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社会的巫术活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容俊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75-78,共4页
中国古代的巫者以歌舞事神 ,职掌交通鬼神 (即以祭祀、占卜与预言、祈禳、驱邪避鬼、招魂等活动而祈求福祥与避免灾祸 )、医疗病患、灾祸之事 (即包括旱灾、风雨、蝗灾、战灾等 )、生产活动、神明裁判之事、祝诅放蛊之事、求子生育、建... 中国古代的巫者以歌舞事神 ,职掌交通鬼神 (即以祭祀、占卜与预言、祈禳、驱邪避鬼、招魂等活动而祈求福祥与避免灾祸 )、医疗病患、灾祸之事 (即包括旱灾、风雨、蝗灾、战灾等 )、生产活动、神明裁判之事、祝诅放蛊之事、求子生育、建筑之事、丧葬之事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活动 古籍文献 文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本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 被引量:15
2
作者 格勒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90-99,共10页
藏族早期的宗教称为本教。在佛教传进藏区并取得统治地位后,本教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本教没有系统的经典,没有严密的宗教组织,也没有专门的寺院庙宇,只是由各类巫师为某种目的而施行某些法术仪式。也就是说,本教的话动主要通过巫师来进行... 藏族早期的宗教称为本教。在佛教传进藏区并取得统治地位后,本教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本教没有系统的经典,没有严密的宗教组织,也没有专门的寺院庙宇,只是由各类巫师为某种目的而施行某些法术仪式。也就是说,本教的话动主要通过巫师来进行,因而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类早期的原始宗教形式。“其俗重鬼右巫”一语,概括了当时本教的特点。这里的“鬼”即为鬼神,“巫”即为巫师,神巫结合构成了本教。关于本教巫师的问题,我们单从文献典籍很难看出其详细情况。本文拟借助于实地调查材料,运用历史文化残余分析的方法,对本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作初步探索。本教的巫师虽然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四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师 巫术活动 古代藏族 喇嘛教 佛教传入 原始宗教 社会职能 仪式 部落 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祭祀礼仪与人类早期审美教化活动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春艳 李天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原始祭祀礼仪活动应该就是人类审美教化的一种初始形态。其祭祀礼仪活动与审美教化是合一的。祭祀礼仪活动多以"巫术"为主,"巫"表演图腾舞蹈,"事神人之事",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向所有参与者潜移默化地传达... 原始祭祀礼仪活动应该就是人类审美教化的一种初始形态。其祭祀礼仪活动与审美教化是合一的。祭祀礼仪活动多以"巫术"为主,"巫"表演图腾舞蹈,"事神人之事",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向所有参与者潜移默化地传达出一种"敬畏"神灵的审美意识,通过敬畏心理的作用以实现审美教化效用。同时,原始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与宗族精神的凝聚密切相关,审美教化功效呈现出多元性。宗教祭祀礼仪活动所达成的人神和熙、天地圆融、人世和睦,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场景,使参与者通过强烈的情绪感染而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祭祀礼仪 巫术活动 图腾舞蹈 审美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套路的最初形态与模仿巫术有关论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大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2-40,共9页
本文提出了“套路武术源于模仿巫术”的观点,对之进行了重点论述。并试图阐明巫术在中国长期流行及影响武术的原因。
关键词 巫术 武术套路 巫术活动 中国戏剧 纳西族 舞蹈 原始人 少数民族 宗教 驱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晓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7-62,共6页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枯族原始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文化 巫术活动 拉祜族 现象探析 原始宗教文化 人与自然关系 农业生产 社会功能 社会矛盾 健康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巫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容俊 《文博》 2008年第2期52-58,共7页
  巫术文化,亦可简称为巫文化,是中国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巫术在中国文化形态的构成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同时亦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仅从对文字学、古文献、神话、歌谣、戏曲、小说等方面的影响...   巫术文化,亦可简称为巫文化,是中国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巫术在中国文化形态的构成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同时亦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仅从对文字学、古文献、神话、歌谣、戏曲、小说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粗浅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活动 小说 戏曲 神话 民间文学 文字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术的发展和文字的起源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培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3-65,共3页
巫术文化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一切原始的文学、艺术、宗教等等的产生,都同它有密切的联系。这里仅从人类文字的产生加以论述。人类成熟的文字,即所谓文字符号系统,是在原始图画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图画文字的前身是记事图画。记... 巫术文化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一切原始的文学、艺术、宗教等等的产生,都同它有密切的联系。这里仅从人类文字的产生加以论述。人类成熟的文字,即所谓文字符号系统,是在原始图画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图画文字的前身是记事图画。记事图画是一种原始的记事方法,还不是文字。原始记事方法除了图画记事以外,还有符号记事和实物记事。结绳记事是一切民族在文字发明以前都曾使用过的一种符号记事的方法。对文字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文化 巫术活动 文化现象 起源 纳西族 宗教心理 东巴教 自然崇拜 原始社会 祖先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术文化的遗迹——广西左江岩画剖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克荣 邱钟(山仑) 陈远璋 《学术论坛》 1984年第3期64-73,共10页
对于广西左江岩画,建国以来,广西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和文艺工作者进行考察和研究。但是,由于这些岩画中没有文字,加上文献和群众有各种神奇的传说,使得人们对岩画的年代、族属、作画的意图及其反映的内容都感到... 对于广西左江岩画,建国以来,广西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和文艺工作者进行考察和研究。但是,由于这些岩画中没有文字,加上文献和群众有各种神奇的传说,使得人们对岩画的年代、族属、作画的意图及其反映的内容都感到扑朔迷离,虽经过多年探索,仍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就上述诸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 巫术文化 左江 骆越 广西 诸问题 考古学 巫术活动 民族学 巫术礼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巫术到审美——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走向 被引量:3
9
作者 戴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4-79,共6页
弗洛姆说:“人经过了几十万年才在进入人类生活方面迈出第一步,他经历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显然,弗洛姆所谓的“人类生活”,是指人类的文明时代,而那漫长的人类史前文化时期包括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 弗洛姆说:“人经过了几十万年才在进入人类生活方面迈出第一步,他经历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显然,弗洛姆所谓的“人类生活”,是指人类的文明时代,而那漫长的人类史前文化时期包括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的感官逐步“人化”,也由于巫术的无所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节奏 丧葬舞蹈 娱神 审美走向 民族 巫术活动 传统文化 祭词 节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术文化的溯源及其在台湾的兴起
10
作者 赖宗贤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9,共6页
巫术文化的溯源及其在台湾的兴起(台湾)赖宗贤巫术文化的起源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时期,从三皇五帝时代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甲骨文卜辞以及周礼祭祀文化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巫术文化主导着古代中国文化... 巫术文化的溯源及其在台湾的兴起(台湾)赖宗贤巫术文化的起源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时期,从三皇五帝时代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甲骨文卜辞以及周礼祭祀文化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巫术文化主导着古代中国文化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巫术地位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文化 巫术思想 巫咸 巫术信仰 《台湾通史》 巫术活动 神灵附体 萨满文化 神附体 西南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术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11
作者 范正声 《现代中文学刊》 1998年第6期45-48,共4页
社会"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个人对传统习俗所发生的任何影响"。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巴赫金·沃洛诺夫认为:"人的任何语言活动产物,从最简单的日常诉述到一部复杂的文学作品,就一般本质而言。
关键词 巫术文化 屈原作品 巫术活动 表现形式 祭祀 文学创作 离骚 象征物 文学作品 巴赫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玛”探幽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谭志满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梯玛文化是现存土家语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文化。“梯玛”的引申义是“女神”,它的前期任职是女巫。梯玛法事活动中生存崇拜实则是梯玛崇拜。梯玛在土家族社会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梯玛文化 女神 女巫 梯玛崇拜 土家族 生存崇拜 梯玛巫术活动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花》:巫史传统下的和解与暴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梅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0,共3页
相对于贾平凹十多年来的长篇小说,《极花》是一部特殊的作品,这种特殊既体现在拐卖故事的特殊性,也表现为其由始至终的第一人称讲述方式。贾平凹挑选这样一个拐卖妇女的故事并非偶然,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极花》是他所遭遇到的最为难... 相对于贾平凹十多年来的长篇小说,《极花》是一部特殊的作品,这种特殊既体现在拐卖故事的特殊性,也表现为其由始至终的第一人称讲述方式。贾平凹挑选这样一个拐卖妇女的故事并非偶然,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极花》是他所遭遇到的最为难忘难解的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史 讲述方式 城市中心 中国当代作家 夏天智 叙述视角 文化事件 人格理想 令人 巫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家浜文化的社会生产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汝祚 《农业考古》 1999年第3期31-38,共8页
关键词 罗家角遗址 马家浜文化 草鞋山遗址 河姆渡遗址 太湖地区 文化遗址 水稻田 社会生产 随葬品 巫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傩舞民俗与人体保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允建 张岩 《体育文化导刊》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傩舞民俗与人体保健张允建,张岩巫傩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作为傩文化现象的傩舞,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现在已越来越吸引国内外史学家的关注,应通过对傩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发掘它对整个文化、艺术、体育领域的影... 傩舞民俗与人体保健张允建,张岩巫傩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作为傩文化现象的傩舞,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现在已越来越吸引国内外史学家的关注,应通过对傩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发掘它对整个文化、艺术、体育领域的影响。一、傩舞民俗活动的健身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保健 傩舞 民俗活动 巫傩文化 《本草纲目》 原始先民 体育舞蹈 巫术活动 宗教性 钟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与人的起源试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3-32,共10页
一谈到艺术与人的关系,自然首先会让人想到艺术起源和人这一古老而又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从艺术起源中,人们可以发觉艺术与人的本质而同步的联系。谈到艺术起源于什么,我们当然会记起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关于艺术起源于人的摹仿本能... 一谈到艺术与人的关系,自然首先会让人想到艺术起源和人这一古老而又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从艺术起源中,人们可以发觉艺术与人的本质而同步的联系。谈到艺术起源于什么,我们当然会记起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关于艺术起源于人的摹仿本能的设想。这以后,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情感表现说,性欲升华说,综合说等,标志着不同时代的哲人对这一话题的不同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起源 原始艺术 艺术活动 原始人 巫术活动 艺术形态 劳动说 现代人 通俗艺术 艺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觋”说申论
17
作者 廖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0,共6页
“易,觋”说申论廖群《周易》何以以“易”名书,这是易学研究当门便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它的难并不在于古人无说,而恰恰就在于说法太多,其中又尤以“易主变易”与“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两种不同的易说最为普遍,而且二说并行,今... “易,觋”说申论廖群《周易》何以以“易”名书,这是易学研究当门便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它的难并不在于古人无说,而恰恰就在于说法太多,其中又尤以“易主变易”与“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两种不同的易说最为普遍,而且二说并行,今后人莫衷一是。今人治易者虽各有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周易》 高亨先生 《易》 阴阳对立 《诗经》 《说文》 巫术活动 甲骨文 《国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傩仪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4-80,共7页
傩仪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影响甚广的巫术文化事象。本文利用文献、考古资料和民族学材料对傩仪的演变脉络进行研究。提出:傩仪发源于中原,商周时代由原始宗教变为宫廷巫术;两汉时与封禅、郊祀筹共同构成维护中史集权体制的巫术礼仪制度;两... 傩仪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影响甚广的巫术文化事象。本文利用文献、考古资料和民族学材料对傩仪的演变脉络进行研究。提出:傩仪发源于中原,商周时代由原始宗教变为宫廷巫术;两汉时与封禅、郊祀筹共同构成维护中史集权体制的巫术礼仪制度;两宋时受到新兴人文文化的冲击,逐渐退出中原而流布于长江以南,与荆楚巫术传统和道教相融合;至明清又流入西南各民族之中,其影响至今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活动 各民族 巫术文化 青铜面具 原始宗教 道教 人文文化 土家族 礼仪制度 民族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湾地画含义新释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5-77,共3页
大地湾地画含义新释杨亚长《文物》1986年2期发表了《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一文,详细介绍了地画的出土位置、内容、时代以及共存遗物等情况,同时对这幅地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阐述。此文发表之后,曾有数位学者先后著文... 大地湾地画含义新释杨亚长《文物》1986年2期发表了《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一文,详细介绍了地画的出土位置、内容、时代以及共存遗物等情况,同时对这幅地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阐述。此文发表之后,曾有数位学者先后著文对地画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湾遗址 地画 巫术活动 巫术仪式 经济形态 黑色颜料 狩猎经济 向后弯曲 仰韶 长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先秦巫史文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平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70-76,共7页
谈起“巫”,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它同装神弄鬼、愚昧无知联系在一起。然而,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巫术在其发生和发展的时期,曾经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一个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过程。... 谈起“巫”,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它同装神弄鬼、愚昧无知联系在一起。然而,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巫术在其发生和发展的时期,曾经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一个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过程。而巫术则正是人类试图直接控制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最初尝试,因此它是人的觉醒中自我信赖的最早最鲜明的表征,是人类早期与自然社会进行生存斗争的精神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史文化 巫术活动 神权政治 人为宗教 神秘力量 信仰 马林诺夫斯基 超自然 黄帝 部落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