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加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崇伟 许植之 +3 位作者 周晓玉 赵卫华 蒋小镛 毛红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加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CMVI)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97例CMVI脑损伤患儿分干预组44例(甲组),未干预组53例(乙组),并以正常足月儿30例(丙组)为对照。甲、乙两组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加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CMVI)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97例CMVI脑损伤患儿分干预组44例(甲组),未干预组53例(乙组),并以正常足月儿30例(丙组)为对照。甲、乙两组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均>0.05)。甲组予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加早期干预。结果:18个月时身长、体重、头围、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甲组高于乙组(P<0.01),运动落后、听力障碍、语言落后甲组均低于乙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及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CMVI脑损伤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丙种球蛋白 早期干预 巨细胞病毒感染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关系及可能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桂斌 刘运海 +4 位作者 何伟 黄洪波 黄志红 肖创清 李春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关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首发脑梗死患者101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HCMV阴性组(59例)、HCMV阳性组(42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HCMV抗体阴性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关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首发脑梗死患者101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HCMV阴性组(59例)、HCMV阳性组(42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HCMV抗体阴性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HCMV抗体、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3组IMT、脂联素、IL-6水平。结果HCMV阳性组患者的IMT与其他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脂联素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P<0.01);IL-6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与IL-6呈负相关(r=-0.455,P<0.001);IMT与IL-6呈正相关(r=0.339,P<0.001)。结论HCMV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IL-6水平,降低脂联素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诱发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巨细胞病毒感染 动脉硬化 细胞介素6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劲涛 陈平洋 +3 位作者 谢宗德 王涛 贺晓日 薄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调查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患儿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探讨先天性HCMV感染对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方法以72例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试(NBNA)、头颅CT或MRI检测、腰穿... 目的调查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患儿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探讨先天性HCMV感染对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方法以72例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试(NBNA)、头颅CT或MRI检测、腰穿脑脊液检查及听力检查。部分患儿在脑康复治疗后复查NBNA。结果72例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中,NBNA评分异常率为40.30%(27/67);15例患儿经康复治疗后NBNA评分提高有统计学意义(t=-7.632,P=0.002)。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率为47.37%(27/57);影像学异常表现为:脑实质灶性坏死或脑软化灶、脑发育迟缓、脑实质出血、脑室周围钙化及脑积水。2例患儿出现脑脊液异常。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为53.03%(35/66),确诊听力障碍4例。结论先天性HCMV感染易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对患儿早期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并给予相应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 巨细胞病毒感染 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花 冯小伟 黄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方法36例感染CMV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应用更昔络韦,诱导期每次5mg/kg静滴,2次/d,持续14d,维持期每次7.5mg/kg,隔天1次,连用6周;对照组应用阿昔络韦... 目的观察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方法36例感染CMV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应用更昔络韦,诱导期每次5mg/kg静滴,2次/d,持续14d,维持期每次7.5mg/kg,隔天1次,连用6周;对照组应用阿昔络韦,每次5mg/kg静滴,每8h1次,连用14d后改为每次7.5mg/kg静滴,每12h1次,亦连用6周。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尿中CM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尿中的CMV-DNA含量两组患儿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CMV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络韦 性瘫痪 治疗 巨细胞病毒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彦莉 熊菀 蒋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经病原学诊断为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新生... 目的观察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经病原学诊断为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新生儿及婴儿296例进行BAEP测定,并对BAE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先天性HCMV感染婴儿BAEP异常率为25.3%,多为周围段听路损害,新生儿期HCMV感染患儿BAEP异常率高于其他组,BAEP异常患儿性别、居住环境、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1、0.313、3.976,P>0.05)。结论新生儿期HCMV感染更易导致听力损害,因此,对先天性HCMV感染婴儿进行早期BAEP检测能早期评估婴儿听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及时发现听力损害,有利于指导早期系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婴儿 听力损害 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脑损害7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俊 王秀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普遍存在,可致多系统损害,先天性感染患儿病情重,且多见神经系统损害.现将7例由CMV感染导致的脑损害报告如下.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损害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筛查 被引量:13
7
作者 莫薇 章毅英 +5 位作者 雷云秋 孙伟 邵佩芬 孙越峰 周媛媛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幼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耳声发射(DPOAE)、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对38例先天性CMV感染儿(感染组)及16例非感染儿(对照组),于新生儿期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结果:感染组38例66耳(86.8%)通过首...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幼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耳声发射(DPOAE)、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对38例先天性CMV感染儿(感染组)及16例非感染儿(对照组),于新生儿期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结果:感染组38例66耳(86.8%)通过首次筛查,6个月内复查58耳(76.3 %)通过;6个月以后随访52耳(68.4%)通过.对照组16例31耳(96.9%)通过.感染组38例76 耳,极重度听力损失13耳(17.1%),重度听力损失5耳(6.6%),中重度听力损失6耳(7 .9%).感染组婴幼儿ABRⅤ波反应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在随访中感染组听力损失,新生儿期3例(7.9%),3~4个月9例(23.7%),6个月以后3例(7.9%). 结论:先天性CMV感染可引起速发性与迟发性听力损失.采用检测先天性CMV 感染与新生儿听力筛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听法 诱发反应 巨细胞病毒感染/先天性 听力障碍/病因学 随访研究 诱发电位 听觉 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的听力损伤及更昔洛韦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志伟 汪洪娇 +1 位作者 陈均亚 陈益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26-929,共4页
目的:分析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的听力损伤情况,探讨更昔洛韦对CMV肝炎的听力损伤疗效。方法:103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使用更昔洛韦,辅以护肝利胆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护肝利胆等对症治疗。... 目的:分析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的听力损伤情况,探讨更昔洛韦对CMV肝炎的听力损伤疗效。方法:103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使用更昔洛韦,辅以护肝利胆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护肝利胆等对症治疗。定期检查血常规、生化常规、血CMV-pp65及尿CMV-DNA,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CMV-pp65、CMV-DNA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MV-pp65、尿CMV-DNA阳性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ABR测试,听力损伤27耳(13.1%)。其中治疗组65例,听力损伤17耳(13.08%),对照组38例听力损伤10耳(13.16%),更昔洛韦治疗后1年,治疗组听力损伤15耳(11.54%),对照组听力损伤17耳(22.37%),两组相比,听力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CMV肝炎患儿存在听力损伤,更昔洛韦治疗能使患儿血CMV-pp65及尿CMV-DNA阴转,降低其听力损伤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听力损伤 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相关性Meta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旭 郑志东 +6 位作者 裴婷婷 赵晓丽 李继来 杜继臣 李新毅 牛小媛 许贤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7-632,共6页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探讨Hp感染是否为IS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及Cochrance Collaboration database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 995~2009年。由2名评...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探讨Hp感染是否为IS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及Cochrance Collaboration database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 995~2009年。由2名评价者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纳入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及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其中与IS相关9篇(病例组1575例,对照组1 720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相关7篇(病例组510例,对照组944例)。异质性检验提示,Hp与IS及LAA的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I^2=58%,I^2=60%)。病例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1.57,95%CI:1.23~1.99);Hp感染与LAA亦存在相关性(OR=2.24,95%CI:1.46~3.43)。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漏斗图表明存在发表偏倚,提示缺少小样本的阴性结果文献。结论 Hp感染是IS的危险因素,且与LAA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病例对照研究论证强度较低,仍需更多大样本及前瞻性研究以证实Hp在IS及其亚型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缺血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衣原体 肺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 META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先天性感染胎鼠脑组织中iNOS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莉 李艳秋 +5 位作者 张文艳 方草晖 类延花 吴建军 金晶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8周龄BALB/c小鼠分为 6组 ,每组 6只 ,♀♂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B组、C...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8周龄BALB/c小鼠分为 6组 ,每组 6只 ,♀♂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B组、C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氨基胍 (AG) 2 0 0mg/kg、2 0mg/kg ,D组、E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 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 (L Arg) 30 0mg/kg、30mg/kg ,F组为DMEM对照组 ,每天每只 0 2ml。持续 17d。以上各组在孕鼠受孕第19天 ,剖腹取胎鼠 ,观察各组胎鼠生长发育及体重 ,有无皮下出血、淤血等情况 ,同时取胎鼠脑组织 ,作以下检测 :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②RT PCR测iNOSmRNA的转录。结果 HCMV感染各组孕鼠在孕 19d ,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部分胎鼠发育迟缓并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感染各组胎鼠脑组织匀浆NO代谢产物明显高于DMEM对照组 (P <0 0 0 1) ,以B组尤为明显 ,A、C、E组间无差异显著性。RT PCR在感染各组均扩增出iNOSmRNA特异性条带表达 ,B组信号量最高 ,D组信号最弱。DMEM对照组未检测到iNOS特异性条带。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可刺激胎鼠脑组织iNOS的表达 ,其表达产物NO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胎鼠 组织 INOS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ene Diagnostics公司和三菱石油化学公司合作研究DNA探针产品
11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10期21-21,共1页
Digene 公司已研究了几种用 DNA 探针进行医学试验的方法。它将从一个刚起步的公司逐步变为一个新的公立实验室和生产单位,三菱在日本拥有第二个最大的临床试验研究室目前,三菱公司正在市场销售内分泌学领域中独特的诊断盒。
关键词 DNA探针 内分泌学 医学试验 临床试验 人类乳头瘤病毒 新生儿损伤 巨细胞病毒 免疫抑制患者 长期市场 诊断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