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早产儿生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出院结局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作者 骆凝馨 洪鹭洋 +5 位作者 黄一璜 李淑涓 郭欣惠 陈绘宇 卞一丁 曹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10,共8页
背景早产儿生后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且不易识别,但可能对早产儿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明确。目的描述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出院结局,为今后开展深入研究并制定极早产... 背景早产儿生后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且不易识别,但可能对早产儿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明确。目的描述极早产儿pCMV感染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出院结局,为今后开展深入研究并制定极早产儿pCMV感染的筛查、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后21 d及以后是否发生CMV感染分为pCMV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1∶3匹配两组基线信息后,比较两组血液系统、肝功能等多系统临床指标动态变化趋势,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近期预后的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多系统临床特征变化情况、BPD和ROP发生率。结果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极早产儿837例,pCMV组82例,对照组755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pCMV组82例,对照组246例,两组基线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MV感染发生前10 d,pCMV组PLT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0 d,P=0.004),且持续低于对照组。pCMV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持续高于对照组(-3 d,P=0.018),γ-谷氨酰转肽酶呈现升高趋势(-3 d~3 d,P=0.013)。pCMV组中重度BPD发生率(RR=1.586,95%CI:1.065~2.362)和ROP≥Ⅲ期发生率(RR=3.658,95%CI:1.596~8.384)均高于对照组。pCMV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更长(81.6 d vs 69.6 d,P<0.001),但有创机械通气总天数、出院体重Z值、出院前听力检查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MV感染明确前已经出现PLT水平下降、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等改变。pCMV感染与极早产儿呼吸支持增加、严重ROP发生及住院时间延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视网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控
2
作者 葛利民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67-68,共2页
猪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猪巨细胞病毒(PCM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几乎所有的猪场都存在PCMV感染,阳性率较高,但是该病多为亚临床感染,并且常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加重病情,降低养... 猪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猪巨细胞病毒(PCM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几乎所有的猪场都存在PCMV感染,阳性率较高,但是该病多为亚临床感染,并且常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加重病情,降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天津市养猪生产中猪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流行情况,详细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病状以及诊断方法,并总结了防控措施,以期降低猪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 病状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像学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文艳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例艾滋病合并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像学资料。5例患者全部行CT扫描,4例行胸部数字化摄影,2例穿刺活检,1例尸检,2例经抗巨细胞病毒治疗...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例艾滋病合并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像学资料。5例患者全部行CT扫描,4例行胸部数字化摄影,2例穿刺活检,1例尸检,2例经抗巨细胞病毒治疗后明显好转,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影像学表现:肺门肿块3例(左侧1例,右侧2例),肺不张2例,肺间质性改变3例,斑片状阴影3例,淋巴结肿大2例。病理结果:HE染色见典型核内包涵体伴炎症反应。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具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或活检穿刺病理组织分析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病理学研究
4
作者 任立群 范志民 +1 位作者 李广生 赵志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 :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 ,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 ,观察结果。结果 :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 :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 ,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 ,观察结果。结果 :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结论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可并发双重病毒感染 ,除巨细胞病毒外 ,可并发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理学 柯萨奇病毒感染/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艳红 贾美云 +2 位作者 梁桂娟 关海山 闫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次,2次/d口服;均连用2周,观察效果。结果两组自身比较治疗前后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抗CMVIg M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胆汁酸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 双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丁昊炜 任汉云 +4 位作者 郭乃榄 黄晓军 许兰平 张耀臣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后巨细胞病毒 (Cy 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抗病毒药物疗效。 方法 :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所行HSCT的 2 0 2例患者...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后巨细胞病毒 (Cy 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抗病毒药物疗效。 方法 :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所行HSCT的 2 0 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移植前预处理采用化疗联合全身照射或马利兰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多数异基因HSCT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 versushost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CMV感染预防采用更昔洛韦 (ganciclovir,DHPG) 1 0mg·kg-1 ·d-1 ,分两次静点 ,移植前第 9天至移植前第 2天连续 8d。移植后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定期进行病毒DNA监测 ,CMV阳性或发生CMV病的患者应用DH PG或 /和膦甲酸钠或联合这两种制剂进行治疗。结果 :HSCT后CMV活动性感染率为 35 .6 % (72 /2 0 2 ) ;间质性肺炎最常见占感染人数的 4 4 .4 % (32 /72 ) ,单纯病毒血症占 33.3% (2 4 /72 ) ,CMV肠炎占 1 3.9% (1 0 /72 )。感染的高峰时间为移植后第 6 0~ 90天。DHPG或 /和膦甲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 6 0 %。经单因素分析证明异基因HSCT ,急、慢GVHD是HSCT后CM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移植前CMV血清学状态、预处理方案与CM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MV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翁亚光 王应雄 +2 位作者 刘学庆 何俊琳 陈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研究孕妇HCMV感染对胚胎染色体着丝粒点 (Cd)变异的影响 ,探讨HCMV感染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用我室改良的Cd -NOR同步银染技术对 15例HCMV感染和 2 5例非感染孕妇的胚胎或绒毛组织Cd消失、Cd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目的 :研究孕妇HCMV感染对胚胎染色体着丝粒点 (Cd)变异的影响 ,探讨HCMV感染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用我室改良的Cd -NOR同步银染技术对 15例HCMV感染和 2 5例非感染孕妇的胚胎或绒毛组织Cd消失、Cd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者Cd消失、Cd变异频率较后者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增高。结论 :染色体Cd的变化可能是HCMV感染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产前诊断 染色体着丝粒点 HC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其血浆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曹元应 甘霖 +5 位作者 赵俊 张俊玲 陈敬贤 房功思 江丹 王明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群体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率及血浆特异性HCMV中和抗体水平,初步探讨HCMV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1月至4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募集51名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血标本,... 目的了解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群体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率及血浆特异性HCMV中和抗体水平,初步探讨HCMV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1月至4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募集51名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血标本,同时募集性别和年龄类似的50名体检正常者的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快速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浆标本中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采用常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HCMV特异性IgG和IgM,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CMV UL93DNA。结果高血压患者组HCMV UL93DNA、HCMV 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72.55%、70.59%和3.9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6.00%、50.00%和2.00%,高血压患者组中HCMV DNA和HCMV IgG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CMV IgM的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组血浆HCMV中和抗体的平均几何滴度为38.56±20.42,正常对照组为60.12±25.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 6)。结论高血压患者HCMV的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但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明显降低。提示高血压患者的HCMV体液免疫状态低下,表明高血压与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巨细胞病毒感染 病毒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亚蕊 白翠莲 +2 位作者 刘秀萍 李润森 贾旭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1-182,共2页
检测18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CMV-s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MV-sIgM阳性率42.78%(80/187),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52例检出率为63.46%(33/52),较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率34.8... 检测18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CMV-s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MV-sIgM阳性率42.78%(80/187),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52例检出率为63.46%(33/52),较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率34.81%(46/135)明显增高,P<0.01。同时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CMV感染CD4细胞和CD4/CD8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呼吸道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智 陈惠仁 +7 位作者 刘晓东 边佳明 何学鹏 楼金星 陈鹏 杨凯 刘丹 张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974,共4页
本研究总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及治疗。对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40例allo-HSCT中48例患者发生移植后CMV感染,发生率为34.3%... 本研究总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及治疗。对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40例allo-HSCT中48例患者发生移植后CMV感染,发生率为34.3%,首次检出CMV-DNA阳性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5(33-68)d,CMV定量范围为1.25×103-5.5×106,其中2例为CMV相关性间质性肺炎,5例为CMV相关性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共65例,其中合并CMV感染32例,占49.2%。应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抗CMV治疗45(33-68)d后CMV-DNA转阴,有效率为100%。共有1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allo-HSCT后较易发生CMV感染,发生GVHD的患者CMV感染发生率也较高,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对allo-HSCT后CMV感染的治疗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汪生 刘丹波 +5 位作者 郑晓丽 丁丽 韩冬梅 王志东 闫洪敏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8-1444,共7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全相合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HSCT,hi-HSCT)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异基因全相合移植33例,hi-HSCT 50例,移植前供、受者血清CMV-DNA均阴性。... 目的:探讨异基因全相合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HSCT,hi-HSCT)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异基因全相合移植33例,hi-HSCT 50例,移植前供、受者血清CMV-DNA均阴性。两组均采用不包含全身照射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全相合移植物为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i-HSCT为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粒细胞植入后,采用PCR方法每周2次检测外周血细胞CMV-DNA,CMV-DNA>500基因拷贝/ml判断为CMV阳性。结果:83例HSCT患者中68例在移植后100 d内出现CMV血症,发生率81.9%。hi-HSCT后CMV发生率(90%)明显高于全相合移植患者(69.7%,P<0.05)。抗病毒治疗对所有病例有效,但63例出现CMV活化。其中,hi-HSCT后CMV活化发生率为95.6%,近似于全相合HSCT(87.0%,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与CMV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移植方式、粒细胞恢复时间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无关。比较分析发现,全相合HSCT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hi-HSCT(P<0.05)。hi-HSCT和全相合HSCT患者aGVHD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重度a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hiHSCT术后更易发生CMV感染,这可能与其重度aGVHD发生率高和造血重建迟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菀 刘瑜 +1 位作者 陈琼 吴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了解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婴儿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炎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1例CMV-IgM阳性、其他疾病组和30例CMV-IgM阳性、肝炎组作为观察对象,30例健康婴儿作为对照(对照组),ELISA法... 目的了解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婴儿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炎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1例CMV-IgM阳性、其他疾病组和30例CMV-IgM阳性、肝炎组作为观察对象,30例健康婴儿作为对照(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IL-4,并分析TNF-α和AL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CMV-IgM阳性患儿TNF-α、IFN-γ、IL-4均高于对照组,IFN-γ/IL-4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炎组与其他疾病组相比较,TNF-α、IL-4、IFN-γ/IL-4值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肝炎组TNF-α和ALT值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而IFN-γ在其他疾病组和肝炎组增高均不明显。结论CMV感染后导致患儿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为TNF-α水平增高,且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IFN-γ/IL-4值变化则提示由于Th2功能异常增高而导致Th1和Th2平衡失调。该研究结果对于阐明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改善CMV感染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艺颖 刘林 +4 位作者 陈建斌 唐晓琼 肖青 张红宾 王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3-521,共9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和难治性CMV感染(RCI)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CMV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和难治性CMV感染(RCI)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CMV将患者分为CMV组(67例)和non-CMV组(179例),再根据是否发生RCI将CMV患者进一步分为RCI组(18例)和non-RCI组(49例)。分析CMV感染和RCI的危险因素,并用ROC曲线验证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意义,同时分析组间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差异,以及影响OS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CMV感染的患者,首次CMV感染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8(7-183)d,感染持续的中位时间为21(7-158)d。患者年龄偏大、合并EB病毒(EBV)血症或者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均能显著增加CMV感染风险(P=0.032,<0.001和0.037),RCI的危险因素为EBV血症和诊断时的CMV-DNA峰值≥1×10^(4) copies/ml(P=0.039,0.006),而移植后14 d的白细胞≥4×10^(9)/L是CMV感染和RCI的保护因素(P=0.013,0.014)。CMV组的OS率显著低于non-CMV组(P=0.033),RCI组的OS率亦显著低于non-RCI组(P=0.043)。造血重建是OS的有利因素(P<0.001),而移植后60 d内CMV-DNA≥1.0×10^(4) copies/ml是OS的危险因素(P=0.005)。结论:移植后白细胞数量恢复较晚以及合并EBV血症是CMV感染和RCI的共同危险因素;CMV-DNA载量1×10^(4) copies/ml是重要临界值,高于该值可导致高RCI及低OS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状态及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超英 许力军 段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患者的人类巨细胞病毒 ( HCMV)感染状态 ,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60例 COPD患者及 60例对照组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 HCMV- Ig M、HCMV- Ig G,用聚合酶链反应 ( P...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患者的人类巨细胞病毒 ( HCMV)感染状态 ,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60例 COPD患者及 60例对照组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 HCMV- Ig M、HCMV- Ig G,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方法检测血清中 HCMV-DNA,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结果 :COPD患者重度组的 HCMV抗体阳性率、血清 HCMV- D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COPD患者中 HCMV-Ig M阳性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 HCMV- Ig M阴性者。结论 :绝大多数重症 COP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并伴有 HCMV的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娟娟 唐志远 +2 位作者 刘文珍 安云征 刘雪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611-3614,共4页
目的探讨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57例,并对每例患者选取2~4例年龄、性别相同、体质量(±0.5 kg)相近的麻疹... 目的探讨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57例,并对每例患者选取2~4例年龄、性别相同、体质量(±0.5 kg)相近的麻疹患者进行配对,共纳入麻疹患者1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居住地、年龄、体质量、发病时间、预防接种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年龄1个月~20岁,以3个月~〈1岁为主(50例,86.6%)。发病时间集中于2~4月(43例,75.4%),以4月为主(21例,36.8%)。患者均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3±2.3)℃,发热时间(7.6±1.6)d;发热后(2.4±0.9)d出现皮疹,出疹时间(4.7±1.4)d,以正常顺序出疹的患者43例(75.4%);具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卡他症状56例(98.2%),口腔内出现口腔黏膜斑(柯氏斑)52例(91.2%),畏光流泪、结膜红肿及双眼分泌物增多27例(47.4%),腹泻32例(56.1%),多为黄色稀水便,未见黏液及脓血便。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症以支气管炎(53例,93.0%)、心肌损害(46例,80.7%)、喉炎(42例,73.7%)、腹泻(32例,56.1%)和结膜炎(27例,47.4%)为主。麻疹与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中,居住地、发热时间、出疹时间、住院时间及腹泻、肝功能受损、贫血、鹅口疮、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好发生于婴幼儿,发热时间及出疹时间长,腹泻、肝功能受损、贫血、鹅口疮、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发生率高于麻疹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巨细胞病毒感染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凌云 李立安 +4 位作者 孟元光 关铮 范文生 黄柯 李亚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0-1380,共1页
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感染在人群中大多呈不显性感染,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则呈现显性感染,严重时出现病毒性肝炎、肾炎,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此病多见于儿童及肾移植术后患者,但由巨细胞病毒感染造成的"无名热"较为罕见。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子宫内膜肿瘤 妇科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及临床转归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陆佳 李欲航 +6 位作者 秦茂权 余志勇 胡亮钉 徐晨 宁红梅 贾蜀琼 卢淑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1-603,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 10 0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和 1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HSCT)术后患者、17例非移植患者以及 2 7例正常供者CMVpp6 5抗原血症检出率进行分析。 10 0例Allo HSCT术后患者随访观察 18(4~36 )个月。结果...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 10 0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和 1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HSCT)术后患者、17例非移植患者以及 2 7例正常供者CMVpp6 5抗原血症检出率进行分析。 10 0例Allo HSCT术后患者随访观察 18(4~36 )个月。结果 :Allo HSCT者 91%在不同病期出现CMVpp6 5阳性 (CMV I) ,其中 5 6 %出现CMV疾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率为 5 4 % ,时间为 2 5 (11~72 )天 ;慢性GVHD 5 2 9% ;CMV相关性死亡率为 2 1% ,在各种死因中占主要地位。CMV I在异体移植后好发 ,而在Auto HSCT术后患者、非移植患者以及正常人群极为少见。提示 ,CMV感染与急慢性GVHD呈显著相关性 ,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率 转归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移植物抗宿主病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儿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君芬 尚世强 +2 位作者 洪文澜 戴宇文 洪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白血病患儿、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输血的免疫抑制患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和正常小儿行晨尿中CMV的检测。结果:白血病患儿CM...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白血病患儿、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输血的免疫抑制患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和正常小儿行晨尿中CMV的检测。结果:白血病患儿CMV的感染率为52.7% ,明显高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输血的免疫抑制患儿(30% )、呼吸道感染患儿(8% )及正常小儿(5% )。结论:白血病患者CMV感染率增高可能与其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至于与白血病发生是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因学 巨细胞病毒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Kasai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昆 杨体泉 +6 位作者 董淳强 刘强 陈超 苏成 张诚 王从军 刘如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3-25,45,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们收治的87例胆道闭锁病例,根据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测定结果分为阴性组55例和阳性组32例,分析术中肝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们收治的87例胆道闭锁病例,根据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测定结果分为阴性组55例和阳性组32例,分析术中肝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术后黄疸清除率和生存时间,比较其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年龄、总胆红素、ALT、AST和G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中肝活检病理结果根据Ohkuma Y分级,阴性组肝纤维化程度低于阳性组(P=0.002);两组APRI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术后阳性组活动性肝纤维化占40.6%(13例),高于阴性组(11例,占20.0%),P=0.048;术后6个月阳性组黄疸清除率62.5%,阴性组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两组累计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比较,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0.034)。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加重肝纤维化程度,影响胆道闭锁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巨细胞病毒感染 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