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 被引量:34
1
作者 彭曦 陈仲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4,共9页
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各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水平怎样?西部大开发是否显著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哪些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型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 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各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水平怎样?西部大开发是否显著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哪些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型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一是通过构建包含了社会、经济、科教与文化、对外开放和资源与环境五大类25个分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使用从1997到2013年31个省市的指标数据,并计算出综合评价值来考察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各个省份整体发展的影响。从评价值排名上来看发现只有重庆、陕西、四川和内蒙古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提升明显,而新疆、宁夏和青海发展差距还在拉大,其他省份排名变化不大。从分类指标来看,西部地区整体上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与生态提升较为明显,说明中央对于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环境与生态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二是选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这三个主要政策作为计量模型的政策变量,分别考察西部大开发整体和分项政策对于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系统GMM方法估计整体西部大开发整体政策效应,以2000年前后对比,政策实施对GDP增长率的提升并不显著,综合发展水平也没有收敛。而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DID估计分项政策,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入和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税收优惠提升相对较弱。本文建议: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继续对西部地区予以倾斜,特别是建设西部地区通往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大通道;培育和完善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较少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加强对于西部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加强扶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综合评价 政策效应 差分内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吗?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阳 孙晓华 李鹏升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8,共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集聚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沈阳经济区为例,利用系统GMM和差分内差分方法对南南型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集聚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沈阳经济区为例,利用系统GMM和差分内差分方法对南南型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带动作用不显著,且以往资本投入型的增长驱动模式失效,但一体化政策通过改善区内贸易自由度和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同时,一体化政策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集聚发展,为将来区域内核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条件。所以,政府应减少对夕阳产业和落后产业的制度性扶持,集中资源提高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在全域范围内统筹规划,进一步降低城市间发展要素的流动壁垒以提高区域核心城市的首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南型区域一体化 城市经济发展 沈阳经济区 差分内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崛起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升泉 陈浪南 李涵静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文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国中部崛起政策应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了收敛,但这种收敛趋势在中长期中消失。短期内,政策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升0.75%,中长期仅提升0.19%。稳健性检验发现,... 本文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国中部崛起政策应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了收敛,但这种收敛趋势在中长期中消失。短期内,政策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升0.75%,中长期仅提升0.19%。稳健性检验发现,城镇和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在初始消费水平上均出现收敛,但前者的趋同效应大于后者。本文表明,中部各省与东部各省在近20年的发展中存在收敛趋势,政策在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的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政策 区域政策 有效性 差分内差分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