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艳红 贾美云 +2 位作者 梁桂娟 关海山 闫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次,2次/d口服;均连用2周,观察效果。结果两组自身比较治疗前后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抗CMVIg M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胆汁酸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 双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孤立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红霞 梅柏如 +1 位作者 赵丽萍 顾晓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4-286,共3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儿童可高达83%。CMV感染可引起多种不同的感染综合征,而CMV对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引起人们对CM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注。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孤立性血尿患儿血清标本CMV特异性IgM,同...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儿童可高达83%。CMV感染可引起多种不同的感染综合征,而CMV对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引起人们对CM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注。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孤立性血尿患儿血清标本CMV特异性IgM,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尿中CMV—DNA,以探求CMV感染与孤立性血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孤立血尿 临床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PCR) CMV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特异IGM 上皮细胞 肾脏疾病 血清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的听力损失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世琳 陈敏 +8 位作者 刘卫一 姜苏敏 王桂香 张亚梅 张莉 焦雪梅 刘薇 胡艳 潘岳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55例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进行ABR测试,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ABR阈值变化及后期语言发育情况。结果 55例中双耳... 目的观察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55例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进行ABR测试,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ABR阈值变化及后期语言发育情况。结果 55例中双耳ABR阈值正常37例,异常18例,其中,单耳异常11例、双耳异常7例,听力受损率占总例数的32.73%(18/55),中或重度听力损失率16.36%(9/55)。治疗后复测ABR 7例,阈值恢复正常或改善。初次电话随访23例,其中,听力语言发育好16例,一般4例,发育差2例,死亡1例。第二次随访21例,17例语言发育与同龄儿无差异,正常入托或上学前班,3例语言发育较同龄儿差,1例死亡。结论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幼儿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对听力损失的恢复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症状 巨细胞病毒感染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兰娜 王玉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67-867,共1页
关键词 特发血小板减少紫癜 巨细胞病毒感染 儿童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曾炜炜 曾丽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5-655,共1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可导致造血功能紊乱,有些CMV感染患儿的临床唯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迄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可导致造血功能紊乱,有些CMV感染患儿的临床唯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迄今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通过检测ITP患儿血白细胞CMV-DNA、血浆CMV-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血小板减少紫癜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分析 CMV-DNA CMV-IgM ITP患儿 儿童 出血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莉 王丹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1-332,共2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属于B疱疹病毒亚科,是导致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最近几年来HCMV的感染有上升趋势.并且年龄越小,容易感染性越高,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关分析 地中海贫血 妊娠 疱疹病毒 宫内感染 HCMV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眼病
7
作者 郑日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眼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抗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崔雯 董永绥 方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0-681,共2页
选择大蒜素进行小鼠体内抗巨细胞病毒 (MCMV)性肝炎的初步研究。将 6~ 8周龄雌性 BAL B/C小鼠于腹腔接种病毒第 2 d即开始每日腹腔注射大蒜素注射液 ,持续 2周。取小鼠肝组织作 β- gal染色以检测 MCMV及 HE染色以观其病理改变情况并... 选择大蒜素进行小鼠体内抗巨细胞病毒 (MCMV)性肝炎的初步研究。将 6~ 8周龄雌性 BAL B/C小鼠于腹腔接种病毒第 2 d即开始每日腹腔注射大蒜素注射液 ,持续 2周。取小鼠肝组织作 β- gal染色以检测 MCMV及 HE染色以观其病理改变情况并将其血清送化验室测 s AL T。结果发现 :给予大蒜素治疗组的小鼠的肝脏病理改变程度较模型组轻 ,其 s AL T值亦较低 ,其肝组织切片内的 β- gal染色阳性率亦较低 ,说明大蒜素在小鼠体内具有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肝炎 大蒜素 治疗 巨细胞病毒感染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23-3624,共2页
目的:探讨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ITP患儿(病例组)及32例正常婴儿(对照组)血清CMV-DNA及CMV-IgM、IgG抗体,比较两组差异;对52例ITP病例组患儿进行末梢血T细胞亚... 目的:探讨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ITP患儿(病例组)及32例正常婴儿(对照组)血清CMV-DNA及CMV-IgM、IgG抗体,比较两组差异;对52例ITP病例组患儿进行末梢血T细胞亚群检测,比较CMV-IgM阳性者与阴性者T细胞亚群差异;对CMV-IgM阳性者分更昔洛韦(GCV)治疗组和非GCV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末梢血血小板数量。结果:两组患儿CMV-DNA阳性数、CMV-IgM、IgG抗体阳性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病例组CMV-IgM阳性者与阴性者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CMV-IgM阳性者加用GCV治疗,血小板计数有明显改善。结论:CMV是IT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建议对CMV相关性ITP加用GCV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特发 巨细胞病毒感染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嗜肝细胞性和肝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兴草 方峰 +3 位作者 李红 董永绥 甄宏 李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1-573,F0002,共4页
目的确定巨细胞病毒(CMV)体外能否直接攻击肝细胞,并建立肝细胞感染模型。方法①人肝细胞系感染:用人CMV(HCMV)AD169毒株感染正常人肝细胞系(L-02)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与L-02共培养细胞,HC-MV感染的HELF细胞为阳性对照;②原代鼠肝... 目的确定巨细胞病毒(CMV)体外能否直接攻击肝细胞,并建立肝细胞感染模型。方法①人肝细胞系感染:用人CMV(HCMV)AD169毒株感染正常人肝细胞系(L-02)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与L-02共培养细胞,HC-MV感染的HELF细胞为阳性对照;②原代鼠肝细胞(PML)感染:用重组鼠CMV(MCMV)感染PML细胞。光镜观察细胞病变(CPE),电镜观察病毒颗粒,间接免疫荧光(IFA)法检测HCMV抗原;原位杂交法检测MCMVIE基因。PML性质经观察其特征性超微结构和检测培养上清白蛋白水平予以鉴定。结果在PML细胞纯度>95%(培养第8天)时感染病毒,3d后>80%细胞出现典型CPE;电镜下胞核和胞质内见大量病毒颗粒;病毒IE基因检测呈阳性。HELF细胞可被HCMV感染;而L-02细胞无论是单独,还是与HELF共培养,其病毒标志物均呈阴性,细胞结构保持正常。结论原代鼠肝细胞体外可受到MCMV直接感染,为CMV肝炎的体外研究提供成功的肝细胞感染模型;而正常人肝细胞系不能感染HCMV,推测其表面HCMV受体发生改变或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细胞 细胞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尘格 巫贵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70-2070,共1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迄今尚未确定,早期诊断该病较困难,有研究提示麻疹肝炎和EB病毒可能是该病的引发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浆中抗巨细胞病毒(CMV)抗体与正常人群相比,检出率显著增高,我们就此现象进行观...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迄今尚未确定,早期诊断该病较困难,有研究提示麻疹肝炎和EB病毒可能是该病的引发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浆中抗巨细胞病毒(CMV)抗体与正常人群相比,检出率显著增高,我们就此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肝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关分析 巨细胞病毒 早期诊断 引发因素 EB病毒 麻疹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庆贺 孟艳 李玉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1439,共9页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肝病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该病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与其他病毒性肝炎混淆,导致失治误治。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便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合理选...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肝病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该病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与其他病毒性肝炎混淆,导致失治误治。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便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及疗程。本文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肝炎 病毒 流行病学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巨细胞病毒症状性感染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小伟 郭德兴 +2 位作者 陈玉雯 黄美娇 阮和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0-322,共3页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症状感染 更昔洛韦 儿童 治疗 巨细胞病毒(CMV) 巨细胞病毒感染 症状和体征 严重疾病 免疫抑制 疗效观察 文献报道 方法 临床效果 定量评价 临床观察 婴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瑞花 冯小伟 黄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方法36例感染CMV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应用更昔络韦,诱导期每次5mg/kg静滴,2次/d,持续14d,维持期每次7.5mg/kg,隔天1次,连用6周;对照组应用阿昔络韦... 目的观察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方法36例感染CMV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应用更昔络韦,诱导期每次5mg/kg静滴,2次/d,持续14d,维持期每次7.5mg/kg,隔天1次,连用6周;对照组应用阿昔络韦,每次5mg/kg静滴,每8h1次,连用14d后改为每次7.5mg/kg静滴,每12h1次,亦连用6周。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尿中CM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尿中的CMV-DNA含量两组患儿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更昔络韦治疗脑瘫患儿CMV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络韦 瘫痪 治疗 巨细胞病毒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以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进行相关研究的质疑和剖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赛男 刘兴楼 +1 位作者 Ming Zhang 董永绥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几乎任何年龄的个体均可患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为40%~100%。中国是HCMV感染的高发区,上海人群CMVIg... 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几乎任何年龄的个体均可患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感染率为40%~100%。中国是HCMV感染的高发区,上海人群CMVIgG阳性率1~3岁组为60.37%,〉20岁组为97.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发展中国家 HCMV感染 双链DNA病毒 疱疹病毒 上海人群 感染疾病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婴儿重症肝炎一例报告
16
作者 裴石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1-311,共1页
患儿,男性,5个月,因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4个月,发热6天,于2001-05-22入院.缘于入院前4月,发现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大便灰白,入院前6天出现发热,咳嗽,无脓痰,便稀,有奶瓣,尿黄呈浓茶色.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婴儿 重症肝炎 并发症 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戊肝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
17
作者 杜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8-298,共1页
临床资料 女性,45岁,食堂管理员。因发热、乏力、尿黄2周于2005年5月10日入院。于4月28日开始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7.5~38.2)℃之间,伴关节疼痛,5月7日发现周身黄染,检查“ALT 1111U/L,AST 1070U/L,TBil164.5μ... 临床资料 女性,45岁,食堂管理员。因发热、乏力、尿黄2周于2005年5月10日入院。于4月28日开始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7.5~38.2)℃之间,伴关节疼痛,5月7日发现周身黄染,检查“ALT 1111U/L,AST 1070U/L,TBil164.5μmol//L,DBil 121.3μmol/L。于5月10日转来我院,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未分型)急性黄疸型。入院时查体:T37.5℃,Bpl4.8/8.7kPa。急性病容,精神好。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咽部轻度充血,余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戊肝 成人 mol/L 黄疸型 病毒肝炎 临床资料 关节疼痛 DBIL 入院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B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姝 秦波 郭昭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KB/Akt)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HBV感染原发性肝细胞癌(HBV肝癌)、乙肝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PKB/Akt的表达。结果:HBV肝癌组和肝硬化组...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KB/Akt)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HBV感染原发性肝细胞癌(HBV肝癌)、乙肝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PKB/Akt的表达。结果:HBV肝癌组和肝硬化组PK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和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0.0%),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肝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PKB/Ak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PKB/Akt阳性表达率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等病理因素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B/Akt在HBV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KB/Akt在HBV肝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原发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霞 陈常云 +4 位作者 张加军 时君 朱新宇 王琰 武坚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 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的引物巢式PCR扩增,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者。隐匿性HBV感染者与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易感因素、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分析。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13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较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年龄大,多为中老年患者,并且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后者。本组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约有12.5%为隐匿性HBV感染。HBV隐匿性感染导致肝脏炎症,甚至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不明原因肝炎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1例报告
20
作者 孙立杨 梁磊 +3 位作者 王正 邢昊 吴孟超 杨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61-1562,共2页
1病例资料女性患儿,7岁,1个月前因体检发现AFP〉1210 ng/ml,遂进一步查肝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肝右前叶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肝硬化伴多发结节,脾大。2010年3月22日以"肝占位"收治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既往史:患儿出生3个月时曾诊... 1病例资料女性患儿,7岁,1个月前因体检发现AFP〉1210 ng/ml,遂进一步查肝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肝右前叶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肝硬化伴多发结节,脾大。2010年3月22日以"肝占位"收治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既往史:患儿出生3个月时曾诊断患有巨细胞病毒性肝炎,AFP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胚细胞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肝炎 病毒 肝硬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