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血清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莫文健 毛平 +4 位作者 何秋山 应逸 朱志刚 许艳丽 杜庆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 ,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 ,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但适用于临床应用...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 ,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 ,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但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扩增条件至今仍未确立。本课题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使用TPO ,IL 3,SCF ,IL 6等细胞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 ,在培养的 0 ,6 ,10 ,14天进行MNC、CD4 1+细胞及CFU MK数的检测 ,以寻找最佳的细胞因子组合及最佳的收获时机。结果表明 :无血清条件下TPO与IL 3,SCF ,IL 6等细胞因子联用可实现脐血巨核系祖细胞有效的体外扩增 ,各因子组中以TPO +IL 3+SCF +IL 6组扩增效果为最佳 ,其CFU MK数于第 10天最多 ,扩增达 6 .8倍 ,CD4 1+细胞扩增达 8.8倍。结论 :在人脐血MNC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TPO +IL 3+SCF +IL 6组为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较佳的因子组合。由于TPO +IL 3+SCF +IL 6组的CFU MK数于第 10天最多 ,CD4 1+细胞数亦为同期最高 ,故培养后收获时间宜控制在其体外培养的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巨核系祖细胞 无血清培养 血小板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血小板减少与巨核系祖细胞内在缺陷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文玉 周莉莉 +1 位作者 王易 马宝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本文应用改良的血浆凝块培养技术和ABC染色法研究SLE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所形成的CFU—MK为21.2±4.7;血小板正常的SLE病人的CFU—MK为19.8±3.2;而血小板减少的SLE病人CFU—MK为8.5±3.1... 本文应用改良的血浆凝块培养技术和ABC染色法研究SLE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所形成的CFU—MK为21.2±4.7;血小板正常的SLE病人的CFU—MK为19.8±3.2;而血小板减少的SLE病人CFU—MK为8.5±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了SLE病人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巨核系祖细胞(progenitor)或在CFU—MK水平上存在内在缺陷(intrinsic de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系祖细胞 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对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潘思年 何政贤 +1 位作者 王清文 肖作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 养技术,用HCMV AD169株分别感染去除T细胞和未去除T细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观察CFU-MK集落数;用原位聚合酶链 反应(IS-PCR)检测集落...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 养技术,用HCMV AD169株分别感染去除T细胞和未去除T细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观察CFU-MK集落数;用原位聚合酶链 反应(IS-PCR)检测集落细胞中的HCMV DNA。[结果]2个感染组的CFU-MK集落数均减少,与灭活病毒组比较,分别为 29.5%和48.6%(P<0.05),未去除T细胞组CFU-MK集落数减少比去除T细胞组明显(P<0.05),经IS-PCR检测发现各 病毒感染组CFU-MK细胞中有HCMV DNA存在。[结论]HCMV在体外能抑制CFU-MK的分化和增殖,HCMV感染引起的血小 板减少可能与该病毒对巨核系祖细胞的直接抑制以及免疫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U-MK HCMV 集落 巨核系祖细胞 细胞病毒 体外 T细胞 DNA PCR) 人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CD133^+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研究
4
作者 王丽 陈代雄 +5 位作者 方宁 刘祖林 章涛 万卫红 祁莹 刘金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45-649,共5页
本研究探讨脐血CD133+(UCB-CD133+)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能力和最佳收获时间。采用免疫磁珠激活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UCB-CD133+细胞,将纯化的UCB-CD133+细胞接种于含TPO、IL-3和SCF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 本研究探讨脐血CD133+(UCB-CD133+)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能力和最佳收获时间。采用免疫磁珠激活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UCB-CD133+细胞,将纯化的UCB-CD133+细胞接种于含TPO、IL-3和SCF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在培养第7、10和14天进行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过程中CD133、CD34、CD41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半固体法对不同扩增阶段的细胞进行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培养。结果表明:培养至第7天时,UCB-CD133+细胞扩增效果最佳,扩增了8.2±2.2倍;培养至第14天,细胞总数扩增了116倍;培养至10天时,平均1个CD133+细胞所产生的CD133+CD41+和CD34+CD41+细胞数最多,分别为2.5±0.9和2.6±0.5个,所产生的CD41+细胞为20.3±5.9个;扩增前后的UCB-CD133+细胞均能形成CFU-MK,扩增第10天的UCB-CD133+细胞所形成的CFU-MK总数最多,CFU-MK扩增倍数为59.5±11.8倍。巨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扩增后的巨核系细胞多呈幼稚状态,未见血小板形成。结论:UCB-CD133+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能力,培养第10天扩增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体外扩增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巨核系祖细胞体外生长及成熟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薛梅 邓承祺 +1 位作者 孟文彤 吴世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患者骨髓巨核系祖细胞体外生长及成熟状态 ,采用血浆凝块法进行培养 ,经SZ 2 1单抗和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 33例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CFU Meg与BFU Meg)集落数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巨核祖细胞直径和... 为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患者骨髓巨核系祖细胞体外生长及成熟状态 ,采用血浆凝块法进行培养 ,经SZ 2 1单抗和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 33例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CFU Meg与BFU Meg)集落数 ,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巨核祖细胞直径和面积。结果发现 ,CITP患者CFU Meg为 39.2 7± 2 1.4 4 ,BFU Meg为 5 .62± 3.93,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但GPⅢa+细胞面积为 (134.90± 6.0 8) μm2 ,直径为 (12 .89± 3.66) μm ,均低于对照组。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正常组的患者CFU Meg为 19.4 3± 7.2 8和BFU Meg为 4 .67± 1.5 3,均低于对照组。巨核系祖细胞总集落数与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呈正相关 ,r =0 .65 0 3,而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病程长短无相关。结果提示CITP患者巨核祖细胞存在成熟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系祖细胞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巨核系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艳红 王绮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E CM)对巨核系细胞体外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纯化骨髓内皮细胞和骨髓成纤维细胞 ,分别收集其无血清条件培养液 ,比较两种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对体外扩增成熟巨核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的作用。结果 :... 目的 :探讨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E CM)对巨核系细胞体外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纯化骨髓内皮细胞和骨髓成纤维细胞 ,分别收集其无血清条件培养液 ,比较两种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对体外扩增成熟巨核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的作用。结果 :E CM和骨髓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 (F CM )对成熟巨核细胞及巨核系祖细胞有体外扩增作用 ;E CM对巨核系祖细胞的扩增作用明显优于F CM (P <0 .0 5 ) ;对成熟巨核细胞的扩增作用弱于F CM(P <0 .0 1 )。结论 :E CM对巨核系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培养液 巨核系祖细胞 体外扩增 体外增殖 骨髓内皮细胞 细胞 成纤维细胞 分离纯化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PO对巨核系的定向分化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宁丰 王良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对外周造血干细胞中巨核系祖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能力。方法 :经化疗及G CSF动员后分离的外周造血干细胞 ,进行液体和集落培养 ,研究rhTPO单独及与IL 3、IL 6、SCF的协同作用。结果 :液体培养后 ,...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对外周造血干细胞中巨核系祖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能力。方法 :经化疗及G CSF动员后分离的外周造血干细胞 ,进行液体和集落培养 ,研究rhTPO单独及与IL 3、IL 6、SCF的协同作用。结果 :液体培养后 ,TPO组单个核细胞数 (MNC)扩增了 ( 1.73± 0 .49)倍 ,IL 3 +IL 6 +SCF组MNC比种植时增加 ( 4.2 0± 1.14)倍 ,IL 3 +IL 6+SCF +TPO组MNC增加了 ( 4.5 3± 1.2 7)倍。单独应用TPO及TPO与IL 3、IL 6、SCF合用产生高比例的CD41a +细胞 ,TPO组培养前CD41a+细胞为 11.70 %± 5 .2 3% ,培养后CD41a +细胞为 19.17%± 6 .2 6 % ( P <0 .0 5 )。CD41a+细胞数在TPO组扩增了 ( 3.5 2± 1.18)倍 ,IL 3+IL 6 +SCF组扩增了 ( 5 .32± 1.79)倍 ,IL 3 +IL 6 +SCF +TPO组扩增了 ( 6 .94± 2 .19)倍。结论 :TPO可以定向诱导巨核系细胞的分化 ,IL 3、IL 6、SCF可以协同TPO的作用 ,这在造血调控研究 ,体外定向扩增外周血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TPO 外周造血干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对巨核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反义寡核苷酸的抗病毒活性
8
作者 姚军霞 刘莉 +1 位作者 刘仲萍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巨核系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HCMV反义寡核苷酸(ASON)的抗病毒感染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巨核系细胞,观察HCMV AD169株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MV感染巨核系细胞...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巨核系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HCMV反义寡核苷酸(ASON)的抗病毒感染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巨核系细胞,观察HCMV AD169株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MV感染巨核系细胞上HCMV pp65抗原的表达。用HCMV感染经ASON预处理的巨核细胞,计数存活巨核细胞数,用FACS检测巨核细胞上HCMV pp65蛋白表达,并用MTT法测定ASON的细胞毒性。结果HCMV 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悬浮培养第12天,与对照组相比,HCMV感染组的巨核细胞数减少了67.86%(P<0.05)。HCMV感染的巨核系细胞有HCMV pp65抗原的表达,其表达率为(24.5±3.1)%。0.08μmol/L的UL36反义寡核苷酸(UL36Anti)能对抗HCMV的作用,使巨核细胞数保持在未被感染时的水平,与HCMV感染组巨核细胞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UL36Anti组巨核细胞上几乎无HCMV pp65蛋白的表达。MTT结果表明UL36Anti显著影响细胞生长的浓度为90μmol/L。结论HCM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与其抑制巨核系祖细胞增殖有关。特异的ASON有一定的抗HCMV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手段用于HCM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毒 巨核系祖细胞 反义寡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