生产目标,对采集的炼焦数据进行处理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能耗和产量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及质量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并且采用差分扰动的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集气管压力设定值优化,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准确地挖掘数据间的复杂特性,建立精准的目标模型,并得出最佳的集气管压力设定值,使炼焦能耗降低并且产量提高,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压力设定值 深度信念网络 差分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突散异常行为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桂菲 王平 +3 位作者 罗凡波 王伟 胡军 宋秋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9-1396,共8页
为检测人群突散异常,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突散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对于人群中的个体使用改进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预测人群中每一个个体头部的坐标位置;根据提取出来的坐标点计算人群平均动能、人群密度值以及人群分布... 为检测人群突散异常,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突散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对于人群中的个体使用改进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预测人群中每一个个体头部的坐标位置;根据提取出来的坐标点计算人群平均动能、人群密度值以及人群分布熵这3种人群运动状态特征值,以此减少计算量;将3种运动状态特征值放入基于差分进化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DE-PSO-ELM)中进行训练预测,得到人群运动状态,实现人群突散异常行为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人群突散异常行为检测有较好的效果,检测准确率达到9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散异常检测 平均动能 密度值 分布熵 差分进化粒子优化的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林格距离和AHDPSO-ELM的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温廷新 陈依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46,共9页
为提高岩爆烈度等级预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海林格距离过采样(HDO)和自适应混合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AHDPSO)-极限学习机(ELM)的预测模型。首先,在分析影响岩爆烈度因素基础上选取主要影响指标,采用HDO算法增加少数类样本数目,均衡各等... 为提高岩爆烈度等级预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海林格距离过采样(HDO)和自适应混合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AHDPSO)-极限学习机(ELM)的预测模型。首先,在分析影响岩爆烈度因素基础上选取主要影响指标,采用HDO算法增加少数类样本数目,均衡各等级岩爆样本;然后,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引入自适应种群间距和差分进化(DE)算法中变异算子设计AHDPSO,利用AHDPSO优选ELM的输入层权值和隐藏层阈值,构建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国内外301组岩爆样本对模型训练、测试并与其他模型对比。研究表明:经HDO算法均衡岩爆数据集后,整体的预测准确率提高11.91%,且各等级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均得到提高;基于HDO的AHDPSO-ELM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8.92%,均方误差为0.0108,预测精度优于其他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林格距离过采样(HDO) 自适应混合差分粒子群优化(AHDPSO) 岩爆烈度等级预测 极限学习机(ELM) 岩爆样本 变异算子 自适应种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航天器多目标鲁棒姿态控制的DPSO算法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梦菲 张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4,共11页
复杂航天器高性能姿态控制是完成现代新型空间任务的基础,需兼顾鲁棒性、快速性、精度和控制能量等多目标要求,但目前大多数控制系统只针对某单一目标设计。针对大型挠性航天器多目标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输... 复杂航天器高性能姿态控制是完成现代新型空间任务的基础,需兼顾鲁棒性、快速性、精度和控制能量等多目标要求,但目前大多数控制系统只针对某单一目标设计。针对大型挠性航天器多目标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输出反馈的鲁棒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含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给出了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定义和鲁棒D-稳定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表达;最后,在区域极点约束和Pareto最优原则下,利用所提算法对干扰抑制和控制能量指标进行了优化,得到反馈增益矩阵。该方法满足了系统多目标约束要求,且具有一定的振动抑制作用;可避免传统带极点配置的LMI方法在解决多目标问题时的保守性,也解决了将多目标转化为一个指标函数时加权系数的选择困难。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干扰下姿态稳态误差可减小约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区域极点配置 鲁棒控制 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