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诊断丘脑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牟忠亮 康厚艺 +1 位作者 罗清雅 张伟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55-2255,2264,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头昏、右侧肢体无力1周"入我院。近1周出现右下肢无力,头昏、痛,呈胀痛,无眩晕、恶心、呕吐,3 d前出现行走跛行步态。体征:伸舌左偏,右侧下肢远端肌力Ⅳ+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左侧丘脑...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头昏、右侧肢体无力1周"入我院。近1周出现右下肢无力,头昏、痛,呈胀痛,无眩晕、恶心、呕吐,3 d前出现行走跛行步态。体征:伸舌左偏,右侧下肢远端肌力Ⅳ+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左侧丘脑囊实性肿块,以囊性成分为主,囊内见多发分隔,病变境界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MRI 丘脑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鉴别诊断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与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斌 薛彩强 +4 位作者 林晓强 景梦园 邓靓娜 韩涛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3,43,共5页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DC,ADCmin)值鉴别诊断颅内胶质母细胞瘤与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与19例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DC,ADCmin)值鉴别诊断颅内胶质母细胞瘤与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与19例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平扫、增强和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部分ADCmin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以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ADCmin值为(0.989±0.104)×10^(-3)mm^(2)/s,胶质细胞瘤ADCmin值为(0.837±0.11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1,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2(P=0.002),以0.880×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诊断两种肿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8.4%。结论ADCmin在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与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MR检查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华 李彦 +2 位作者 董国庆 杨光 毛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6-436,共1页
患者男,29岁,主因“头痛1个月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自述头痛呈阵发性,呕吐为喷射状。查体:左侧口角略下斜,左侧鼻唇沟稍变浅,左侧肌张力增高,无偏瘫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双侧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巨细胞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肉瘤和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学改变
4
作者 Oh J E Ohta T +2 位作者 Nonoguchi N 蔡珊珊 王行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3-1023,共1页
大多数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程通常较短且进展迅速(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然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由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展而来,IDH突变是它的遗传学标志。胶质肉瘤和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母细胞瘤... 大多数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程通常较短且进展迅速(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然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由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展而来,IDH突变是它的遗传学标志。胶质肉瘤和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罕见的组织学亚型,其进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 巨细胞 胶质 遗传学改变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 间变性星形细胞 弥漫性星形细胞 遗传学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转谷氨酰胺酶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5
作者 蓝瑞隆 伍兵 王锃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5,共9页
为探讨2型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 2,TG2)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生信分析TG2表达与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在GBM放射抵抗细胞株U251中的水平;瞬时转染得到TG2过表达细胞(U251-TG2)或... 为探讨2型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 2,TG2)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生信分析TG2表达与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在GBM放射抵抗细胞株U251中的水平;瞬时转染得到TG2过表达细胞(U251-TG2)或空载细胞(U251-EV);CCK8法绘制生长曲线;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ROS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γ-H2A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关键分子Beclin-1、LC3及mTOR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TG2高表达胶质瘤患者具有更差的无进展间隔期及总生存期,TG2在放射抵抗型U251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U251;U251-TG2细胞增殖能力高于U251-EV,且前者迁移能力高于后者;经X射线照射后,U251-TG2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U251-EV,前者ROS水平及γ-H2AX荧光焦点数均低于后者;自噬关键蛋白Beclin-1及自噬活性指标LC3-Ⅱ/Ⅰ比值在U251-TG2的水平均高于U251-EV,且前者mTOR磷酸化水平低于后者。实验结果证明,X射线照射后,TG2可能通过抑制mTOR磷酸化的方式促进自噬,进而降低GBM细胞U251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2转谷氨酰胺酶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邱莎莎 邓晓 杨庆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特点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核分...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特点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和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瘤细胞弥漫表达Vim、S-100、GFAP灶性阳性,Ki-67约为20%。结论:GCG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组织学上需与伴有间变特征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胶质肉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巨细胞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1例
7
作者 陈文换 司明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81-1382,共2页
患者男性,29岁。因“阵发性头痛1个月加重伴恶心1周”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并于1周前加重,伴恶心,无呕吐。行头颅MRI检查:右侧额叶巨大类圆形团块影,呈混杂T1混杂T2信号,其前方及内侧可见囊状硝短T1长1、... 患者男性,29岁。因“阵发性头痛1个月加重伴恶心1周”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并于1周前加重,伴恶心,无呕吐。行头颅MRI检查:右侧额叶巨大类圆形团块影,呈混杂T1混杂T2信号,其前方及内侧可见囊状硝短T1长1、2信号,病灶边界尚清,周围可见稍长T1稍长1、2信号水肿区,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右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移;静脉注入GD—DTPA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巨细胞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南云 张泰和 +3 位作者 钱源澄 严小娟 印洪林 陈海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为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学及预后,观察了1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占1721例CNS肿瘤的0.64%。方法:采用电镜观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S-100)、波形... 目的:为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学及预后,观察了1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占1721例CNS肿瘤的0.64%。方法:采用电镜观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S-100)、波形细丝蛋白(VIM)等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此类肿瘤的病理、电镜、免疫组化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病好发于年轻人的脑表浅部位,界限清楚。组织学特征是瘤细胞多形性,巨大奇异,在基质中有大量的网状纤维。巨细胞最大者达1000μm,并发现巨细胞常伴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和伸入运动。结论:观察证明,此肿瘤起源于星形细胞,同时发现淋巴细胞浸润及伸入运动,提示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以及有较好的预后,表明淋巴细胞浸润可能对预后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淋巴细胞浸润 颅内肿 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肉瘤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学改变 被引量:9
9
作者 Oh J E Ohta T +2 位作者 Nonoguchi N 陈达阳 刘雪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1,共1页
Oh J E, Ohta T, Nonoguchi N, et al. Genetic alterations in gliosarcoma and giant cell glioblastoma. Brain Pathol, 2015 Oct 7. doi: 10.111/bpa. 12328. [Epub ahead of print].大多数胶质母细胞瘤进展迅速、临床病史短(IDH... Oh J E, Ohta T, Nonoguchi N, et al. Genetic alterations in gliosarcoma and giant cell glioblastoma. Brain Pathol, 2015 Oct 7. doi: 10.111/bpa. 12328. [Epub ahead of print].大多数胶质母细胞瘤进展迅速、临床病史短(IDH野生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然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由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展而来。IDH突变是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学标志。胶质肉瘤和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罕见的组织学变异亚型,通常进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 胶质 巨细胞 遗传学改变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 间变性星形细胞 弥漫性星形细胞 B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燕 高慧 高金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GC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GCG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为37、71、63岁。3例...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GC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GCG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为37、71、63岁。3例肿瘤均分布于颞叶白质。眼观:3例均显示灰白、灰红色不规则脑髓样组织,质嫩。3例GCG镜下均显示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丰富的嗜伊红胞质,核分裂象和坏死多见,微血管增生。免疫表型:3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GFAP、p53、ATRX,不表达R132H-IDH1、H3K27M,1例表达EGFR,2例表达Olig2,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15%、20%和80%,有显著的网状纤维沉积。3例Sanger测序检测均无IDH突变,包括IDH1和IDH2。结论 GCG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胶质肿瘤,临床罕见,特有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9-5p靶向调控DNMT1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和转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传坤 王伟 +1 位作者 姜海涛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8-244,共7页
目的考察miR-139-5p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以及miR-139-5p对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qRT-PCR检测GBM肿瘤组织、配对癌旁组织、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系HEB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m... 目的考察miR-139-5p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以及miR-139-5p对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qRT-PCR检测GBM肿瘤组织、配对癌旁组织、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系HEB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miR-139-5p的表达。通过转染miR-139-5p模拟物来上调U251细胞中miR-139-5p的表达,通过转染靶向DNMT1的siRNA(DNMT1-siRNA)来下调DNMT1的表达。q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组织和细胞中DNMT1和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流式细胞术和Matrigel Transwell评估U251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或HEB细胞相比,GBM组织和U251细胞中的miR-139-5p表达被抑制(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转染miR-139-5p模拟物明显下调了DNMT1的表达并上调了NF2的表达(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转染DNMT1-siRNA明显促进了NF2的表达(P<0.05)。转染miR-139-5p模拟物或DNMT1-siRNA均可诱导U251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侵袭(P<0.05)。结论 miR-139-5p在GBM中发挥抗癌作用,miR-139-5p通过靶向负调控DNMT1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9-5p 胶质母细胞 DNA甲基转移酶1 2神经纤维病(NF2)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基因修饰对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致瘤性及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岳志健 洪波 +3 位作者 曹雪涛 雷虹 周晓平 王文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 :观察鼠干扰素 -γ( m IFN-γ)基因修饰的小鼠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致瘤性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以 m IFN-γ基因转染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采用 4 h5 1Cr释放法检测... 目的 :观察鼠干扰素 -γ( m IFN-γ)基因修饰的小鼠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致瘤性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以 m IFN-γ基因转染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采用 4 h5 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 NK、LAK、CTL的杀伤活性 ,对治疗后的肿瘤进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 :m IFN-γ基因修饰的 G4 2 2小鼠胶质母细胞瘤体内致瘤生长明显抑制 ( P<0 .0 1 ) ,其荷瘤小鼠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 ( P<0 .0 1 )。m IFN-γ组小鼠脾细胞的 LAK、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 ,肿瘤组织有灶性坏死 ,炎细胞浸润。 结论 :m IFN-γ基因对胶质细胞瘤有一定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宿主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腺病毒科 干扰素Ⅱ 细胞毒性 免疫功能 基因治疗 胶质母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FGFR3-TACC3融合基因介导丙酮酸激酶M2入核促进DNA损伤修复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修德 李涛 +3 位作者 范吉康 王希森 贾晓丹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5-757,共13页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FGFR3-TACC3(F3-T3)融合基因介导丙酮酸激酶M2(PKM2)入核激活DNA损伤修复致替莫唑胺(TMZ)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F3-T3融合基因和空载体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MG和U251MG,构建稳定表达F3-T3...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FGFR3-TACC3(F3-T3)融合基因介导丙酮酸激酶M2(PKM2)入核激活DNA损伤修复致替莫唑胺(TMZ)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F3-T3融合基因和空载体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MG和U251MG,构建稳定表达F3-T3融合基因的胶质母细胞瘤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荷瘤鼠肿瘤荧光信号强度;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芯片转录组数据分析F3-T3融合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分析肿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患者生存期与PKM2基因表达的关系;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PKM2基因表达;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经梯度浓度替莫唑胺处理后、转染siRNA后、替莫唑胺联合PKM2抑制剂Compound 3k处理后U87MG和U251MG细胞增殖活性;提取核质蛋白并观察经替莫唑胺处理后总蛋白提取物、胞质提取物和胞核提取物PKM2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稳定表达F3-T3融合基因的U87MG和U251MG细胞PKM2蛋白相对表达量、磷酸化组蛋白H2AX(p-H2AX)相对表达量、siRNA敲低PKM2基因p-H2AX相对表达量。结果(1)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经替莫唑胺640、320、160、80、40μmol/L处理后F3-T3转染组的U87MG细胞存活率均高于空载体转染组(P=0.000,0.000,0.000,0.004,0.010),经替莫唑胺640、320、160、80、40、20、5μmol/L处理后F3-T3转染组的U251MG细胞存活率亦均高于空载体转染组(P=0.000,0.000,0.000,0.000,0.002,0.001,0.002);然而,经替莫唑胺640、320、160、80、40、20、10、5和2.50μmol/L处理后si-PKM2-1009转染组的U87MG细胞存活率均低于F3-T3转染组(P=0.000,0.000,0.000,0.012,0.006,0.030,0.000,0.007,0.025),经替莫唑胺640、320、160、80、40、20、5μmol/L处理后si-PKM2-1377转染组U251MG细胞存活率亦低于F3-T3转染组(P=0.000,0.000,0.002,0.000,0.002,0.048,0.042);经替莫唑胺640、320、160、80、40、20μmol/L处理后TMZ+Compound 3k组U87MG细胞存活率低于TMZ组(P=0.000,0.000,0.000,0.000,0.001,0.002),经高浓度(640、320、160、80、40μmol/L)替莫唑胺处理后TMZ+Compound 3k组U251MG细胞存活率亦低于TMZ组(P=0.000,0.000,0.000,0.000,0.003),而经低浓度(10、5、2.50μmol/L)替莫唑胺处理后TMZ+Compound 3k组U251MG细胞存活率高于TMZ组(P=0.000,0.000,0.006)。(2)胶质母细胞瘤动物模型显示,荷瘤鼠存在替莫唑胺耐药。(3)生物信息学分析,F3-T3融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显著富集于DNA修复通路(P=0.000)。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患者PKM2基因高表达组生存率和总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P<0.05)。(4)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经替莫唑胺处理48 h再更换培养基后24、36和48 h,F3-T3转染组U87MG(P=0.000,0.000,0.004)和U251MG(P=0.000,0.007,0.005)细胞p-H2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载体转染组;经替莫唑胺处理后F3-T3转染组U87MG和U251MG细胞均可见明显的PKM2入核,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均未见这一现象;si-PKM2-1009和si-PKM2-1377分别敲低U87MG(P=0.000,0.001,0.006)和U251MG(P=0.000,0.000,0.000)细胞PKM2基因表达的效果最显著。结论F3-T3融合基因可促进PKM2入核,激活DNA损伤修复相关通路,进而介导胶质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耐药,不同细胞株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浓度不一致,PKM2抑制剂可逆转这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3 基因融合 丙酮酸激酶 DNA修复 替莫唑胺 抗药性 细胞增殖 免疫印迹法 细胞 培养的 疾病模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肿瘤ADC与细胞密度导航导引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洪汛宁 王德杭 +2 位作者 陈宏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ADC及细胞密度,评价肿瘤组织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及ADC值在评价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例脑肿瘤病例术前行DWI及导航序列扫描,在导航手术中切除肿瘤时,同时在导航仪图像上标记相应肿瘤组织的部位,标本...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ADC及细胞密度,评价肿瘤组织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及ADC值在评价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例脑肿瘤病例术前行DWI及导航序列扫描,在导航手术中切除肿瘤时,同时在导航仪图像上标记相应肿瘤组织的部位,标本送病理检查。采用NIHImage软件分析肿瘤组织细胞密度。在导航标记图的指导下测量相应部位的ADC值及T2信号强度,比较ADC值,T2信号强度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价肿瘤良、恶性中的作用。结果:10例脑肿瘤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5例。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明显负相关,r=0.74,P<0.001,T2信号强度与细胞密度仅有轻度相关,r=0.33,P<0.05。WHO1~2级肿瘤的ADC值1.30±0.16×10-3mm2/s,T2信号强度1374±336;3~4级肿瘤ADC值0.90±0.16×10-3mm2/s,T2信号强度1110±171,良、恶性肿瘤各种参数之间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DC是评价星形细胞肿瘤细胞密度的一个有效手段。ADC值低的部位可能是肿瘤细胞密度高的部位,也就可能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部位,对于立体定向选择活检部位非常有效。良、恶性星形细胞肿瘤ADC值有明显差异,结合常规MRI,ADC值可用于推测脑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细胞密度 导航 对照研究 细胞星形细胞 ADC值 信号强度 导引 组织 胶质母细胞 Image 显著性差异 常规MRI 脑肿 序列扫描 病例 病理检查 软件分析 0.05 恶性肿 恶性程度 活检部位 立体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