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疮性肾炎外周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刘晓丹 栗霄立 +3 位作者 李艳秋 王禹 佐楠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R)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对32例LN病人、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GM-CSFR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LN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R)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对32例LN病人、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GM-CSFR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LN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GM-CSFR表达水平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R表达水平与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GM-CS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及LN的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金旺 毕富勇 +1 位作者 方基勇 浦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39-1540,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M -CSFR)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多克隆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测定 5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M -CSFR。结果 :高血压病组血清M-CS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M -CSFR)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多克隆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测定 5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M -CSFR。结果 :高血压病组血清M-CS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1级高血压组M -CSFR明显低于 3级高血压组 (P <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血清M -CSFR浓度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 (r=0 .65、r=0 .68、r=0 .73 ,P均 <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M -CSFR水平升高在血管内膜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受体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1 位作者 黄河 蔡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2-414,共3页
目的:克隆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sM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纯化、复性后获得活性蛋白。方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提取总RNA,在sMR基因引物两端分别加上NdeI和BamHI酶切位点,利用RT-PCR技术扩增sMR基因,经NdeⅠ和BamHⅠ酶切后... 目的:克隆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sM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纯化、复性后获得活性蛋白。方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提取总RNA,在sMR基因引物两端分别加上NdeI和BamHI酶切位点,利用RT-PCR技术扩增sMR基因,经NdeⅠ和BamHⅠ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测序证实克隆基因的正确性,并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采用his-tag纯化柱纯化目的蛋白,并经复性处理,配体结合实验证实蛋白活性。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切出了预期条带,测序证实了克隆基因的正确性,sMR经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蛋白经纯化和复性处理,获得了具有活性的功能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与表达了sMR基因,得到了具有活性的功能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可溶性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克隆 原核表达 pET-28a(+) 蛋白质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n酪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诱导的酪氨酸磷酸化过程(英文)
4
作者 范开 Lyle Sensenbrenner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本实验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中原癌基因fyn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和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诱导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用抗fyn,抗磷酸化酪氨酸和抗GM-CSF受体(β链)单抗进行了蛋白免疫印迹、免疫沉淀... 本实验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中原癌基因fyn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和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诱导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用抗fyn,抗磷酸化酪氨酸和抗GM-CSF受体(β链)单抗进行了蛋白免疫印迹、免疫沉淀、膜交联以及PTK活性测定。结果发现在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中,GM-CSF刺激后15分钟内,可见细胞浆中数种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其中p59被证实是fyn癌基因蛋白。同时,fyn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 在GM-CSF刺激后被增强二倍以上。细胞膜交联实验显示在GM-CSF刺激后形成的p330-450膜复合体中p59fyn蛋白与GM-CSF受体β链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n癌基因蛋白 蛋白酪氨酸激酶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信号转导 酪氨酸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纳米抗体的筛选与初步评价
5
作者 刘娇 陈蕾 +5 位作者 秦慧 康庆琳 李格格 杨志新 杜鹏 周春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1-599,共9页
目的筛选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中和活性的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VHH),即纳米抗体。方法采用皮下单次注射人源GM-CSF 0.5 mg的方法免疫骆驼,免疫5次后采集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抽提总mRNA,逆转录后PCR扩增获得VHH基因... 目的筛选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中和活性的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VHH),即纳米抗体。方法采用皮下单次注射人源GM-CSF 0.5 mg的方法免疫骆驼,免疫5次后采集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抽提总mRNA,逆转录后PCR扩增获得VHH基因;将VHH克隆到pADSCFV-S噬菌体载体,电转化TG1感受态细胞,构建VHH免疫库;固相包被重组人源GM-CSF对免疫库进行筛选,将获得的特异性结合人源GM-CSF的VHH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克隆到pABG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人胚肾上皮细胞293F细胞表达制备VHH-Fc样品。采用ELISA检测候选VHH-Fc分子与GM-CSF的响应曲线探究其结合活性,检测候选VHH-Fc与不同抗原的结合显色值初步确定其特异性;采用生物膜干涉(BLI)技术测定候选VHH-Fc与GM-CSF结合的亲和力;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候选VHH-Fc对GM-CSF的抑制率曲线,确定其中和活性;采用蛋白质稳定性分析系统Uncle检测其热稳定性;小鼠尾静脉注射VHH-Fc 100μg,ELISA定量检测血清VHH-Fc浓度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曲线。结果免疫5次后骆驼血清抗人GM-CSF抗体滴度高于1∶800000,构建的VHH库库容量约为5.55×10^(7)。筛选获得5个特异性结合人源GM-CSF的VHH-Fc候选分子,其中22N10可有效中和GM-CSF的促细胞增殖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17.23 nmol·L^(-1),与人源GM-CSF相互作用的亲和力为1.97×10-8 mol·L^(-1),可阻断GM-CSF与其受体GM-CSFRα的结合,热稳定性良好(溶解温度Tm1=59.2℃),小鼠体内半衰期为87.2 h,体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获得靶向人源GM-CSF的候选VHH新分子22N10,在小鼠体内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抗体 菌体展示 中和活性 真核表达 特异性 集落刺激因子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6
作者 许译文 李晶莹 +3 位作者 刘林鑫 徐英娇 聂敏海 刘旭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牙龈组织和OSC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CSF蛋白的表达情况。将HSC-4细胞分为...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牙龈组织和OSC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CSF蛋白的表达情况。将HSC-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处理)、shNC组(转染无序列质粒载体病毒)和shMCSF组(转染沉默MCSF质粒载体慢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CSF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CS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SC-4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UNEL细胞凋亡实验检测HSC-4细胞凋亡能力,采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HSC-4细胞增殖能力。结果MCSF在OSCC组织和HSC-4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牙龈组织和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低表达。shMCSF组HSC-4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较shNC组减弱,shMCSF组HSC-4细胞凋亡能力较shNC组增强(P<0.05)。结论MCSF在OSCC中表达升高,并可促进OSCC细胞迁移和增殖,减少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口腔鳞状细胞 迁移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湛济帆 田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 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CSF-1/CSF-1R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细胞 破骨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细胞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的异源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昕 张倩 +1 位作者 宋玉华 吴克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业已证明血清M-CSF(可溶性M-CSF)水平在白血病前期、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和肝癌患者明显升高,但机制不明。为探讨细胞内M-CSF及其受体表达在病态造血,肿瘤和白血病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ABC免疫酶标技术,对12名正常人静脉血,21例初... 业已证明血清M-CSF(可溶性M-CSF)水平在白血病前期、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和肝癌患者明显升高,但机制不明。为探讨细胞内M-CSF及其受体表达在病态造血,肿瘤和白血病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ABC免疫酶标技术,对12名正常人静脉血,21例初诊血液病患者骨髓和6株血源细胞系的M-CSF/M-CSF-R mRNA及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SF及其受体的表达呈多态性分布,无论是因子还是受体在白血病患者的粒、单、红、巨核系的细胞膜、质、核呈不同程度的反应,提示其在不同状态和病种作用中的复杂性,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mRNA在人卵泡颗粒细胞和胎盘及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武文 黄丽丽 +1 位作者 庄亚玲 王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MCSFR)在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它们在生殖生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MCSFR)在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它们在生殖生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insituRT-PCR)技术观察MCSF及MCSF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中,RT-PCR显示有MCSF及MCS-FR的表达,原位RT-PCR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并定位于细胞浆。结论:MCSF可能参与了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发育的调节,在生殖生理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受体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颗粒细胞 子宫内膜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平秀 胡济安 孟祥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系统地认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NIA和公共基因芯片数据GES16749,构建并分析了RANKL联合M-CSF诱导小鼠... 目的系统地认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NIA和公共基因芯片数据GES16749,构建并分析了RANKL联合M-CSF诱导小鼠单核细胞系RAW264.7分化成熟过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BR1)、劳氏肉瘤原癌基因(SRC)、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C)和整合素β3(ITGB3)能够和多种蛋白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信号在网络中传导的重要承载分子。结论TGFBR1、SRC、MYC和ITGB3可能是RANKL联合M-CSF诱导破骨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蛋白-蛋白相互 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和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王誉静 徐一心 +3 位作者 张丹丹 王姬 王毅 王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并分析CSF1R是否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相关。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数据库... 目的探讨脑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并分析CSF1R是否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相关。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数据库中收集非痴呆成人的数据,根据NIA-AA标准将参与者分为4组(A-/TN-组、A+/TN-组、A+/TN+组和A-/TN+组),追踪AD不同病理阶段脑脊液CSF1R的动态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SF1R与AD生物标志物和认知的关系,并利用中介模型研究CSF1R与AD病理的潜在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1例非痴呆成人,与A+/TN-组相比,A-/TN+组(P<0.05)和A+/TN+组(P<0.05)脑脊液CSF1R水平增加。脑脊液CSF1R水平与脑脊液tau蛋白(P<0.001)、磷酸化的tau蛋白(P<0.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β淀粉样蛋白无相关性(P=0.123),在认知正常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在轻度认知障碍组中,较高的脑脊液CSF1R水平与较低的认知水平相关(P<0.05)。此外,CSF1R和AD病理的关系部分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介导(19.3%~31.4%)。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了CSF1R与AD生物标志物和认知存在关联,CSF1R可能通过sTREM2影响AD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受体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胡森 周国勇 +3 位作者 吕艺 宋琪 邹晓防 盛志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75-1579,共5页
目的在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受体途径。方法采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先给予M样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或N样胆碱能受体α7亚基特异... 目的在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受体途径。方法采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先给予M样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或N样胆碱能受体α7亚基特异性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15min后给予卡巴胆碱或N样胆碱能激动剂烟碱,15min后再给予LPS刺激,4~6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制作细胞爬片,用高浓度烟碱和卡巴胆碱处理15min后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FITC-α-Bgt),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摄片。结果卡巴胆碱与烟碱均能抑制LPS刺激后TNF-α、IL-6的释放,对IL-10的释放无影响。阿托品预处理后,卡巴胆碱与烟碱对TNF-α、IL-6释放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变化(P>0.05);α-银环蛇毒素预处理后,卡巴胆碱与烟碱对两种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烟碱和卡巴胆碱处理后,FITC-α-Bgt与细胞的结合被减弱。结论卡巴胆碱在LPS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此作用不能被阿托品阻断,可以被α-银环蛇毒素拮抗。表明卡巴胆碱的抗炎作用与烟碱相似,都是通过N样胆碱能受体α7亚基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胆碱能受体 细胞 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EGFR/HSP27轴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交互作用
13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邢琦 高悦 廉红梅 杜欣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将ishikawa细胞分为:Control组、DDP组、PNS给药组、M2-CM组、M2-CM+DDP组、M2-CM+PNS组、M2-CM+PNS+oe-NC组、M2-CM+PNS+oe-EGFR组、PNS(200 mg·L^(-1))+oe-NC、PNS(200 mg·L^(-1))+oe-EGFR、oe-NC组、oe-EGFR组、oe-EGFR+si-NC组和oe-EGFR+si-HSP27组。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CD16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NOS、IL-12水平。Western-blot检测EGFR和HSP27蛋白表达。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并用PNS治疗裸鼠,评估PNS在体内的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NS与DDP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M2-CM处理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ishikawa细胞生长,但该作用被PNS处理逆转。EGFR被证实为PNS的靶点,且相对于M2-CM+PNS+oe-NC组,EGFR过表达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水平,诱导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敲减HSP27能够逆转EGFR过表达对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动物实验显示,PNS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组织中CD163、EGFR和HSP27阳性表达。结论PNS通过调控EGFR/HSP27轴影响巨噬细胞和EC细胞互作用进而参与E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子宫内膜癌 细胞增殖 热休克蛋白2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突导向因子受体3缺陷促进化疗药物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
14
作者 刘永 程晓雷 +2 位作者 崔香丽 唐颢 陈还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7-795,共9页
目的 探索化疗药物阿霉素或顺铂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阿霉素或者顺铂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用油红O、ELISA等检测细胞内脂质水平;用RNA sequence和Western blot筛选和验证化疗药物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沉默RO... 目的 探索化疗药物阿霉素或顺铂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阿霉素或者顺铂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用油红O、ELISA等检测细胞内脂质水平;用RNA sequence和Western blot筛选和验证化疗药物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沉默ROBO3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关键靶基因的变化。结果 阿霉素或顺铂可诱发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紊乱,加剧巨噬细胞泡沫化。进一步研究显示,轴突导向因子受体ROBO3的表达水平在化疗药物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中先增高后降低;沉默ROBO3加重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水平。机制上,ROBO3沉默可上升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DHCR24表达,抑制胆固醇外排相关基因ABCG1表达,造成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结论 ROBO3在化疗药物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紊乱及泡沫化进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可为化疗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血管毒性 -泡沫细胞 轴突导向因子受体3 胆固醇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程瑞杰 方勇 +1 位作者 俞为荣 王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腹腔麻醉后在糖尿病小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左侧创面外用GM-CSF凝胶(GM...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腹腔麻醉后在糖尿病小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左侧创面外用GM-CSF凝胶(GM-CSF处理组),右侧创面则给予不含药物的凝胶(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不同时相点,分别测量计算两组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率;组织M asson染色观察创面再上皮化程度和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碱性水解法测定反映局部胶原蛋白合成量的指标羟脯氨酸水平。结果GM-CSF处理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从创面形成后3 d起两组差异显著(P<0.01);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显示,GM-CSF处理组创面形成后不同时相点的再上皮化速率和胶原纤维沉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创面形成后3 d起,GM-CSF处理组羟脯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小鼠创面外用GM-CSF凝胶,可诱导创面再上皮化和胶原蛋白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糖尿病 创面愈合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其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16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3 位作者 曹少先 吴志敏 陈荣达 杨利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40,共7页
采取三元杂交猪的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总RNA,采用RT-PCR克隆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NA(GenBank登录号为DQ108393)。以pcDNA3.1(-)为质粒载体,构建猪GM-CS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GM-CSF,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不同物种... 采取三元杂交猪的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总RNA,采用RT-PCR克隆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NA(GenBank登录号为DQ108393)。以pcDNA3.1(-)为质粒载体,构建猪GM-CS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GM-CSF,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不同物种间同源性的比较。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的特异性。序列分析表明,GM-CSF的cDNA开放阅读框为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和大部分信号肽,与用作PCR引物设计的参考序列比较,其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5%,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5.1%,同绵羊、人、牛、小鼠和犬的GM-CSF序列比较,其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6.2%、80.5%、81.7%、69.7%和81.8%,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78.5%、71.3%、70.3%、55.9%和71.5%。Western blotting证实目的基因可以在真核细胞中特异性的表达GM-CSF蛋白。以上结果表明,猪的GM-CSF基因被成功克隆,它存在着种属特异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利用GM-CSF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强 王坤正 +4 位作者 党晓谦 时志斌 裴宪武 柏传毅 贾学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的可能细胞因子途径。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的可能细胞因子途径。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雌激素组(已烯雌酚片,0.0225 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仅牵动卵巢,其余两组均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取第3-6腰椎做骨密度检查。取股骨提总RNA。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上述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相对于去卵巢组,雌激素组大鼠腰椎骨密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相对于去卵巢组,雌激素组大鼠骨组织OPG的mRNA表达增高,M-CSF的mRNA表达下降,ODF/OPG值下降。结论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OPG,M-CSF的表达和ODF/OPG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骨质疏松 细胞因子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生长抑素融合表达质粒对断奶仔猪生长及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2 位作者 陈荣达 吴志敏 杨利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6,共5页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Ⅳ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37%(P〉0.05)和17.2%(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8%和6.7%。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Ⅱ组IGF-Ⅰ的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Ⅲ和Ⅳ组在第2周后处于较低的分泌水平,Ⅲ组IGF-Ⅰ的峰值高于其他组。Ⅰ、Ⅱ和Ⅳ组T3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Ⅲ组呈上升趋势,免疫后第8周,Ⅲ组的T3分泌水平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Ⅰ组T4的含量不断降低,而Ⅱ、Ⅲ和Ⅳ组有不断升高的趋势,Ⅱ组和Ⅲ组T4的分泌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SS DNA疫苗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pGM-CSF/SS的免疫效果要优于pGM-CSF+pcS/2SS共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生长抑素(SS) 生长激素(GH) IGF-Ⅰ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邱学文 王甲汉 +1 位作者 杨磊 任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rhGM...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基质安慰剂治疗,试验周期为21d。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和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不同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总有效率。结果: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6d(95%可信区间11.9~13.3d),较对照组(16.8d,95%可信区间16.1~17.5d)明显缩短(P<0.01)。用药6、12d后,试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3)%、(9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11)%、(73±14)%,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13.00%、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53.33%,P<0.0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应用rhGM-CSF凝胶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菌提取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龙飞 高福生 +2 位作者 丁星 祁卉卉 金先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0、8、16、20 mg/L)的烟曲霉菌提取物(Aspergillus fumigatus extract,AFE)作用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14... 目的:探讨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0、8、16、20 mg/L)的烟曲霉菌提取物(Aspergillus fumigatus extract,AFE)作用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14o不同的时间(12、24、48、72 h)。同时还应用热处理的AFE(heat-treated AFE,HT-AF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蛋白激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SLIGLV-NH2)和PAR-2阻断剂(FSLLRY-NH2)作用16HBE-14o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GM-CSF含量,同时应用RT-PCR法检测GM-CSF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对照组细胞仅表达分泌少量GM-CSF,而给予不同浓度的AFE作用后,细胞合成和分泌GM-CSF的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AR-2激动剂同样可以促进细胞合成分泌GM-CS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PAR-2阻断剂几乎完全抑制AFE的上述作用。HT-AFE的蛋白酶活性完全灭活,不能促进细胞GM-CSF表达增加。结论:AFE依赖其蛋白酶活性激活PAR-2受体,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GM-CSF合成和分泌,从而促进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菌 支气管上皮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