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黑鸢源巨大普里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谢怀茹 石蕊 +8 位作者 王旭翔 戴宗茂 林峻 靳茜 地丽热巴·地里夏提 阿依乔丽凡·沙汉 肖莹 麦多 王金泉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57-566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从野生黑鸢(Milvus migrans)粪便中分离出耐药较少、更安全且具有益生潜力的菌株。采集野生黑鸢的新鲜粪便样品,分离菌株后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化鉴定,利用PCR扩增及16S rRNA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对... 本试验旨在从野生黑鸢(Milvus migrans)粪便中分离出耐药较少、更安全且具有益生潜力的菌株。采集野生黑鸢的新鲜粪便样品,分离菌株后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化鉴定,利用PCR扩增及16S rRNA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对其进行体外益生潜力测定和体内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1)本试验从野生黑鸢粪便中分离到1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megaterium),命名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YF9;2)该菌株在pH为2、4、6的条件下存活率分别为9.16%、65.98%、83.77%,在胆盐浓度为0.1%、0.2%、0.3%的条件下存活率分别为74.91%、59.95%、9.44%;3)该菌株在4 h后的自聚集率为55.43%,24 h后高达91.76%;4)该菌株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85%;5)该菌株仅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表现为中介,对其余12种抗生素均表现出敏感性,且无溶血活性;6)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灌胃该菌株后,小鼠没有死亡,形态、被毛、分泌物及排泄物均无异常,剖检过程中脏器无出血现象,眼观无异常;体重变化和血液学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从野生黑鸢粪便中分离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YF9耐药较少、有良好的体外益生潜力和体内安全性,可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黑鸢 巨大普里斯特 分离鉴定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巨大普里斯特氏菌BZ-95降氮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凯茹 姜昊辰 +1 位作者 靳子言 季相山 《河北渔业》 2025年第10期11-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同化还原型巨大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megaterium)BZ-95在不同碳氮比条件下的脱氮效能,以优化其使应用条件。结果表明,BZ-95的脱氮能力及代谢路径高度依赖于碳氮比,C/N为1∶1时,BZ-95对亚硝酸盐(NO^(-)_(2)-N)和硝酸盐(N... 本研究旨在探究同化还原型巨大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megaterium)BZ-95在不同碳氮比条件下的脱氮效能,以优化其使应用条件。结果表明,BZ-95的脱氮能力及代谢路径高度依赖于碳氮比,C/N为1∶1时,BZ-95对亚硝酸盐(NO^(-)_(2)-N)和硝酸盐(NO^(-)_(3)-N)降解速度较慢,60 h内NO^(-)_(3)-N仍有少量残留,但降解过程无氨氮(NH^(+)_(4)-N)累积;C/N为5∶1时,对NO^(-)_(2)-N和NO^(-)_(3)-N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20 h时对NO^(-)_(2)-N的降解效率已达到90%,且没有氨氮积累;C/N分别为10∶1、15∶1和20∶1时,对NO^(-)_(2)-N和NO^(-)_(3)-N的降解速度进一步加快,14 h内可将NO^(-)_(2)-N完全降解,C/N为15∶1和20∶1时甚至14 h时也将硝酸盐完全降解掉,但降解过程中氨氮累积严重,且碳氮比越高氨氮累积越多。总之,通过添加碳源精准调控养殖水体碳氮比,可显著提升菌株BZ-95的脱氮能力,C/N为5∶1是BZ-95发挥最佳脱氮效能的适宜条件。该研究为使用BZ-95控制养殖水体氮污染、调控养殖水环境并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巨大普里斯特(priestia megaterium) 氮累积 同化还原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剪枝堆肥和蚯蚓粪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2 位作者 李光义 张俏燕 李晓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4-710,共7页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以草炭为对照,巨大普里斯特氏菌为目标微生物,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获得适宜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存活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含水量20%、30%、40%,温度20、30、40、50℃和接种浓度10^(6)、10^(7)、10^(8)cfu·mL^(-1),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载体中活菌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ST2、ST5载体长期培养后活菌数高,且草炭添加量低,是适宜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随着载体含水量、温度的升高,培养的60 d过程中ST2和ST5载体活菌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含水量(ST22.46×10^(8)cfu·g^(-1)、ST51.81×10^(8)cfu·g^(-1))以及30℃(ST23.44×10^(8)cfu·g^(-1)、ST51.87×10^(8)cfu·g^(-1))、40℃(ST28.50×10^(7)cfu·g^(-1)、ST57.13×10^(7)cfu·g^(-1))温度下的活菌数最高。此外,各培养时期的载体活菌数均随着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培养60 d后,ST2、ST5载体活菌数分别达3.63×10^(8)、3.33×10^(8)cfu·g^(-1)。研究表明,载体ST2和ST5适宜代替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的载体,且在30%载体含水量、30~40℃温度和10^(8)cfu·mL^(-1)接种浓度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剪枝堆肥 蚯蚓粪 载体 巨大普里斯特 有效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3 位作者 李光义 邹雨坤 张俏燕 李晓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 【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黑叶白菜产量及硝酸盐、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各品种黑叶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大降幅比CK降低72.50%;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增幅分别比CK增加79.13%和8.91%。8210号和A321的产量、甜脆33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甜脆331和甜脆326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整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28.08%、5.25%和19.60%;而8210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321的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0.20%和10.42%。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和黑叶白菜品种2个因素在降低硝酸盐含量及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8210号和A321的最佳接种量为6 kg/ha,甜脆331和甜脆326的最佳接种量为3 kg/ha。【结论】接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提高黑叶白菜产量的同时,能通过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途径改善其品质。此外,黑叶白菜品种显著影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黑叶白菜产量和品质上的接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普里斯特 黑叶白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