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揭示中国首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研制创新历程的学术专著出版
1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0-1230,共1页
近日,适逢纪念“银河-I”巨型计算机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40周年(1984-2024)之际,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司宏伟撰写的计算机史学术专著《神机妙算会“银河”--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的研制... 近日,适逢纪念“银河-I”巨型计算机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40周年(1984-2024)之际,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司宏伟撰写的计算机史学术专著《神机妙算会“银河”--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的研制、创新与影响》出版发行。该书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历史工作委员会推动的学术产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学会 科技成果奖 学术专著 出版发行 创新历程 学术产出 创新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FDTD和IBM BlueGene/L巨型计算机结合求解电大尺寸的电磁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文华 杨小玲 +2 位作者 刘永俊 苏涛 Raj Mittra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2-566,共5页
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在计算电磁学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特别是IBMBlueGene/L巨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电磁学所解决的问题尺寸和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BMBlueGene/L巨型计算机可以包括多达65,536处理器和32TB内存,... 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在计算电磁学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特别是IBMBlueGene/L巨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电磁学所解决的问题尺寸和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BMBlueGene/L巨型计算机可以包括多达65,536处理器和32TB内存,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所使用的特殊体系结构使它在4000个处理器时时域有限差分程序的并行效率仍然在百分之九十左右。测试显示,在单个CPU速度接近的情况下,一台奔腾4计算机上运行五十二天的工作量在一个包含有4000个处理器的BlueGene/L巨型计算机上仅需10min左右。虽然普通的PC机群与单个处理器相比也能快速地求解相对大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使用千兆Ethernet、Foundry、Myrinet或者Infiniband,普通PC机群的效率都会在处理其数量超过几十个的时候快速下降。为了验证并行时有预先差分程序的正确性,我们使用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程序在巨型计算机IBMBlueGene/L上模拟一个144单元的对偶极化Viv-aldi阵列的抛物面天线馈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时域有限差分 BlueGene/L巨型计算机 计算电磁学 天线阵列 MPI MPI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计算机工程设计描述模型
3
作者 彭宇行 陈旭灿 李思昆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巨型机并行设计环境是巨型机工程设计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它能有机地集成多领域CAD工具,统一管理数据,统筹安排设计人员协同完成巨型机工程设计任务.本文介绍的设计描述模型是建立此类设计环境的基础.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工程设计 描述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Ⅰ”研制历程及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司宏伟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3-580,共18页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于1978~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Ⅰ",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发掘研制单位原始档...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于1978~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Ⅰ",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发掘研制单位原始档案资料,采访相关人员,对比中美巨型机研究,还原银河-Ⅰ的研制历程,分析其技术创新,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下军民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路径和高校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银河-Ⅰ 研制历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计算机高密度组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5
作者 朱新建 谭清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较为全面地回顾了过去十年高密度组装技术发展的进程,展示了其发展趋势。认为在单芯片组件还将以小规模存在的前题下,巨型机将主要采用多芯片模块,在多芯片模块中将主要采用多层陶瓷技术,薄膜技术,微布线技术,立方体组装技术。在取... 本文较为全面地回顾了过去十年高密度组装技术发展的进程,展示了其发展趋势。认为在单芯片组件还将以小规模存在的前题下,巨型机将主要采用多芯片模块,在多芯片模块中将主要采用多层陶瓷技术,薄膜技术,微布线技术,立方体组装技术。在取消插件级的趋势下,多层印制板技术将更进一步发展,到本世纪末,印制板的层数将达40层以上。 由于集成度的提高,功耗密度已超过10W/CM^2,因此未来的十年巨型机的冷却将主要采用液冷,以被冷却芯片到散热介质之间的热阻将降到1°C/W以下。 高密度组装技术将成为制约巨型计算机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高密度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计算机软件
6
作者 何玉兰 徐锡山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1年第3期55-62,共8页
本文认为美国必须加速先进科学计算能力的开发,保证美国在巨型机领域中继续占优势。巨型机软件不仅对美国巨型机工业界市场的地位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依靠或逐渐依靠巨型机来设计竞争性产品的工业部门及美国国防战略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巨... 本文认为美国必须加速先进科学计算能力的开发,保证美国在巨型机领域中继续占优势。巨型机软件不仅对美国巨型机工业界市场的地位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依靠或逐渐依靠巨型机来设计竞争性产品的工业部门及美国国防战略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巨型机市场的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高质量软件的用户。所以应从全局观点,长远观点来考虑巨型机软件的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计算机采用的标准
7
作者 Warren Andrews 邱立萍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1年第4期84-86,共3页
本文阐述了FPS 500系列机的主要性能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超级计算机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守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6,共10页
本文论述了现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现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分类、特点与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90年代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超级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哲学意义
9
作者 陈燮君 《江苏社会科学》 1982年第11期27-30,共4页
电子计算机的迅然问世和突飞猛进,是继发明蒸汽机和利用电能后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三次飞跃。它的诞生和发展,延长了人脑,放大了人的智能,深化了人的认识能力,使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怍用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探索电子计算机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迅然问世和突飞猛进,是继发明蒸汽机和利用电能后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三次飞跃。它的诞生和发展,延长了人脑,放大了人的智能,深化了人的认识能力,使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怍用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探索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哲学意义,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促进电子计算机的进化演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 哲学意义 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晶体管 实践 理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与信息技术——兼谈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培养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锡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共5页
一、颠覆性创新概述 近代以来,技术创新迅速地改变世界。我先举两个例子:一是,1975年的巨型计算机CDC7600,当时需要一个特大的机房安放,造价为500万美元,计算通货膨胀相当于今天的3200万美元:2014年,苹果公司智能手机的计算能... 一、颠覆性创新概述 近代以来,技术创新迅速地改变世界。我先举两个例子:一是,1975年的巨型计算机CDC7600,当时需要一个特大的机房安放,造价为500万美元,计算通货膨胀相当于今天的3200万美元:2014年,苹果公司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已经和CDC7600相当,可是只要400美元。二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从1990年起,耗时13年时间,全世界范围的科学家通力合作,花费27亿美元,于2003年完成;现在要完成一个人的个人基因测序,只需要花费数千美元,用时数小时;预计不出几年,个人基因测序大概只要花费100美元,用时1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巨型计算机 人才培养 信息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世界范围 基因测序 197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计算机转移机制研究
11
作者 邢二保 顾忠杰 李仲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43,50,共8页
延迟转移是RISC技术特点之一。根据在类Cray-I巨型机上对标量程序的模拟可知,机器运行中约15%~20%的时间花在转移处理上。本文深入分析了i860RISC机制中延迟转移技术,研究了在类Cray-I模型机上移植延迟转移技术的实现方法。模拟结果和... 延迟转移是RISC技术特点之一。根据在类Cray-I巨型机上对标量程序的模拟可知,机器运行中约15%~20%的时间花在转移处理上。本文深入分析了i860RISC机制中延迟转移技术,研究了在类Cray-I模型机上移植延迟转移技术的实现方法。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向量化率不高的标量程序,每条转移指令的执行时间每减少一拍可提高系统速度4~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转移指令 延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Y Y-MP系列计算机系统
12
作者 肖泽志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1年第3期72-85,共14页
本文分四个方面介绍了CRAY Y-MP 系列计算机系统:1.CPU 和存储器的配置;2.系统的设计;3.软件系统;4.支持和维护。
关键词 计算机 Y-MP CRAY 巨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式差分程序的巨型机宏任务并行计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正华 王承尧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多处理机多任务并行计算有关的概念以及反映加速比上界的Amdahl法则。然后,采用循环分裂的静态负载平衡方法,在国产巨型并行多处理机系统YH-2上对MacCormack显式格式解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 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多处理机多任务并行计算有关的概念以及反映加速比上界的Amdahl法则。然后,采用循环分裂的静态负载平衡方法,在国产巨型并行多处理机系统YH-2上对MacCormack显式格式解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的程序进行了重构使之能同时在多个处理机上同步协同运行。得到YH-2四处理机系统的宏任务并行计算加速比为3.545,YH-2的总体运行速度为YH-1的10.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喷流 强干扰流场 巨型计算机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的巨型机向量并行计算
14
作者 王正华 王承尧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在国产巨型计算机YH-1和YH-2上对MacCormack显格式解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的计算程序进行了重构和向量优化使其能并行执行。得到该程序在YH-1上的向量加速比约为6.0,YH-2单机向量运行速度约为Y... 本文在国产巨型计算机YH-1和YH-2上对MacCormack显格式解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的计算程序进行了重构和向量优化使其能并行执行。得到该程序在YH-1上的向量加速比约为6.0,YH-2单机向量运行速度约为YH-1上的向量运行速度的3倍。与传统的串行计算相比较,并行计算大大缩短了程序运行的CP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并行计算 横向喷流 强干扰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士通VPP300/500向量并行巨型机系统
15
作者 蒋江 张民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7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富士通公司推出的VPP300/500向量并行MPP超级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硬件特性和软件配置情况。同时,本文也介绍了VPP300/500系统中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 向量 VPP300/500 MPP 巨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量巨型机高效程序设计技术
16
作者 张民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1-85,96,共6页
本文着重研究适应向量巨型机体系结构的高效程序设计技术。围绕减少指令流水线阻塞,提高多功能部件并行度,数据调度与局部化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给出了一系列设计高效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流水线 并行度 数据调度 程序设计 巨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D:银河-Ⅱ巨型机的交互式符号调试器
17
作者 昌月楼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8-42,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SID(SymbolicInteractiveDebugger)的工作环境、功能及特点,设计思想及实现技术。银河-Ⅱ巨型机本身的复杂性决定SID的复杂性及难度,所以在研制SID时的一些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SID(SymbolicInteractiveDebugger)的工作环境、功能及特点,设计思想及实现技术。银河-Ⅱ巨型机本身的复杂性决定SID的复杂性及难度,所以在研制SID时的一些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具有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符号调试器 S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机转子机制的改进策略
18
作者 邢二保 李仲民 顾忠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2年第4期35-41,共7页
本文分析了通用寄存器型计算机和通用堆栈型计算机处理转子指令的不同方法,研究了类Cray-1转子机制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在类Cray-1通用寄存器型模型机上采用堆栈来处理转子指令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转子 寄存器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系列巨型机体系结构分析
19
作者 高宏伟 刘正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9期31-32,53,共3页
介绍了IBM公司生产的SP系列巨型机的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新一代SP使用的Power3中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SP特有的高速开关结构及其设计思想进行了深入描述,希望对中国并行计算机研究设计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 巨型计算机 体系结构 SP系列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Ⅱ并行巨型机在气象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杨国权 李泽梅 李泽椿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7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从用户应用角度出发,论述了气象对巨型机的要求和国家气象中心的银河-2巨型机的特点、使用环境、可用性及其技术服务。
关键词 气象业务系统 巨型计算机 银河-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