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时延观测模型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少伍 董光亮 +3 位作者 李海涛 刘庆会 陈冠磊 郑鑫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794,共7页
针对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引导需求,对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延观测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根据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几何时延观测量同一波前的定义,推导出同波束差分时延观测量的观测模型。并提出一种精确的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时延闭合... 针对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引导需求,对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延观测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根据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几何时延观测量同一波前的定义,推导出同波束差分时延观测量的观测模型。并提出一种精确的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时延闭合算法,同时结合SELENE任务实测的数据计算差分相时延闭合值,用于对观测模型进行验证。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精确算法显著地消除同一波前差分相时延闭合值中的趋势项,差分相时延闭合值的精度在0.5ps~1ps范围内,验证了观测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对于后续的月球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测定轨任务分析设计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同波束干涉测量 观测模型 差分相时延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交会对接VLBI差分时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鑫 刘庆会 +2 位作者 吴亚军 马俊武 邓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国探月3期任务中,月球交会对接技术是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利用嫦娥3号(CE03)绕月飞行的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时延数据,模拟仿真绕月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观测模式下,差分群时延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 中国探月3期任务中,月球交会对接技术是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利用嫦娥3号(CE03)绕月飞行的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时延数据,模拟仿真绕月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观测模式下,差分群时延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远程导引段,轨道器和上升组合体轨道距离保持100 km,持续半小时,差分群时延很好地反映了两者的轨道信息,可以用于定轨定位;自主控制段,上升组合体靠近轨道器,在轨道距离从5 km减小到20 m过程中,上升组合体加速追赶轨道器时,差分群时延快速趋近于0,上升组合体减速远离轨道器时,差分群时延绝对值快速变大.最后,利用嫦娥3号奔月段同时发射两个DOR (Differential One-Ranging)信号的VLBI时延数据,计算差分相时延,初步展示了月球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差分相时延的误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交会对接 射电天文:VLBI 射电天文:差分时延 射电天文:差分相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信标对同波束VLBI差分时延实时解算的影响
3
作者 贺庆宝 刘庆会 +2 位作者 吴亚军 陈冠磊 郑鑫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日本SELENE的两个小卫星Rstar和Vstar都搭载两个晶振作为VLBI多频点信标源的基准,其中一个晶振产生信号f1,另一个晶振产生信号f2和f3。通过分析Rstar和Vsta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发现利用来自异源的两对频点信号(f1,f3)的相关相位解算... 日本SELENE的两个小卫星Rstar和Vstar都搭载两个晶振作为VLBI多频点信标源的基准,其中一个晶振产生信号f1,另一个晶振产生信号f2和f3。通过分析Rstar和Vsta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发现利用来自异源的两对频点信号(f1,f3)的相关相位解算差分时延时,由差分频率与仪器时延差相乘所引起的相位误差较大,从而导致差分群时延的精度不高以及差分相时延的实时解算成功率不高。利用来自同源的两对频点信号(f2,f3)的相关相位来求解差分时延,与利用异源信标相比,上述误差值为原来的1/64,使得差分群时延精度提高,差分相时延实时解算成功率也大幅提高。分析结果表明,若把台站间的仪器时延差(包括钟差)修正至1μs时,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差分相时延的解算成功率。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给出了适宜于同波束VLBI观测的同源信标源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波束VLBI 信标源 钟差 差分时延 差分相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波束VLBI差分相位抖动与角距离的关系模型
4
作者 唐明乐 刘庆会 +2 位作者 贺庆宝 郑鑫 吴亚军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在有2个探测器的深空探测中,利用同波束VLBI技术可解算高精度的差分相时延,进而同时提高2个探测器的测定轨精度。但是,差分相时延的解算条件严格,差分相位抖动较大时直接影响解算的成功率。针对这一问题,利用SELENE两颗小卫星Rstar和Vs... 在有2个探测器的深空探测中,利用同波束VLBI技术可解算高精度的差分相时延,进而同时提高2个探测器的测定轨精度。但是,差分相时延的解算条件严格,差分相位抖动较大时直接影响解算的成功率。针对这一问题,利用SELENE两颗小卫星Rstar和Vstar的4个测站长达1年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统计得出了差分相位抖动与其对应的角距离的关系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既有利于提高同波束VLBI差分相时延的解算成功率,又对行星中性大气和电离层掩星观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波束VLBI 差分相时延 差分位抖动 模型 掩星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月球探测器相对定位的同波束VLBI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鑫 刘庆会 +1 位作者 吴亚军 贺庆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0-1035,共6页
针对着陆器和月球车数传信号无法在同一通道内记录的问题,提出利用射电源观测修正不同通道装置内部时延的同波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方法,解算含微小偏移量的差分相时延。利用嫦娥二号两个X波段VLBI信号观测数据和上海、昆明、乌鲁... 针对着陆器和月球车数传信号无法在同一通道内记录的问题,提出利用射电源观测修正不同通道装置内部时延的同波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方法,解算含微小偏移量的差分相时延。利用嫦娥二号两个X波段VLBI信号观测数据和上海、昆明、乌鲁木齐三个台站的同波束VLBI器地对接数据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解算的含微小偏移量差分相时延形式误差在皮秒量级,系统误差在0.5 ns(纳秒)左右,有望把月球车的相对定位精度提高至数十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相时延 月球车 着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传输系统中高阶PMD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岚 赵文玉 +1 位作者 王宏祥 纪越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41-945,共5页
研究由于偏振模色散 (PMD)引起的时域脉冲响应 从传输矩阵的角度分析了包含各阶与频率相关的差分相时延 (DPD)、主偏振态 (PSP)对脉冲波形的影响 ,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同时 ,也分析了PMD对系统带来的眼图代价 ,对
关键词 高速传输系统 高阶PMD 偏振模色散 差分相时延 差分时延 主偏振态 时域脉冲响应 传输矩阵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3号”月面探测器同波束干涉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7
作者 吴伟仁 刘庆会 +3 位作者 黄勇 洪晓瑜 节德刚 李海涛 《深空探测学报》 201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了提高"嫦娥3号"探测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相对定位精度,针对两器信标实际设置情况,设计了同波束干涉测量(same-beam interferometry,SBI)观测方案。利用着陆器和巡视器星地对接数据分析检验了由差分群时延解算含微小系统... 为了提高"嫦娥3号"探测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相对定位精度,针对两器信标实际设置情况,设计了同波束干涉测量(same-beam interferometry,SBI)观测方案。利用着陆器和巡视器星地对接数据分析检验了由差分群时延解算含微小系统差的差分相时延的方法,给出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和同波束干涉测量模型及月面定位方法,并仿真分析了巡视器的相对定位精度。最终,把研究的方法实际应用于"嫦娥3号"巡视器的精密相对定位。结果表明,利用1h左右的连续观测弧段的着陆器数传信号以及巡视器数传信号(或遥测信号),采用事后处理方式,得到了随机误差约1ps的差分相时延数据。利用此数据,把"嫦娥3号"探测器的相对定位精度提高至1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波束干涉测量 差分相时延 嫦娥3号 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