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otlight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层析成像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渠刚荣 李大年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6,共5页
:Spotlight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能用沿上半圆曲线积分的层析成像来实现 .使用解析函数的外推和沿上半圆曲线Radon变换的反演 。
关键词 层析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上半圆曲线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沉陷监测——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建国 杨成生 +1 位作者 王亚男 王宏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5,共5页
采矿引起地面沉陷是矿区经常发生的一种破坏性灾害。作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 采矿引起地面沉陷是矿区经常发生的一种破坏性灾害。作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开采沉陷监测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取了垂直形变图,分析了试验区开采沉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沉陷区作了剖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煤矿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超 单新建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0-418,共9页
本文综述了地球表面形变的主要类型 (包括开采沉陷、地表沉降、地壳运动、地震形变、火山运动、冰川运动及山体滑坡等 )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包括InSAR及D InSAR ,统称InSAR技术 )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介绍... 本文综述了地球表面形变的主要类型 (包括开采沉陷、地表沉降、地壳运动、地震形变、火山运动、冰川运动及山体滑坡等 )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包括InSAR及D InSAR ,统称InSAR技术 )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介绍了国内外InSAR技术近年来在形变监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通过与传统形变监测及GPS监测技术的对比后指出 ,由于InSAR特有的技术特点 ,使其在各类形变监测应用中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必将对形变监测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伊朗Bam地震同震形变场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志勇 刘磊 周兴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0-316,共7页
介绍了差分干涉测量的原理、差分干涉数据对的选取方法,以及三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数据处理的流程。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测量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数据对2003年12月26日伊朗Bam 6.5级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场进行了测量试... 介绍了差分干涉测量的原理、差分干涉数据对的选取方法,以及三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数据处理的流程。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测量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数据对2003年12月26日伊朗Bam 6.5级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场进行了测量试验,成功地获取了Bam地震的蝴蝶状的同震形变场生成了地表形变的等值线图,并且根据相干图确定了地震造成破坏最严重的区域的位置、分布及面积。试验证明D-InSAR技术是地表形变测量和地震研究的一个强大和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测量 合成孔径雷达 地表形变 相干图 伊朗Bam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在穿墙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芳芳 张业荣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9-83,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现代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分析了收发共置天线模型和多元静态雷达模型,FDTD建模模拟了室内目标探测场景,通过后向投影算法(back projection,BP)得到雷达图像,很好...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现代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分析了收发共置天线模型和多元静态雷达模型,FDTD建模模拟了室内目标探测场景,通过后向投影算法(back projection,BP)得到雷达图像,很好的验证了该雷达用于穿墙中的高分辨率成像。电磁波在穿墙传播时发生折射,速度的改变、信号的衰减,这些影响将导致像的散焦、偏移,甚至可能产生虚像,所以成像算法中必须考虑墙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超宽带 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形变监测的质量评定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超英 张勤 +1 位作者 杨成生 马静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对D-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误差进行分析,尤其是通过对差分干涉图和相位解缠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研究了D-InSAR监测方案的质量评定与方案选取问题。并以西安地区1992~1993年间不同航迹,不同ERS干涉对的三个地面沉... 通过对D-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误差进行分析,尤其是通过对差分干涉图和相位解缠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研究了D-InSAR监测方案的质量评定与方案选取问题。并以西安地区1992~1993年间不同航迹,不同ERS干涉对的三个地面沉降监测方案为例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干涉图和相位解缠的质量评定指标可以很好的进行监测方案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质量评定 形变监测 增强干涉图 相位解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空局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测量与相关特性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家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共2页
本文评述了利用欧洲空间局ERS-1卫星进行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测量(D-IN-SAR)试验。该技术能探测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的高程变化。简述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影像之间的相关性,它可充当地表分类与变化探测的... 本文评述了利用欧洲空间局ERS-1卫星进行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测量(D-IN-SAR)试验。该技术能探测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的高程变化。简述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影像之间的相关性,它可充当地表分类与变化探测的度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测量 相关特性 合成孔径雷达 高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监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学敏 路林海 +2 位作者 韩林 夏磊凯 杨小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5,39,共5页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进行监测探究,并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直观显示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周围地表沉降情况,且监测结果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监测结果间的一致性很高,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安全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表沉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监测预警系统在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场边坡位移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东寅 申其鸿 +1 位作者 马海涛 杨晓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8,共5页
紫金山金铜矿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矿山基地,其露天采场将是全亚洲第一高露天矿山边坡。基于目前矿山采用的全站仪、GPS等监测技术,易受粉尘、降雨、光照、云雾等影响,无法实现大范围边坡区域实时、自动监测。而地... 紫金山金铜矿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矿山基地,其露天采场将是全亚洲第一高露天矿山边坡。基于目前矿山采用的全站仪、GPS等监测技术,易受粉尘、降雨、光照、云雾等影响,无法实现大范围边坡区域实时、自动监测。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则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该技术是滑坡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灾害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产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边坡位移监测预警系统在紫金山金铜矿露采边坡的首次应用,验证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高精度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 滑坡预警 实时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孔径雷达干涉与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提取三维形变场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晓文 刘国祥 +2 位作者 张瑞 于冰 李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4,共8页
提出基于卫星升降轨多孔径雷达干涉(MAI)与常规InSAR联合处理的严密模型(融入了三维位移分量及相位解缠偏差校准参数)和基于加权最小二乘解算的方法提取地表三维形变场。以2003年伊朗Bam地震为实验区,选择已有滑动断层模型和基于像素偏... 提出基于卫星升降轨多孔径雷达干涉(MAI)与常规InSAR联合处理的严密模型(融入了三维位移分量及相位解缠偏差校准参数)和基于加权最小二乘解算的方法提取地表三维形变场。以2003年伊朗Bam地震为实验区,选择已有滑动断层模型和基于像素偏移估计(AZO)的方位向形变结果作为参考,对联合解算所得到的三维形变场进行准确性评价。分析表明,MAI在方位向形变的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比AZO均有明显提升;实测形变场和已有滑动断层模型吻合程度较高,二者在垂直、南北和东西3个方向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7、4.1和3.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雷达干涉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 联合建模 三维形变场 方位向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洁 胡光道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综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监测地面沉降方面的优势和缺陷。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方面主要具有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则会产生去相关问题。探讨了... 综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监测地面沉降方面的优势和缺陷。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方面主要具有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则会产生去相关问题。探讨了利用该技术监测地面沉降的发展方向,认为应将InSAR与GPS及传统的水准测量等方法结合使用,合理利用各技术之间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大容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
12
作者 何强 王虹现 邢孟道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器本身的大运算量和大存储量特点 ,使其在提高分辨率时 ,在硬件设计和实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即存储空间过小 ,板间传输速度不够 ,处理速度低。本文从其信号处理算法流程和特点出发 ,结合工程实际 ,提出了解决上述... 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器本身的大运算量和大存储量特点 ,使其在提高分辨率时 ,在硬件设计和实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即存储空间过小 ,板间传输速度不够 ,处理速度低。本文从其信号处理算法流程和特点出发 ,结合工程实际 ,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器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信号处理器 低压差分信号 CPCI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逆问题的差分干涉SAR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笑真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2-586,共5页
高度-速率维成像时,差分干涉层析成像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的观测数据在基线-时间平面非均匀分布。若直接对观测数据进行两维傅里叶变换来恢复散射体高度-速率维像,则因强副瓣存在,成像效果不理想。该文将差分干涉层析成像合成孔径雷达高度... 高度-速率维成像时,差分干涉层析成像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的观测数据在基线-时间平面非均匀分布。若直接对观测数据进行两维傅里叶变换来恢复散射体高度-速率维像,则因强副瓣存在,成像效果不理想。该文将差分干涉层析成像合成孔径雷达高度-速率维成像问题归结为2维积分方程的逆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Backus-Gilbert算法实现差分干涉SAR层析成像的新方法,并使用Tikhonov正则化获得逆问题的正则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克服基线时间不均匀造成的影响,获得较好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层析成像 Backus-Gilbert技术 逆问题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被引量:77
14
作者 王椿镛 张先康 +2 位作者 丁志峰 阮红 邓宏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5-502,共8页
将有限差分层析反演方法用于大别造山带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部地壳初至波的走时层析成像,得到这一剖面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结构图像表明,在南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带发现榴辉岩相岩石,其下方3km深度以内的基底仍具有大陆地壳构造中正... 将有限差分层析反演方法用于大别造山带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部地壳初至波的走时层析成像,得到这一剖面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结构图像表明,在南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带发现榴辉岩相岩石,其下方3km深度以内的基底仍具有大陆地壳构造中正常的结晶基底速度(6.00km/s左右);北大别地区在整个上地壳保持正常的速度,而在超高压带下方3km深度以下为6.20—630km/s的相对高速异常区,这一现象可能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含量增大有关.同时还表明,南大别和北大别之间至少在上地壳已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的水吼一五河断裂可能是大别造山带内部的主要构造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地壳结构 层析成像 有限差分 地震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稀疏的极化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
15
作者 杨牡丹 张冰尘 +2 位作者 魏中浩 徐志林 洪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7-1012,共6页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层析成像通过多航过数据重建观测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和视线方向形变速率。将全极化与差分SAR层析相结合,针对城市建筑成像高程向稀疏的特点以及全极化数据反演中,信号稀疏支撑集相同的特...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层析成像通过多航过数据重建观测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和视线方向形变速率。将全极化与差分SAR层析相结合,针对城市建筑成像高程向稀疏的特点以及全极化数据反演中,信号稀疏支撑集相同的特点,提出将稀疏约束与组稀疏约束相结合的求解模型,用基于层次稀疏的阈值迭代方法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实验和基于BioSAR 2007实测数据的半仿真实验验证,实验表明全极化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重构结果相较于单极化,提高了高程向和形变速率精度,且有更好的鲁棒性,在信噪比为10dB时,相较于单极化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能更好恢复高程向信息和形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极化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层析成像 组稀疏 阈值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FMM的无射线追踪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飞 刘四新 +3 位作者 曲昕馨 李宏卿 王元新 吴俊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96-3907,共12页
本文使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反演方法对跨孔雷达直达波初至时数据进行反演,每次迭代过程中,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走时程函方程,并用高精度快速推进方法(HAFMM)进行波前扩展,通过追踪波前避免了进行射线追踪.为了验证该方案,我们对三组合成数... 本文使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反演方法对跨孔雷达直达波初至时数据进行反演,每次迭代过程中,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走时程函方程,并用高精度快速推进方法(HAFMM)进行波前扩展,通过追踪波前避免了进行射线追踪.为了验证该方案,我们对三组合成数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单位矩阵算子、一阶差分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等三种不同模型参数加权算子对模型的约束和平滑效果;讨论了FMM和HAFMM对反演精度的影响;测试了LSQR,GMRES和BICGSTAB等三种矩阵反演算法的反演效果.此外,我们还对一组野外实测数据进行了反演,对比了基于本方案以及基于平直射线追踪和弯曲射线追踪的走时层析成像反演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拉普拉斯算子和HAFMM进行反演能较好地进行目标体重建,而三种矩阵反演方法对反演效果的影响差别不大;并且通过对波前等时线图的分析可以定性地判断异常体的性质和位置;而在对实测数据目标体的重建上,本方案能达到甚至优于弯曲射线算法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雷达 迭代线性反演 程函方程 有限差分 HAFMM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灵敏度模型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志恒 律德才 邵富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5-82,153,共8页
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图像重建本质上是非线性的、病态的逆问题,利用线性近似技术的重建方法被ECT广泛采用。该文研究了极板电容测量值和介质分布的非线性程度与灵敏度分布函数的梯度值之间的关系,并将... 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图像重建本质上是非线性的、病态的逆问题,利用线性近似技术的重建方法被ECT广泛采用。该文研究了极板电容测量值和介质分布的非线性程度与灵敏度分布函数的梯度值之间的关系,并将灵敏度梯度幅度应用到灵敏度的归一化过程,用来提高线性近似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灵敏度差分的灵敏度归一化模型,根据灵敏度中心差分,组合并行归一化和串行归一化模型而构建归一化灵敏度矩阵,能够得到更好的图像重建线性近似模型。数值实验对比了3种归一化模型,并分析了基于差分模型的归一化灵敏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构建的归一化灵敏度矩阵代替常规的灵敏度矩阵,常用的Landweber迭代和Tikhonov正则化迭代算法在不增加重建时间情况下,重建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线性近似 灵敏度图 灵敏度归一化 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程函方程差分法层析成像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海兵 马在田 王燕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23-627,750,共5页
本文改进了Vidale(1988)提出的有限差分计算旅行时的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给出已知二维空间网格点上的初至旅行时,求出接收点至激发点之间的地震初至波射线路径,从而利用同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实现任意二维介质速度分布情况下... 本文改进了Vidale(1988)提出的有限差分计算旅行时的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给出已知二维空间网格点上的初至旅行时,求出接收点至激发点之间的地震初至波射线路径,从而利用同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实现任意二维介质速度分布情况下的弯曲射线法层析成像。理论模型计算表明,本方法是一种层析成像反演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函方程 层析成像 差分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Khatri-Rao子空间与块稀疏压缩感知的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爱春 向茂生 汪丙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2,共8页
虽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ive Sensing,CS)的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实现了4维空间信息的重构,但是此方法仅利用了目标的稀疏特性并没有考虑目标的结构特性,因此对同时具有稀疏特性和结构特性的目标进行重构时其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 虽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ive Sensing,CS)的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实现了4维空间信息的重构,但是此方法仅利用了目标的稀疏特性并没有考虑目标的结构特性,因此对同时具有稀疏特性和结构特性的目标进行重构时其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采用联合Khatri-Rao子空间和块压缩感知(Khatri-Rao Subspace and Block Compressive Sensing,KRS-BCS),提出一种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依据目标的结构特性和重构观测矩阵具有的Khatri-Rao积性质,将稀疏结构目标的差分SAR层析成像问题转化为Khatri-Rao子空间下的BCS问题,最后对目标进行块稀疏的l_1/l_2范数最优化求解。相比CS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不仅保持了CS差分SAR层析成像方法的高分辨率特点,而且其重构精度更高性能更优。仿真数据和ENVISAT星载ASAR数据以及地面GPS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SAR层析成像技术 Khatri-Rao子空间 块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函方程差分法层析成像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清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26,共13页
在程函方程差分解法的基础上,本人曾给出了在已知二维空间网格点上的初至走时来一次求出所有接收点至激发点之间的地震初至波射线路径,从而利用瞬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实现了任意两维地下介质速度分布情况下的弯曲射线法层析成像反... 在程函方程差分解法的基础上,本人曾给出了在已知二维空间网格点上的初至走时来一次求出所有接收点至激发点之间的地震初至波射线路径,从而利用瞬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实现了任意两维地下介质速度分布情况下的弯曲射线法层析成像反演算法。利用这种方法通过对大量数学模型资料、物理模型资料及吉林地区野外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证明这种先由差分法求解程函方程,再由得出的时间场做炮点-检波点射线追踪,进而应用SIRT技术反演是层析成像反演方法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程函方程 差分 地震勘探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