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红运 王长龙 +1 位作者 王建斌 江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09-2716,共8页
当采用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进行缺陷检测时,被测试件的属性会对检测信号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降低其影响,提高差分传感器的缺陷检测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圆台状差分传感器。首先根据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理论建立了圆台状差分传感器的磁场... 当采用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进行缺陷检测时,被测试件的属性会对检测信号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降低其影响,提高差分传感器的缺陷检测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圆台状差分传感器。首先根据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理论建立了圆台状差分传感器的磁场解析模型,而后通过分析传感器线圈倾斜角与差分检测信号特征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传感器的最优结构,最后通过实验对圆台状差分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圆台状差分传感器可有效降低被测试件属性信息对检测信号的影响,且具有较强的缺陷检测能力和抗提离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差分传感器 反射与折射理论 提离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缺陷检测信号的解析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红运 王长龙 +1 位作者 王建斌 江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07-1714,共8页
将傅里叶变换理论应用于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缺陷检测信号的求解,提出了一种缺陷检测信号的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缺陷检测信号谐波系数随缺陷尺寸变化的规律,而后根据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理论建立了圆台状差分传感器磁场解析模型... 将傅里叶变换理论应用于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缺陷检测信号的求解,提出了一种缺陷检测信号的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缺陷检测信号谐波系数随缺陷尺寸变化的规律,而后根据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理论建立了圆台状差分传感器磁场解析模型,并根据谐波系数随缺陷尺寸变化的规律得到了任意缺陷检测信号傅里叶变换系数的通用表达式,最后经傅里叶反变换得到了任意缺陷的时域差分检测信号。通过实验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准确求得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缺陷检测信号,且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差分传感器 傅里叶变换 反射与折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电导率对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影响
3
作者 朱红运 王长龙 +1 位作者 马晓琳 陈海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4,27,共5页
当采用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进行检测时,检测信号特征会受试件电导率的影响,为研究电导率对该传感器检测信号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圆台状差分传感器检测缺陷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电导率对激励线圈顶部与底部磁场变化的影响规律... 当采用圆台状脉冲涡流差分传感器进行检测时,检测信号特征会受试件电导率的影响,为研究电导率对该传感器检测信号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圆台状差分传感器检测缺陷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电导率对激励线圈顶部与底部磁场变化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电导率对差分检测信号特征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电导率不同时,圆台状传感器激励线圈顶部与底部各磁场检测信号在上升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且随着电导率的增加,检测信号曲线在上升阶段上升的速度会降低,此外差分检测信号的峰值也会随着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圆台状差分传感器 电导率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差分式传感器测量微小长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伶锡 贺水燕 蔡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7,共3页
根据电磁学原理和传感器技术,利用差分电感传感器将长度的微小变化转换成电压的较大变化。理论推导出微小长度的变化与外电路电压的变化关系,通过测量外电路电压的变化可计算出微小长度变化。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作了一个能实现以上... 根据电磁学原理和传感器技术,利用差分电感传感器将长度的微小变化转换成电压的较大变化。理论推导出微小长度的变化与外电路电压的变化关系,通过测量外电路电压的变化可计算出微小长度变化。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作了一个能实现以上转变的电感传感器并实施了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光杠杆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得出用差分电感传感器测量微小长度时,其测量范围与测量灵敏度是矛盾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它的测量精度比光杠杆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长度 差分传感器 光杠杆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方向性自差分涡流传感器的仿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程 肖迎春 +1 位作者 安雨晴 杨宾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59,共6页
传统涡流检测技术采用一个圆柱形的激励线圈来产生激励磁场,通过用检测线圈来收集扰动磁场,然而由于激励线圈引起的磁场要比缺陷引起的扰动磁场强很多,这种结构的传感器对缺陷的检测灵敏度低,需采用差分的方法来获取缺陷信息。提出了一... 传统涡流检测技术采用一个圆柱形的激励线圈来产生激励磁场,通过用检测线圈来收集扰动磁场,然而由于激励线圈引起的磁场要比缺陷引起的扰动磁场强很多,这种结构的传感器对缺陷的检测灵敏度低,需采用差分的方法来获取缺陷信息。提出了一种新型涡流传感器,其通过采用矩形激励线圈来改变激励磁场的空间分布,使得无需采用差分方法就可以获得缺陷信息。在对新型传感器进行原理分析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其与传统传感器探头缺陷检测灵敏度之间的差异。并对传感器尺寸和激励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验证了该新型传感器对缺陷长度的定量检测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缺陷定量精度,为以后单激励多检测阵列涡流传感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涡流传感器 涡流检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双轴倾角传感器件的研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86,128,共5页
为方便仪器设备安装调校难度,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智能双轴倾角传感器件,用于检测仪器设备平面的倾斜角度。器件采用村田公司的2个SCA103T系列差分倾角传感器,设计优化模拟信号放大电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单片机采集电路等,将倾角传感... 为方便仪器设备安装调校难度,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智能双轴倾角传感器件,用于检测仪器设备平面的倾斜角度。器件采用村田公司的2个SCA103T系列差分倾角传感器,设计优化模拟信号放大电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单片机采集电路等,将倾角传感器探测到的倾角信息通过串口传输给上位机采集软件。介绍了双轴倾角传感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且利用实验室现有的高精度双轴转台对研制的传感器进行标定,得到其标度因数约为2.519×10^(6)。结果表明,该倾角传感器在测量温度范围内(-20~60℃)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倾角传感器 差分倾角传感器 差分 标度因数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滤波转速遥测中的旋转中心辨识
7
作者 曾祥楷 朱志雄 +1 位作者 陈阳 刘全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72-1977,共6页
进行空间滤波转速遥测时,需要确定目标旋转中心所在的位置后才能判定转速的方向并计算转速的大小。本文根据光学空间滤波测速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差分空间滤波传感器的旋转中心判定法。用多个光电池构成含有两个差分空间滤波器的双差... 进行空间滤波转速遥测时,需要确定目标旋转中心所在的位置后才能判定转速的方向并计算转速的大小。本文根据光学空间滤波测速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差分空间滤波传感器的旋转中心判定法。用多个光电池构成含有两个差分空间滤波器的双差分空间滤波传感器,该传感器输出中心频率为f1和f2的两路准正弦信号;移动双差分空间滤波传感器,用移动前后的两组中心频率值计算出系数j;根据j的符号和f1与f2的相对大小即可判定旋转中心的位置区域。结果表明,j<0代表旋转中心的成像点O′在双差分空间滤波传感器的中间,j>0且f1>f2表示O′在双差分空间滤波器的下同侧,j>0且f1<f2表示O′在双差分空间滤波器的上同侧。该方法在转速相对平稳时能简单准确、远距离地辨识固体物旋转中心和气固液多相流涡旋中心的位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空间滤波器 差分空间滤波传感器 旋转中心 位置辨识 转速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