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盆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CT及MRI表现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敏 周良平 +4 位作者 刘庆喜 陈海玲 陆志前 孙启飞 储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盆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n=4)、盆部(n=1)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MRI表现。结果5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单发肿块3例,单个较大肿块周围伴小子灶2例。CT平扫与肌... 目的探讨腹盆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n=4)、盆部(n=1)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MRI表现。结果5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单发肿块3例,单个较大肿块周围伴小子灶2例。CT平扫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MR平扫与肌肉相比T1WI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病变在动脉期和延迟扫描均持续高度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大动脉。3例肿块(直径≥4cm)增强扫描内部见结节状或裂隙状CT低密度区和MR低信号区。结论CT及MR能清晰显示腹盆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的特征,熟悉这些特征对于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淋巴结增生 腹部 盆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CT及MRI表现 被引量:25
2
作者 彭卫军 周康荣 +1 位作者 张蓓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描述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和MRI增强表现特点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自 1984年 1月~2 0 0 0年 5月间 ,4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例接受CT和MRI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 ,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41岁。结果... 目的 :描述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和MRI增强表现特点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自 1984年 1月~2 0 0 0年 5月间 ,4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例接受CT和MRI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 ,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41岁。结果 :4个病例中 2例病灶位于肠系膜 ,2例位于腹膜后区 ,局限型 3例 ,弥漫型 1例。采用动态增强和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 ,病灶在动脉期或在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 ,所有的病灶在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MRIT1WI 1例表现为低信号 ,1例为中等信号 ,T2 WI均呈高信号 ,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一致。结论 :系膜或腹膜后区富血供的病变 ,在动脉期明显强化 ,延迟期持续强化 ,CT值接近主动脉密度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淋巴结增生 CT 磁共振成像 巨大淋巴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熊丽琴 史河水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 CT诊断 腹膜后肿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巨大淋巴结增生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郑锦花 李锡宏 +1 位作者 富浩然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巨大淋巴结增生 病理诊断 CT检查 病理组织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淋巴结增生2例报告
5
作者 严洪珍 何祖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239-314,共2页
巨大淋巴结增生大多数发生在胸内,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例1,男,26岁,因胸痛、乏力、胸内肿块3.5年入院。外院诊断为“浆细胞瘤”。X线检查:纵隔增宽以左侧为著,边缘分叶,侧位片肿物居前上中纵隔,术前诊断纵隔肿瘤以胸腺瘤可能... 巨大淋巴结增生大多数发生在胸内,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例1,男,26岁,因胸痛、乏力、胸内肿块3.5年入院。外院诊断为“浆细胞瘤”。X线检查:纵隔增宽以左侧为著,边缘分叶,侧位片肿物居前上中纵隔,术前诊断纵隔肿瘤以胸腺瘤可能性大(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淋巴结增生 乏力 胸内肿块 手术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肿2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1-52,56,共3页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肿(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类少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易误诊为其他良性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下面2例最初都曾被误诊,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窦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巨大淋巴结增生 Rosai-Dorfmam病 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Castleman病合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婵桃 黄信华 +3 位作者 贾铭 吴元魁 杨慧 涂茜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肾病综合征 血管淋巴滤泡增生 巨大淋巴结增生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纵隔 错构瘤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胸内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波 周乃康 +4 位作者 张竞 梁朝阳 柳曦 田晓东 刘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4例胸内Castleman病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分型,局限型11例,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多中心型3例,表现为多部位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学分型,透... 目的探讨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4例胸内Castleman病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分型,局限型11例,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多中心型3例,表现为多部位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学分型,透明血管型(HV)9例、浆细胞型(PC)2例,混合型(Mix)3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生存,其中11例局限型和2例多中心型CD术后无复发。1例多中心Mix型患者于术后第4年、第9年各复发1次,均再次手术治疗。结论CD临床诊断很困难,最后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胸内局限型CD和部分多中心型CD经彻底手术可获治愈;部分胸内多中心型CD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应辅助其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 f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Castleman病1例
9
作者 王玫 毛玉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8-728,共1页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胸、腹部,发生于咽旁的Castleman病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复习有关...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胸、腹部,发生于咽旁的Castleman病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复习有关文献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咽旁 巨大淋巴结增生 增生性疾病 原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骰骨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紫琴 徐瑾 +3 位作者 王瑞琳 董淑慧 熊光宜 杨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骰骨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9岁,因左足疼痛5个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 目的探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骰骨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9岁,因左足疼痛5个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影像学检查示骰骨溶骨性破坏,局部皮质变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病灶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骨小梁之间可见多量组织细胞混合不同数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织细胞胞质嗜酸性,胞质内吞噬数量不等、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免疫表型:CD163、S-100、溶菌酶(Lysozyme)、α1-抗胰凝乳蛋白酶(α1-antichymotrypsin,AACT)均阳性,CD1a及Langerin均阴性,结合临床及免疫表型,考虑为RDD。后患者再次入院行病灶刮除植骨,术中冷冻及其剩余组织均支持RDD诊断。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RD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生于骨的RDD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结核、肿瘤等,病理诊断是目前唯一能够确诊RDD的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骨RDD以手术切除为主,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以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骰骨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巨大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颅内孤立性Rosai-Dorfman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鑫 焦彦超 +1 位作者 吕彦 庞一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0,75,91,共3页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病因不明、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以淋巴结内窦组织...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病因不明、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以淋巴结内窦组织细胞浸润为组织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ROSAI-DORFMAN病 窦组织细胞增生巨大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膜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小红 田玉生 +4 位作者 殷清华 阎晓初 申丽丽 卞修武 郭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脑脊膜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7、12月收治的2例原发于颅内和椎管内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无淋巴结病变的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原发于脑脊膜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7、12月收治的2例原发于颅内和椎管内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无淋巴结病变的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显示病灶分别位于脑膜和脊膜,呈T1增强强化影,临床诊断为脑脊膜瘤,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淋巴结内的Rosai-Dorfman病改变相似,病变组织由S100(+)、CD68(+)、CD1a(-)的大组织细胞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构成,并呈"明暗"相间的组织学特征,部分大组织细胞内有吞噬淋巴细胞征象。结论 原发于脑脊膜的Rosai-Dorfman病少见,在术前很难通过影像学或其他手段与脑脊膜瘤进行鉴别,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脑脊膜 中枢神经系统 窦组织细胞增生巨大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Rosai-Dorfman病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诗洲 何晓光 +3 位作者 林雁 杨曦 吴晓光 蒋东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8-589,共2页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l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66年Azoury和Reed首先报道,1969年Rosai和Dorfma...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l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66年Azoury和Reed首先报道,1969年Rosai和Dorfman对其做了详细研究,并正式命名[1]。最常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原发于淋巴结外的RDD较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受累部位 窦组织细胞增生巨大淋巴结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病因不明 罗道病 R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面部炎症的Rosai-Dorfman病1例
14
作者 陈雅琦 马文 +2 位作者 聂根定 黎明 崔庆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71-674,共4页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发生在颌面部更为罕见,本文就1例首诊误诊为口腔疾病造成的面部炎症、终诊断为Rosai-Dorfman病的病例进行报道,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诊疗及...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发生在颌面部更为罕见,本文就1例首诊误诊为口腔疾病造成的面部炎症、终诊断为Rosai-Dorfman病的病例进行报道,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进行讨论,为今后诊断和鉴别发生在面颊部的Rosai-Dorfman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窦组织细胞增生巨大淋巴结 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