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少华 曲利娟 +4 位作者 曾德华 叶显宗 齐兴峰 刘庆宏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giant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GCT-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 目的观察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giant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GCT-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分界清楚的两种成分组成,分别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约占10%)及GCT-ST(约占90%)。GCT-ST由大量轻度异型的肿瘤性单核细胞和均匀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混合组成,其中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表达vimentin、CD13、CD68及PGM1,肿瘤性单核细胞表达vimentin、CD13、CD10、Ki-67及p53;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甲状腺标志物、各种上皮标志物、肌源性标志物、神经或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乳头状癌细胞表达TG及CK。电镜下未见上皮源性、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分化的超微结构特点。术后11周见肿瘤复发及肺转移。结论伴恶性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应注意与甲状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亚型未分化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破骨细胞巨细胞亚型 未分化癌 软组织巨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弥漫型巨细胞肿瘤4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丰 陆珍凤 +1 位作者 周晓军 印洪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弥漫型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弥漫型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42例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男女比为1:1.2,发病年龄8-69岁,平均37.6岁。临床首发症状为局部... 目的探讨骨关节弥漫型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弥漫型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42例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男女比为1:1.2,发病年龄8-69岁,平均37.6岁。临床首发症状为局部疼痛8例,肿胀34例(其中合并功能障碍18例)。发生部位:膝关节30例(71.4%),髋、踝关节和足部各3例(21.4%),腕、肘关节3例(7.1%)。27例行MRI检查,诊断为弥漫型巨细胞肿瘤者9例(33.3%),关节腔积液5例、滑膜病变3例以及其他非肿瘤性病变。镜检:滑膜细胞弥漫性增生、绒毛结节状生长,肿瘤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细胞排列密集,但无肿瘤性坏死和核分裂;常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的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反应;17例(40.5%)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6例复发(20%),其中2例复发2次。结论弥漫型巨细胞肿瘤好发于膝关节,其次是髋和踝关节;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组织学呈现富于滑膜肿瘤细胞的弥漫性增生和细长绒毛结构者更易复发;侵袭性生长为其主要生物学特征,易侵袭关节周围软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肿瘤 弥漫型巨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弥漫型腱鞘滑膜巨细胞肿瘤 被引量:12
3
作者 Li C F Wang J W +1 位作者 Huang W W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巨细胞肿瘤 恶性转化 腱鞘滑膜 弥漫型 关节功能 反应性病变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弥漫型腱鞘巨细胞肿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凌滔 江梓杰 史长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8-1038,共1页
患者女,62岁,体检发现颈部肿物1月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颈部右后侧触及约3 cm×3 cm肿块,质硬,边界清晰;颈椎无畸形、压痛、叩击痛及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颈部MRI:寰枢椎右后侧3.9 cm×2.9 cm×2.9 cm软组织... 患者女,62岁,体检发现颈部肿物1月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颈部右后侧触及约3 cm×3 cm肿块,质硬,边界清晰;颈椎无畸形、压痛、叩击痛及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颈部MRI:寰枢椎右后侧3.9 cm×2.9 cm×2.9 cm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图1A),与周围肌肉组织边界尚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巨细胞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TBN1对结直肠腺癌细胞及其多倍体肿瘤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5
作者 陈静 曹立宇 +2 位作者 白真真 温奕巽 王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探讨SPTBN1在结直肠腺癌细胞及其多倍体肿瘤巨细胞(polyploid giant cancer cells,PGCCs)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PTAC数据库分析结直肠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PTBN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PrognoScan和U... 目的探讨SPTBN1在结直肠腺癌细胞及其多倍体肿瘤巨细胞(polyploid giant cancer cells,PGCCs)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PTAC数据库分析结直肠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PTBN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PrognoScan和UALCAN数据库分析SPTB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PTBN1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和PGCCs中的表达量;应用平板克隆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利用siRNA沉默PTPRN2和SPTBN1蛋白的表达。结果CPTAC数据库分析显示,SPTBN1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其低表达与结直肠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PTBN1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应用奥沙利铂诱导的HCT116-PGCCs及LOVO-PGCCs,其增殖和迁移能力强于对照组HCT116和LOVO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PTBN1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和PGCCs中的表达明显下降;SPTBN1敲低组HCT116-PGCCs及LOVO-PGCC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GEPIA数据库结果显示,SPTBN1蛋白表达与PTPRN2、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敲低SPTBN1后,HCT116-PGCCs及LOVO-PGCCs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敲低PTPRN2后,HCT116-PGCCs及LOVO-PGCCs细胞中SPTBN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SPTBN1在结直肠腺癌和PGCCs中低表达,敲低SPTBN1可促进HCT116-PGCCs及LOVO-PGCCs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PTPRN2/SPTBN1/E-cadherin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倍体肿瘤巨细胞 SPTBN1 PTPRN2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庞健 徐钢 +1 位作者 刘仲前 李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899-902,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便骨巨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元原(PCNA)的检测分析,探讨PCNA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分布及与Jaffe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的阳性反应只在骨巨细胞瘤波形蛋白阳性的单核基质细胞的胞核中出现...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便骨巨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元原(PCNA)的检测分析,探讨PCNA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分布及与Jaffe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的阳性反应只在骨巨细胞瘤波形蛋白阳性的单核基质细胞的胞核中出现,而多核巨细胞均无阳性表达;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增殖指数虽随Jaffe病理分级增高有呈递增趋势,但各级相互之间在交叉重叠现象;PCNA增殖指数低即低度增生的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低,PCNA增殖指数高即中度和重度增生者复发率明显增高。本文结果进一步支持单核基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主要肿瘤细胞成份的观点,并提示PCNA的表达与Jaffe病理分级不完全一致,但PCNA是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术前影像学检查与穿刺活检诊断四肢长骨巨细胞瘤的准确率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振华 杨旭峰 孟悛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98-1901,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术前影像学检查和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四肢长骨巨细胞瘤(GCT)的准确率,探讨影像学检查在术前诊断GC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为GCT的89例患者,将术前穿刺活检(89例)、X线平片检查(89例)和MR检查(59例)的诊断结... 目的对比观察术前影像学检查和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四肢长骨巨细胞瘤(GCT)的准确率,探讨影像学检查在术前诊断GC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为GCT的89例患者,将术前穿刺活检(89例)、X线平片检查(89例)和MR检查(59例)的诊断结果与手术切除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9例中,穿刺活检病理正确诊断71例,X线平片正确诊断73例,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78%(71/89)和82.02%(73/89);59例接受MR检查,结合X线平片正确诊断51例,其诊断准确率为86.44%(51/59)。穿刺活检与X线平片、MRI结合X线平片诊断GCT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58)。术前穿刺活检不能做出正确诊断的18例中,15例(15/18,83.33%)X线平片做出正确诊断。结论术前穿刺活检与影像学检查诊断四肢长骨GCT的准确率相似,二者相结合可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磁共振成像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肿瘤巨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卓姗姗 张文超 +3 位作者 潘毅 岳玖玲 刘晓楠 张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究肿瘤巨细胞(giant cancer cell,GCC)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存在情况及其与OS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76例OSCC患者的石蜡切片及临... 目的:探究肿瘤巨细胞(giant cancer cell,GCC)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存在情况及其与OS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76例OSCC患者的石蜡切片及临床病理资料。H&E染色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下观察GCC与普通肿瘤细胞的形态差异,计数GCC细胞,分析其与OSCC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E染色下观察到GCC存在于OSCC中,且Ki-67在GCC中均呈阳性表达。GCC细胞数与临床分期(P=0.02)、组织学分级(P<0.01)、化疗(P=0.01)及局部复发(P=0.02)均显著相关。GCC细胞数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中差异不大,且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关(P>0.05)。GCC数目>3个/HP的OSCC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GCC可能在OSCC发展过程及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影响OSCC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巨细胞 口腔鳞癌 化疗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性软组织巨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文鹏 李莉明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4-744,共1页
患者男,76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6天,排尿终末加重,伴血块”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94×10^(12)/L,白细胞91.08×10^(9)/L,中性粒细胞12.9×10^(9)/L,单核细胞0.89×10^(9)/L... 患者男,76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6天,排尿终末加重,伴血块”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94×10^(12)/L,白细胞91.08×10^(9)/L,中性粒细胞12.9×10^(9)/L,单核细胞0.89×10^(9)/L,尿素10.40 mmol/L,尿酸462.00μmol/L,肌酐182.00μmol/L,胱抑素C 2.16 mg/L,α1微球蛋白51.12 mg/L,β2微球蛋白0.88 mg/L,腺苷脱氢酶30.20 U/L,C反应蛋白22.82 mg/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0.91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07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巨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根部原发性软组织巨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鹏 李莉明 +1 位作者 李睿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60,共1页
患者男,53岁,因“间断性腹痛半年、加重2天伴大汗、乏力、恶心”就诊;既往慢性胃炎病史1年。入院查体: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7.0×10^(9)/L,血小板566×10^(9)/L,纤维蛋白原5.57 g/L,D-二聚体3.34 mg/L,... 患者男,53岁,因“间断性腹痛半年、加重2天伴大汗、乏力、恶心”就诊;既往慢性胃炎病史1年。入院查体: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7.0×10^(9)/L,血小板566×10^(9)/L,纤维蛋白原5.57 g/L,D-二聚体3.34 mg/L,红细胞沉降率114 mm/h,乳酸脱氢酶505 U/L,肌酸酶同工酶37.1 U/L,α-羟丁酸脱氢酶343 U/L,CA19-940.95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肿瘤 腹膜后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