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XSB狼疮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异常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营 毕黎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 :研究 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 -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 BXSB小鼠按 4、 8、 12、 16及 2 0周龄分组 ,每组 6只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 ,计数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 目的 :研究 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 -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 BXSB小鼠按 4、 8、 12、 16及 2 0周龄分组 ,每组 6只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 ,计数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 GM)及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并检测尿蛋白。相同周龄的 C5 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2周龄雄性 BXSB小鼠尿蛋白 (+) ,2 0周龄时尿蛋白 ( ) ,4、 8周龄 BXSB小鼠及各周龄 C5 7BL小鼠尿蛋白 (- )。 8周龄雄性 BXSB小鼠骨髓 CFU - GM为 (96 .0 0± 18.11) / 2×10 5BMMC,PBMC计数为 (111.33± 10 .97)× 10 6· L- 1 ,均明显高于 4周龄 BXSB小鼠及正常 C5 7BL 小鼠(P<0 .0 5 ) ,随着周龄增加 ,CFU- GM和 PBMC进一步增多。结论 :BXSB小鼠粒 -巨噬细胞系造血异常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小鼠 近交系 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巨核祖细胞的作用
2
作者 梅巍 贾志凌 杨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应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Tpo)对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CFU-MK和CFU-GM培养。研究结果表明:①Tpo 1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②AA患者CFU-GM和CFU-MK增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③AA患者CFU-MK增殖较CFU-GM更低(CFU-M... 应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Tpo)对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CFU-MK和CFU-GM培养。研究结果表明:①Tpo 1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②AA患者CFU-GM和CFU-MK增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③AA患者CFU-MK增殖较CFU-GM更低(CFU-MKx 3.2,CFU-GMx 17.5);④Tpo对骨髓小剂量照射后CFU-MK的增殖有促进恢复,对血小板的减少起到积极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祖细胞 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粒-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对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潘思年 何政贤 +1 位作者 王清文 肖作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 养技术,用HCMV AD169株分别感染去除T细胞和未去除T细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观察CFU-MK集落数;用原位聚合酶链 反应(IS-PCR)检测集落...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 养技术,用HCMV AD169株分别感染去除T细胞和未去除T细胞的脐血单个核细胞。观察CFU-MK集落数;用原位聚合酶链 反应(IS-PCR)检测集落细胞中的HCMV DNA。[结果]2个感染组的CFU-MK集落数均减少,与灭活病毒组比较,分别为 29.5%和48.6%(P<0.05),未去除T细胞组CFU-MK集落数减少比去除T细胞组明显(P<0.05),经IS-PCR检测发现各 病毒感染组CFU-MK细胞中有HCMV DNA存在。[结论]HCMV在体外能抑制CFU-MK的分化和增殖,HCMV感染引起的血小 板减少可能与该病毒对巨核系祖细胞的直接抑制以及免疫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U-MK HCMV 集落 祖细胞 细胞病毒 体外 T细胞 DNA PCR) 人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刺激因子对巨核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4
作者 黄艳红 王绮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造血刺激因子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按(2,4,6,8,1 0)×1 05个/mL浓度加入半固体培养体系,体外培养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 eg),观察BMNC数与CFU-M eg生成数之间的关系;将B... 目的:探讨造血刺激因子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按(2,4,6,8,1 0)×1 05个/mL浓度加入半固体培养体系,体外培养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 eg),观察BMNC数与CFU-M eg生成数之间的关系;将BMNC分别加入含rmSCF+rmTPO+rm IL-3(3HSFs),rmSCF+rm IL-3+rmTPO+rm IL-6(4HSFs)或骨髓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F-CM)的液体培养体系中持续培养,从培养的第1 d开始每两天观察巨核系成熟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按(2,4,6,8,1 0)×1 05个/mL浓度种入CFU-M eg培养体系时,CFU-M eg生成数随细胞种入数增加而增多;种入细胞浓度对CFU-M eg产率有影响,种入细胞浓度为1×1 06个/mL时,与种入细胞浓度为2×1 05个/mL,每2×1 05个骨髓单个核细胞生成的CFU-M eg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3HSFs,4HSFs和F-CM均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有促进作用。3HSFs和4HSFs的扩增作用明显优于F-CM,4HSFs的扩增效果优于3HSFs;3HSFs和4HSFs扩增体系扩增7 d效果最好,F-CM扩增体系扩增5 d效果最好。结论:3HSFs,4HSFs和F-CM均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有促进作用;4HSFs扩增成熟巨核细胞效果优于3HSFs和F-CM;不同扩增体系扩增巨核细胞的最佳效果所需的时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形成单位 细胞 造血 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tuximab减少SLE患者B淋巴细胞对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李娟 陆春 罗绍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21-623,627,共4页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Rituximab对SLE患者B淋巴细胞、对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 CFU)抑制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用终浓度为 0 1、0 5、1、3、6、9μg ml的Rituximab与SLE患者B淋巴细胞共同加入SLE患...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Rituximab对SLE患者B淋巴细胞、对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 CFU)抑制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用终浓度为 0 1、0 5、1、3、6、9μg ml的Rituximab与SLE患者B淋巴细胞共同加入SLE患者及正常人骨髓GM CFU的培养体系中 ,观察它们对SLE患者及正常人骨髓GM CFU形成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Rituximab处理前后SLE患者B淋巴细胞上的CD2 0表达水平 ,逆转录PCR法检测与终浓度为 9μg mlRitux imab共同孵育前后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IL 10mRNA与β actin的比值。 结果 :加入终浓度为 0 1、0 5、1、3、6、9μg ml的Ritux imab和SLE患者B淋巴细胞后 ,正常人骨髓GM CFU产率分别为 180± 37、2 0 0± 5 4、2 2 6± 4 5、2 4 8± 71、2 5 1± 5 6、2 5 8± 6 6个 10 5细胞 ,与不加Rituximab和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正常人骨髓GM CFU产率 (2 5 6± 80个 10 5细胞 )比较 ,前二组P <0 0 5 ,后四组P >0 0 5 ,与仅加入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正常人骨髓GM CFU产率 (199± 92个 10 5细胞 )对比 ,前二组P >0 0 5 ,后四组P <0 0 5。加入以上 6种相同浓度的Rituximab和SLE患者B淋巴细胞后 ,SLE患者骨髓GM CFU产率分别为 119± 71、116±78、177± 6 8、2 0 2± 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 美罗华 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D20 RITUXI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邵宗鸿 郑以州 +4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李莉 孙娟 储榆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IST前所有SAA患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ST后1年,29例有效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其临床疗效相关;12例mBFU-E及10例CFU-GM水平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mBFU-E及CFU-GM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这表明S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造血功能衰竭与异常免疫关系密切,若去除这种异常,造血功能可获得部分甚至完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祖细胞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粒-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晓彬 蒲晓群 +3 位作者 谢秀梅 方叶青 何晋 李秀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s cells,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PCI手术前、...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s cells,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PCI手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4 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KDR;相差显微镜下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EPCs数目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4 d开始下降;PCI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明显增强,术后4 d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PCI术前术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无变化。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可刺激EPCs数量的增加,在术后4 d逐渐回到术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冠心病 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 细胞数量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朝新 王前 +1 位作者 郑磊 包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4-737,共4页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相差显微镜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3d后EPCs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增加,7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给药前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无变化。结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后,可引起EPCs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纤溶酶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血移植特性的研究——Ⅰ.人胎盘血粒单系祖细胞体外长期培养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绍良 李文益 +2 位作者 杜宏微 侯玲玉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本文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长期培养观察脐血(又称胎盘血)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生长情况。结果:脐血(n=20)7、14、21、28天CFU—GM产率分别为28.78±37.82、143.30±168.64、286.40±497.00、107.93±131.98/2×... 本文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长期培养观察脐血(又称胎盘血)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生长情况。结果:脐血(n=20)7、14、21、28天CFU—GM产率分别为28.78±37.82、143.30±168.64、286.40±497.00、107.93±131.98/2×10~5,35天(n=13)为93.27±111.20,42天(n=6)为68.67±103.30/2×10~5;14、21、28天脐血与7天骨髓的产率(180.91±134.07)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骨髓CFU-GM产率:14天(n=11)、21天(n=9)、28天(n=6)分别为115.14±87.85、59.81±68.05、25.00±20.45/2×10~5,14天集落产率开始下降,21天后明显减少;14天后集落脐血明显大于骨髓,细胞>1000个细胞,有些特大集落,>5000个细胞;脐血集落细胞于35天开始部分溶解(骨髓为14天,21天时多已完全溶解)。可见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维持时间明显长于骨髓造血细胞(4~6^+周/3周~±),表明脐血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富含扩增潜能更强、可维持长期造血重建的早期造血干细胞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血/脐血 长期培养 粒单系祖细胞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STI571提高β1整合素介导的Ph(+)慢性髓性白血病髓系祖细胞增殖抑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任奎 陈珊珊 +2 位作者 刘艳荣 李金兰 付家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为探讨ABL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TI5 71(CGP5 7148B)对Ph(+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机制 ,观察了STI5 71预处理 (0 .1μmol/L× 30 - 60min)前后 β1整合素活化剂及纤连蛋白 (FN)单独或联合作用以及STI5 71预处理本身对正常及... 为探讨ABL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TI5 71(CGP5 7148B)对Ph(+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机制 ,观察了STI5 71预处理 (0 .1μmol/L× 30 - 60min)前后 β1整合素活化剂及纤连蛋白 (FN)单独或联合作用以及STI5 71预处理本身对正常及CML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GM )的影响 ,并结合阻断实验观察了VLA 4及VLA 5整合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①STI5 71预处理、β1整合素活化剂单独或联合作用或FN单独作用对CML及正常CFU GM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STI5 71预处理对活化剂或FN的作用也无直接影响 ;② β1整合素活化剂 +FN对CMLCFU GM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对正常CFU GM的作用 ;③经STI5 71预处理后 ,活化剂 +FN对CMLCFU GM抑制作用明显提高达正常水平 ;④阻断VLA4 +VLA5整合素或总 β1整合素可阻断STI5 71的上述作用。研究结果提示STI5 71提高Ph(+ )CML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 整合素 CFU-GM 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全身照射后血中造血祖细胞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宫立众 孙士红 +3 位作者 程天民 粟永萍 罗成基 郭朝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辐射损伤 细胞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早期红系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促进5-氟尿嘧啶作用后小鼠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碧瑶 肖含先之 +4 位作者 牛依琳 孙念慈 汪子铃 王亚平 王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9-1956,共8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拮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ASP组、5-FU组、ASP+5-FU组。记...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拮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ASP组、5-FU组、ASP+5-FU组。记录建模时期小鼠体质量,血细胞计数仪分析外周血常规;观察脾脏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计算脾指数;台盼蓝染色法计数小鼠股骨骨髓单个核细胞及脾细胞数;分离培养及计数脾脏单个核细胞爆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脾巨噬细胞数量;qRT-PCR检测脾脏黏附分子基因Emp,铁转运基因Hmox-1、Trf、Fpn、TrfR以及核内吞基因Tim4、MerTK表达水平。结果ASP部分逆转5-FU致伤小鼠体质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下降;ASP增大脾脏体积、提升脾指数、红髓面积、脾细胞数量,促进脾脏BFU-E形成;ASP拮抗5-FU,维持F4/80+脾巨噬细胞数量,促进Emp、Hmox-1、Trf、Fpn、TrfR、Tim4及MerTK基因表达。结论ASP通过保护脾脏幼红细胞岛中央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促进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5-氟尿嘧啶 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爆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幼红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破骨细胞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文芳 张秀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7-379,343,共4页
关键词 破骨细胞 MAPK信号转导 OC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 OB 祖细胞 骨吸收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民吉 王嘉玺 +6 位作者 赵春文 苗继红 段聚宝 张明伟 毛宁 唐佩弦 马贤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祖细胞亦有刺激作用,对晚期的作用强;但是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无刺激作用,提示人IL-3的造血刺激作用可能具有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3 粒-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造血基质细胞造血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鹤长 雷军 +1 位作者 蒋德昭 王绮如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造血基质细胞 粒-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细胞克隆的变化
16
作者 张辉 梁锦华 +1 位作者 廖适生 陈运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6-58,共3页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多,提示CR后,骨髓中仍残留有白血病细胞。初步认为PHA-MNCCM作为L-CFU的生长因子,有助于CR后ANLL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集落形成单位 粒-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复温后细胞输入剂量对植入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洁莹 廖灿 +7 位作者 陈劲松 许遵鹏 李焱 孙新 吴韶清 汤雪薇 陆琰 谢闺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54-758,共5页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供者脐带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中复温后供者细胞输入剂量对植入和造血重建的预测作用。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10年4月间接受单份UCBT的97例儿童恶性及非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冷...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供者脐带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中复温后供者细胞输入剂量对植入和造血重建的预测作用。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10年4月间接受单份UCBT的97例儿童恶性及非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冷冻前和复温后检测的总有核细胞(total nucleated cells,TNC)、CD34+细胞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CFU-GM)的输入剂量对受者的植入及造血重建速度的影响,供者脐带血均来自广州脐血库。结果表明,冷冻前TNC(/kg)(mean±SD:7.65×107±4.26×107;median:6.34×107)、CD34+细胞(/kg)(mean±SD:4.64×105±4.47×105;median:3.03×105)及CFU-GM(/kg)(mean±SD:0.79×105±1.09×105;median:0.57×105)与其对应的复温后TNC(/kg)(mean±SD:6.98×107±4.12×107;median:6.00×107)、CD34+(/kg)(mean±SD:6.86×105±8.56×105;median:4.17×105)、CFU-GM(/kg)(mean±SD:0.52×105±0.52×105;Median:0.39×105)均显著相关(r=0.952,p<0.001;r=0.794,p<0.001;r=0.478,p<0.001)。植入组(n=70)的冷冻前和复温后CFU-GM输入剂量均高于未植入组(n=22)(p=0.023;p=0.011),而二者的冷冻前和复温后的TNC、CD34+细胞输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冻前TNC、CD34+细胞、CFU-GM输入剂量与受者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呈负相关(r=-0.285,p=0.018;r=-0.396,p=0.002;r=-0.373,p=0.002),复温后TNC与CD34+细胞数亦与之呈负相关(r=-0.260,p=0.031;r=-0.483,p<0.001),而只有冷冻前CD34+细胞数与血小板植入时间负相关(r=-0.352,p=0.013)。结论 :CFU-GM输入剂量对预测植入有一定帮助,而冷冻前和复温后的各项指标相比,前者与植入及造血重建速度的相关性更为密切,提示脐带血在提供搜寻或发放用于移植之前,完善相应的造血功能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移植 造血重建 细胞输入剂量 CD34+细胞 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FU-GM Do值推断人体辐射敏感性
18
作者 葛忠良 刘秀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本文研究了动物与人体CFU-GM辐射敏感性与整体辐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给小鼠全身1次照射不同剂量后取骨髓培养CFU-GM,与体外直接照射骨髓细胞的结果相比较,它们的D_O值分别为1.33Gy和1.23Gy,二者十分相近。通过对小鼠与人体各个个... 本文研究了动物与人体CFU-GM辐射敏感性与整体辐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给小鼠全身1次照射不同剂量后取骨髓培养CFU-GM,与体外直接照射骨髓细胞的结果相比较,它们的D_O值分别为1.33Gy和1.23Gy,二者十分相近。通过对小鼠与人体各个个体CFU-GM辐射敏感性的测定,它们的D_O值差异很大,最大值与最低值相差2倍多。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经全身^(60)Coγ—射线照射治疗的经过中,以及在骨髓移植的病例中,都观察到CFU-GM D_0值的大小能反映出全身照射后的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系集落形成单位辐射敏感性 人体辐射敏感性 D0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