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涉相位周期的无人机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估计方法 |
张桐
乔明
党相卫
钟声依柳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参数定标技术研究进展 |
田家奇
梁维斌
钱方明
陈刚
林梓
|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概述 |
马超
单新建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4
|
|
4
|
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方法综述 |
黎吉顺
张雅声
尹灿斌
徐灿
罗迪
|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煤矿开采沉陷监测——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的研究 |
侯建国
杨成生
王亚男
王宏宇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6
|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伊朗Bam地震同震形变场 |
王志勇
刘磊
周兴东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7
|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形变监测的质量评定分析 |
赵超英
张勤
杨成生
马静
|
《遥感信息》
CSCD
|
2009 |
1
|
|
8
|
欧空局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测量与相关特性的应用 |
梁家琳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9
|
联合多孔径雷达干涉与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提取三维形变场 |
王晓文
刘国祥
张瑞
于冰
李涛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0
|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监测 |
刘学敏
路林海
韩林
夏磊凯
杨小凤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1
|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 |
陈尔学
李增元
庞勇
田昕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9
|
|
12
|
斜视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
李丽亚
刘宏伟
纠博
吴顺君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3
|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
张洁
胡光道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4
|
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定标中的定标器布放 |
王彦平
彭海良
云日升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15
|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
刘斌
葛大庆
李曼
张玲
王艳
郭小方
张晓博
|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8
|
|
16
|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的进展及未来 |
邹斌
张腊梅
孙德明
王伟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最优基线 |
胡庆东
毛士艺
洪文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18
|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高速铁路下伏老采空区稳定性监测分析 |
曹杨
王旭春
曹云飞
卢泽霖
管晓明
于云龙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9
|
双基线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植被参数提取 |
陈曦
张红
王超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20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 |
游新兆
乔学军
王琪
杜瑞林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
2002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