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差分吸收光谱与区域毒气探测技术的研究
1
作者 朱弘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1年第5期70-73,共4页
论述了气体的吸收光谱与区域有害气体光谱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提出了区域远程毒气快速探测的实现方法,介绍了宽光谱光束探测痕量气体入侵、多组光谱仪测试,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法研究出毒气报警系统,并对仪器的发... 论述了气体的吸收光谱与区域有害气体光谱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提出了区域远程毒气快速探测的实现方法,介绍了宽光谱光束探测痕量气体入侵、多组光谱仪测试,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法研究出毒气报警系统,并对仪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有害气体探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探测灵敏度上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志 尚丽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1,共1页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是利用二极管激光器波长调谐特性,获得被测气体在特征吸收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从而对污染气体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在对痕量气体的监测时一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克服直接吸收型...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是利用二极管激光器波长调谐特性,获得被测气体在特征吸收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从而对污染气体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在对痕量气体的监测时一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克服直接吸收型气体传感器的缺陷,提高检测精度。文中概述了TDLAS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减小系统干扰,提高探测灵敏度的技术措施,从系统结构处理,调制解调技术,检测装置的处理,检测信号的处理等多个方面作了深入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探测灵敏度 多光程吸收 差分吸收 调制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有毒有害气体遥测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梁晓峰 杨泽后 +5 位作者 王顺艳 陈涌 陈春利 李晓锋 李晶 周鼎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可用于大范围大气有毒有害气体的遥感监测,成为近年来大气有毒有害气体激光遥测技术发展的重点。首先阐述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大气遥测基本原理,其次从激光器应用和系统平...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可用于大范围大气有毒有害气体的遥感监测,成为近年来大气有毒有害气体激光遥测技术发展的重点。首先阐述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大气遥测基本原理,其次从激光器应用和系统平台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技术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宽光谱、多波长、新探测体制的激光雷达、多平台应用、复合系统将成为未来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有毒有害气体遥测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差分吸收 激光雷达 有毒有害气体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地层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施工探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沈家君 苏培东 +1 位作者 赵宇 赵春杰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1年第4期58-62,共5页
目前国内铁路工程行业针对如何探测非煤地层隧道的有毒有害气体暂无规范、标准可循,因此研究非煤地层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尽可能使探测技术系统化、规范化,文章以大临铁路红豆山隧道探测技术为例,提出了... 目前国内铁路工程行业针对如何探测非煤地层隧道的有毒有害气体暂无规范、标准可循,因此研究非煤地层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尽可能使探测技术系统化、规范化,文章以大临铁路红豆山隧道探测技术为例,提出了地震波反射法(TSP)、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钻探法(超前钻孔、加深炮孔、径向探孔)、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等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较好地解决了探测非煤地层中有毒有害气体分布类型、位置、浓度、压力、涌出量等相关参数,能够为制定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依据,使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取得了较好技术经验和经济收益,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为制定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有害气体 综合探测技术 非煤系地层 超前地质物探法 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LB膜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亚第 徐建华 +2 位作者 万中全 贾春阳 蒋亚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8,共3页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23mN/m的膜压下制备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四苯基卟啉锌(ZnTPP)及四苯基卟啉镍(NiTPP)超薄膜。分析了CuTPP、ZnTPP及NiTPP的LB膜分别对乙酸乙酯气体和四氢呋喃气体的紫外光谱变化,并通过薄膜对紫外-...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23mN/m的膜压下制备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四苯基卟啉锌(ZnTPP)及四苯基卟啉镍(NiTPP)超薄膜。分析了CuTPP、ZnTPP及NiTPP的LB膜分别对乙酸乙酯气体和四氢呋喃气体的紫外光谱变化,并通过薄膜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阐述了构建有机气体-金属卟啉色谱探测阵列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针对乙酸乙酯气体还是四氢呋喃气体,ZnTPP薄膜光谱变化最明显,CuTPP薄膜次之,而NiTPP薄膜几乎没有光谱变化。因此认为CuTPP和ZnTPP可作为色谱阵列单元识别乙酸乙酯气体和四氢呋喃气体(T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有机气体-金属卟啉色谱探测阵列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金属卟啉 LB技术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铁路隧道红外激光甲烷遥测技术研究
6
作者 付伟 黄勇 +4 位作者 孟祥连 胡卸文 赵文 常帅鹏 冯武超 《铁道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93,共6页
研究目的:煤系地层中CH_(4)有害气体一直是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主要危险源之一,对于施工期间高浓度CH_(4)有害气体预测和处置不当,极易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实现远距离准确探测、快速评价并实时报警成为保障隧道施工安... 研究目的:煤系地层中CH_(4)有害气体一直是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主要危险源之一,对于施工期间高浓度CH_(4)有害气体预测和处置不当,极易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实现远距离准确探测、快速评价并实时报警成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隧道CH_(4)有害气体的长距离非接触式精细化探测需求,研制基于近红外吸收光谱方法的CH_(4)遥测系统,实现隧道CH_(4)有害气体远距离快速测量,能够精准快速定位有害气体源头并实时预警。后续可对CH_(4)害气体浓度变化特征、扩散趋势进行分析,实现其浓度反演与泄漏预报,为主动防灾与智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采用分布式反馈(DFB)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覆盖选定的6046 cm^(-1)吸收线,以减少CO_(2)和H_(2)O的干扰;(2)由FPGA构成波形发生器和数字正交锁相放大器,产生驱动信号,提取WMS-1f和2f信号;(3)采用“2f/1f”方法消除光强波动等环境影响,提高信噪比;(4)该CH_(4)遥测技术具有响应快、抗环境干扰强的特点,能满足隧道CH_(4)有害气体的长距离探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有害气体 CH4浓度 长距离探测 近红外吸收光谱 2f/1f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