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术后早期心脏形态学及收缩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胜利 高长青 +1 位作者 李伯君 邓学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研究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86例,术前及术后早期(7~14天)行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 目的研究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86例,术前及术后早期(7~14天)行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舒张末径指数(LVEDDI)及收缩末径指数(LVESDI)。以LVEDD>70mm或LVEDDI>37mm/m2作为巨大左心室判断标准。结果术后早期左心室明显缩小。LVEDD由术前的76.48±5.21mm降至术后的62.58±12.62mm(P<0.01),LVESD由术前61.03±9.46mm降至52.23±11.52mm(P<0.05),LVEDDI和LVESDI分别由术前的42.10±6.12mm/m2和35.12±7.21mm/m2降为术后的37.21±10.08mm/m2(P<0.05)和29.98±7.12mm/m2(P<0.01)。术后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LVEF由术前的49.50%±12.46%降至术后的42.16%±9.12%(P<0.01)。有8例患者术后早期左室大小较术前无变化,均发生严重低心排,其中3例(3.49%)死亡。结论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左心室即开始明显回缩,但左室收缩功能并未随之改善,反而较术前有所降低;若术后早期左室没有缩小则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巨大左心室 心室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立国 景华 +2 位作者 胡小南 李德闽 李忠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巨大左心室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总结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 cm)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搞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8年4月138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术前... 目的:巨大左心室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总结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 cm)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搞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8年4月138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38-10.51 cm,平均(7.98±0.39)c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20-7.93 cm,平均(5.88±1.03)c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21-0.66,平均0.43±0.1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0.10~0.45,平均0.25±0.07。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89例、Ⅳ级49例。单行二尖瓣置换(MVR)57例,单行主动脉瓣置换(AVR)2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DVR)40例,Bentall术1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78例。单瓣或双瓣置换的同时行部分左心室减容术(PLV)17例(均为LVEDD≥8.5 cm,LVEF≤25%者)。结果:术后早期死亡8例,手术死亡率5.8%;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LVESD、LVEF、LVFS,与术前结果对比,术后2周LVEDD、LVESD即较术前缩小;LVEF、LVFS术后半年明显改善;17例同期行PLV患者术后2周LVEDD、LVESD较术前明显缩小,LVEF、LVF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含血心脏停搏液间断或持续灌注保护心肌,尽可能保留二尖瓣后瓣及其瓣下结构,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手术期以预防为主的抗心律失常治疗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疗效的关键。重症瓣膜患者瓣膜置换同期行PLV术的早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左心室 心脏瓣膜置换 部分左心室减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特别巨大左心室双瓣膜置换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尚文军 陈国兴 +4 位作者 周耀洪 吴旭辉 彭丛兄 吴功志 吴亦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83-2984,共2页
特别巨大左心室(LVEDD〉90mm)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尽管手术技术、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不断改进,但此类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仍明显较高。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对4例合并特别巨大左心... 特别巨大左心室(LVEDD〉90mm)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尽管手术技术、心肌保护及围术期处理不断改进,但此类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仍明显较高。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对4例合并特别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处理 瓣膜置换手术 巨大左心室 心脏双瓣膜置换术 围术期处理 高危因素 手术疗效 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监护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倪逸倩 苏传芹 +2 位作者 张伟英 朱宁宁 刘文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59-60,66,共3页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监护护理要点。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行瓣膜置换术患者48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平均入住监护室时间为(4.09±2.95)d。痊...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监护护理要点。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行瓣膜置换术患者48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平均入住监护室时间为(4.09±2.95)d。痊愈出院46例,术后早期病死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律失常15例(31.25%),低心排8例(16.67%),呼吸功能不全3例(6.25%)。结论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期间易发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监护护理方面有其特殊要求。术前要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术后要加强监护,维护心功能,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治心律失常、低心排等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脏病 巨大左心室 瓣膜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特点及其处理 被引量:4
5
作者 于伟勇 张宝仁 +6 位作者 梅举 郝家骅 朱家麟 孙道华 邹良建 徐志云 王志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的病情及其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129例巨大左心室(收缩期末直径5.04~8.14cm)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MVRP)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 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的病情及其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129例巨大左心室(收缩期末直径5.04~8.14cm)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MVRP)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4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64例。结果: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83.72%);瓣膜病变以关闭不全为主;病因主要为风湿性(47.28%)、退行性变(27.13%)和心内膜炎(13.17%);手术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08%,DVR组显著高于MVRP组(P<0.05);术后早期总死亡率为11.63%,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围术期加强心肺功能支持,注意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是提高这类巨大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早期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左心室 心脏瓣膜手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对巨大左心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潇 赵明一 +4 位作者 刘菁 郭惠明 陈寄梅 庄建 朱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心脏巨大左心室的出现提示左心室心肌细胞已经出现严重的病理损坏。文章探讨瓣膜置换术对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9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收治的术前心脏B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目的心脏巨大左心室的出现提示左心室心肌细胞已经出现严重的病理损坏。文章探讨瓣膜置换术对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9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收治的术前心脏B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0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0 mm的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41例患者资料。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LVESD、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LVEDD与LVESD逐渐下降并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的LVEF较术前下降[(41.71±9.84)%vs(49.51±11.10),P<0.01],在术后3个月[(52.54±11.82)%]恢复至术前水平(P=0.10),术后1年[(56.59±10.89)%]升高(P<0.05)。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6例、Ⅲ级22例、Ⅲ~Ⅳ级1例、Ⅳ级2例。本组随访率为87.8%,随访12~95个月。2017年7月31月存活34例(94.4%),其中心功能Ⅰ级24例、心功能Ⅱ级10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随访总死亡率为5.6%;失访5例,失访率为12.2%。1例患者死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死于肝癌伴全身转移。结论瓣膜置换术对巨大左心室患者左心室容积影响明显。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左心室容积呈进行性缩小,心脏收缩功能在术后早期低于术前,但之后逐渐改善且较术前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巨大左心室 左心室容积 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奎 杨晓涵 +2 位作者 张林 李廷武 赵璐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34例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人 (L VEDD>70 mm,L VESD>5 0 m m,EF<0 .5 ,FS<0 .2 5 )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心肌保护方法分别采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 ;温氧合血持续...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34例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人 (L VEDD>70 mm,L VESD>5 0 m m,EF<0 .5 ,FS<0 .2 5 )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心肌保护方法分别采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 ;温氧合血持续灌注和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瓣膜缝合采用连续缝合。结果 本组治愈 32例 ,早期死亡 2例 ,术后C/ T、L VEDD较术前明显改善 (P<0 .0 1) ;L VESD、L VESVI也较术前改善 (P<0 .0 5 )。 L VEF、L VFS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随访 6个月~ 7年 ,晚期死亡 2例。心功能恢复 级者 2 1例 , 级者 8例 , 级者 1例。结论 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人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仍应考虑手术治疗 ,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对手术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 ;温氧合血持续灌注和心脏不停搏技术的应用及保留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一定帮助 ;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合并症 巨大左心室 外科治疗 瓣膜替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伴巨大左心室的外科治疗和随访附17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生爱 陈振强 +4 位作者 张辉 赵扬 杨海基 程亮 张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对17例巨大左心室(EDD>80mm)瓣膜替换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围术期的处理及手术治疗,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施行瓣膜替换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术前平均EDD96.1mm,ESD86.1mm,EF0.38,FS0.20;心功能Ⅲ级9例,Ⅳ... 目的:对17例巨大左心室(EDD>80mm)瓣膜替换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围术期的处理及手术治疗,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施行瓣膜替换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术前平均EDD96.1mm,ESD86.1mm,EF0.38,FS0.20;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8例。MVR8例,AVR5例,AVR+MVR4例。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早期发生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3例,出现精神异常3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6例,1例出现心动过缓,1例患者出现低心排。术后3个月~3年随访超声心动图。1例患者术后3年死亡。目前生存的16例患者心功能Ⅰ级7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1例;其中12例1年后患者左心室EDD、ESD均较术前有显著缩小,EF和FS显著增高至正常范围;4例患者左心室EDD、ESD虽较术前有所缩小,EF和FS提高,但未达到正常范围,3例患者一般体力活动无不适,1例患者术后3年又出现左心衰竭,一般体力活动受限。结论:合理选择患者、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加强左心功能的保护和支持对中远期存活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左心室 心脏瓣膜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原发性心肌巨大包虫囊肿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绪荣 贾文霄 +2 位作者 刘文亚 茹仙古力 娜地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左心室原发性心肌巨大包虫囊肿 X线检查 心脏B超 CT检查 MR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铁军 徐志云 +2 位作者 邹良建 王志农 杨立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发生率、术后变化规律和手术指征。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19例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反流量≥10ml)并巨大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cm)的马凡综... 目的:初步探讨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发生率、术后变化规律和手术指征。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19例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反流量≥10ml)并巨大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cm)的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72人年,平均4.5年(3个月~7年)。FMR术后明显下降,改善率87.5%,6个月~1年后接近正常。结论: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效果良好。轻到中度的FMR(<10ml)术后可随着左室的缩小而逐渐恢复消失;重度FMR(≥10ml)若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低下(EF<50%),FMR下降趋势不良,建议行二尖瓣成形术等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巨大左心室 主动脉瓣重度反流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