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表达水平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住院风险的关联及临床价值
1
作者 施林 卡德艳木·阿布力米提 +2 位作者 张宇林 徐应明 严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评估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MDL-1)mRNA表达水平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再住院风险之间的关系,探索MDL-1作为SAP患者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评估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MDL-1)mRNA表达水平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再住院风险之间的关系,探索MDL-1作为SAP患者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09例初发SAP患者(SAP组),并选择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M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根据MDL-1 mRNA表达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随访两年,记录患者的再住院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回归及ROC曲线分析MDL-1 mRNA表达水平对再住院风险的预测效能,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DL-1表达与再住院风险的独立相关性。结果MDL-1 mRNA高表达与SAP患者再住院风险显著相关。高表达组的再住院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再住院自由率差异显著(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MDL-1高表达是再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HR=3.002,95%CI 1.781~5.05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MDL-1高表达患者的再住院风险显著增加(OR=4.349,95%CI 2.056~9.2013,P<0.0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高血压是SAP患者再住院的另一显著预测因素(OR=2.9647,95%CI 1.069~8.217,P=0.037)。结论MDL-1 mRNA高表达显著增加了SAP患者的再住院风险,且其表达水平在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MDL-1有望成为SAP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为高风险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细胞相关凝集素-1 再住院风险 冠状动脉狭窄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下调MCP1促进巨噬细胞抑制结肠癌肝转移
2
作者 刘永凡 魏昇 +5 位作者 郭子成 崔健 朱驿 周大臣 耿小平 崔笑 《肝胆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通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l,MCP1)调控巨噬细胞对结肠癌肝转移(LMCC,liver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巨噬细胞-结肠癌细胞共培养模型,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通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l,MCP1)调控巨噬细胞对结肠癌肝转移(LMCC,liver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巨噬细胞-结肠癌细胞共培养模型,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脾脏注射切脾法构建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标记物CD206和MCP1表达。通过细胞克隆实验和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ELA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细胞培养液中MCP1浓度。结果CD206和MCP1在结肠癌肝转移组织表达较非癌肝组织增高。在体外肿瘤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中,MCP1表达升高,巨噬细胞诱导极化为CD206高表达型TAMs,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在共培养模型中使用二甲双胍后,肿瘤细胞AMPK磷酸化水平增高及磷酸化NF-κB水平降低,MCP1表达水平下降。在小鼠模型中,同样表现出MCP1表达与结肠癌肝转移中TAM数量和肿瘤大小正性相关,二甲双胍降低MCP1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和TAMs在肿瘤中的数量,抑制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结论二甲双胍通过下调MCP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对结肠癌肝转移肿瘤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二甲双胍 肿瘤相关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环境调控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卡德艳木·阿布力米提 施林 严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巨噬细胞表面髓系DAP-12相关凝集素-1(MDL-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3月在新疆...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巨噬细胞表面髓系DAP-12相关凝集素-1(MDL-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实验将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缺氧+ox-LDL组、缺氧+ox-LDL+DMOG组和缺氧+ox-LDL+2ME2组。通过WesternBlot技术分析各组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MDL-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周期素D1(CCND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差异。利用CCK-8和台盼蓝染色法评估细胞增殖和活力。LDH、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含量则通过ELISA试剂盒测定。结果本研究评估了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功能变化。在缺氧+ox-LDL组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DL-1、HIF-1α、Caspase3、Caspase1、NLRP3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CCND1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该处理组的LDH、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显著增加[(340.267±41.338)U/L比(154.667±20.044)U/L,(89.251±8.488)pg/ml比(49.623±5.070)pg/ml,(36.642±4.730)ng/ml比(20.619±0.884)ng/ml,1104.515±46.411 pg/m比(785.291±40.339)pg/ml,P<0.01],细胞增殖能力和活细胞率显著下降[OD值(0.296±0.065)比(0.570±0.032),活细胞率(69.108±7.816)%比(98.147±0.781)%,P<0.01]。DMOG处理组相较于缺氧+ox-LDL组表现出蛋白表达和炎症标志物的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和活细胞率得到改善(P<0.01)。相反,2ME2处理加剧了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蛋白表达和炎症指标均有所增加,细胞活性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HIF-1α在缺氧和ox-LDL环境下调节MDL-1表达,进而影响巨噬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功能,该生物学特性可能在AS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 凝集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湛济帆 田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 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CSF-1/CSF-1R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细胞 破骨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5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DPP-4 siRNA或(和)加入SP600125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及JNK/AP-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阳西 余幼微 +3 位作者 杨帆 陈睦虎 宋其泰 钟武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转染二肽基肽酶-4(DPP-4)siRNA或(和)加入c-Jun N-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情况、JNK/AP-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并随机分组:Control组转染空载siRNA、siDPP-4组... 目的观察转染二肽基肽酶-4(DPP-4)siRNA或(和)加入c-Jun N-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情况、JNK/AP-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并随机分组:Control组转染空载siRNA、siDPP-4组转染DPP-4 siRNA、LPS组转染空载siRNA+LPS、siDPP-4+LPS组转染DPP-4 siRNA+LPS、LPS+SP600125组转染空载siRNA+LPS联合SP600125、siDPP-4+LPS+SP600125组转染DPP-4 siRNA+LPS联合SP600125。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巨噬细胞中M1型和M2型极化标志物CD86、CD206蛋白及JNK、激活蛋白-1(AP-1)转录蛋白(c-Jun、c-Fos)磷酸化,RT-qPCR法检测巨噬细胞中M1型标志物(CD86、TNF-α、iNOS、IL-1β)和M2型标志物[CD206、精氨酸激酶-1(ARG-1)、IL-4、IL-10]mRNA,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上清液中M1型促炎因子NO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M1型促炎型因子NO、ROS生成含量及M1型极化标志物(CD86蛋白及CD86、TNF-α、iNOS、IL-1βmRNA)表达升高,M2型极化标志物(CD206蛋白及CD206、ARG-1、IL-4、IL-10 mRNA)表达降低,P均<0.05。与LPS组比较,siDPP-4+LPS组M1型促炎型因子NO、ROS生成含量及M1型极化标志物(CD86蛋白及CD86、TNF-α、iNOS、IL-1βmRNA)表达升高,M2型极化标志物(CD206蛋白及CD206、ARG-1、IL-4、IL-10 mRNA)表达降低,P均<0.05。与LPS组比较,siDPP-4+LPS组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蛋白磷酸化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siDPP-4+LPS组比较,siDPP-4+LPS+SP600125组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蛋白磷酸化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转染DPP-4 siRNA可促进LPS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1型极化,抑制肺泡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增加JNK、c-Jun、c-Fos蛋白磷酸化表达;加入JNK抑制剂后,可降低由转染DPP-4 siRNA引起的JNK、c-Jun、c-Fos蛋白磷酸化表达升高。转染DPP-4 siRNA促进LPS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NK/A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 细胞极化 脂多糖 JNK/A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VE1+巨噬细胞在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对RA-FLS细胞迁移、侵袭、FMT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李骁瀚 王洪星 +3 位作者 王玺龙 赵娜 刘治璞 张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迁移、侵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5例RA患者及45例骨关节炎(OA... 目的观察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迁移、侵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5例RA患者及45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组织LYVE1、CD68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取对数生长期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在培养液中加入LYVE1过表达慢病毒,培养48 h获得表达LYVE1的THP-1细胞,在表达LYVE1的THP-1细胞中加入100 ng/mL的佛波酯(PMA)诱导培养48 h,获得LYVE1+巨噬细胞;另取部分THP-1细胞,仅加入100 ng/mL的PMA诱导培养48 h获得LYVE1-巨噬细胞。取对数生长期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LYVE1+巨噬细胞组、LYVE1-巨噬细胞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另将仅含培养基的小室设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取MH7A细胞分为A组、B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将仅含培养基小室设为C组,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取MH7A细胞分为一组、二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将仅含培养基小室设为空白组,培养48 h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H7A细胞FMT相关基因(COL1A1、fibronectin、α-SMA)的mRNA。结果RA与OA患者滑膜组织中LYVE1、CD68表达位置基本重叠;RA与OA患者滑膜组织LYVE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9±0.033、1.000±0.159,二者比较,P<0.05。与LYVE1-巨噬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 h时LYVE1+巨噬细胞组细胞划痕愈合比低(P均<0.05);与B组、C组比较,培养24 h时A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少(P均<0.05);与二组、空白组比较,培养48 h时一组细胞COL1A1 mRNA、fibronectin mRNA、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少(P均<0.05)。结论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LYVE1+巨噬细胞低表达。LYVE1+巨噬细胞可抑制RA-FLS的迁移、侵袭及F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受体-1 LYVE1+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在肾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季阳 何凤霞 +3 位作者 程圣禹 严文君 王润秀 雷向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56-58,101,共4页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程中,肾组织受感染、创伤和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刺激,炎症细胞浸润肾组织,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及正常肾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该过程涉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通路和巨...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程中,肾组织受感染、创伤和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刺激,炎症细胞浸润肾组织,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及正常肾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该过程涉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与肾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综述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间相互关系及其在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通路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波酯对猪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研究
9
作者 郭雨楠 王恩慈 +5 位作者 张溪园 张旭日 王建民 汪洋 刘岩琪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佛波酯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猪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研究佛波酯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猪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20、30 nmol/L的佛波酯能极显著促进猪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表达(P<0.01)。与对照相比,佛波酯在0.5、6 h可明显增加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基因表达量(P<0.05,P<0.01);在0.5、3和6 h可极显著增加猪中性粒细胞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量(P<0.01)。与对照相比,佛波酯在1、5和30 min可极显著促进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活性(P<0.01);在0.5、1、5和30 min可明显促进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磷酸化活性(P<0.05,P<0.01)。【结论】佛波酯能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表达,其机制至少与上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与磷酸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胞外信号调控激酶 佛波酯 黏附分子 中性粒细胞 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小檗碱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10
作者 陈玉善 王婷婷 +6 位作者 孟中华 尚莎莎 郑峻萌 宗永华 司春婴 梁亚州 关怀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干预24 h或48 h。采用细胞计数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小檗碱最佳浓度和时间。将PMA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小檗碱+抑制剂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1和磷酸化Akt1(p-Akt1)抗体蛋白含量。结果干预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40μmol/L组和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干预48 h时,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0.89±0.02)%、(0.82±0.03)%、(0.71±0.02)%、(0.62±0.03)%、(0.53±0.02)%vs(1.01±0.01)%,P<0.05]。小檗碱20μmol/L组处理24 h时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作为最佳浓度和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降低,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小檗碱+抑制剂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1通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并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蛋白类 LDL 细胞 磷酸肌醇3-激酶类 PI3K/Ak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后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松林 金涛 +3 位作者 李东波 杨涛 权天龙 宋锦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在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55例脑外伤患者(轻型组18例,中型组20例,重型组17例)入院后第1、3、7天的血... 目的研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在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55例脑外伤患者(轻型组18例,中型组20例,重型组17例)入院后第1、3、7天的血清MIP-1α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后第1、3天时,脑外伤轻、中、重型组患者血清MIP-1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三组中重型组MIP-1α水平最高,中型组次之,轻型组最低(P〈0.01)。入院第7天时,各脑外伤患者组血清MIP-1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中型及重型组患者的血清MIP-1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型组患者的血清MIP-1α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7天,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的MIP-1α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呈负相关,受伤程度越重,MIP-1α水平越高(第1天:r=-0.703,P〈0.01;第3天:r=-0.785,P〈0.01;第7天:r=-0.518,P〈0.01)。结论脑外伤后MIP-1α在血清中可被检出,且在伤后第3天表达最高,动态监测MIP-1在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炎症蛋白- 血清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对人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小兵 王献华 +2 位作者 曹金玲 朱兰 赵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8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SiO2)参与矽肺纤维化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矽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AM),在体外以SiO2(50μg/ml)和不加血清的DMEM培养2、6、12、18、24、36 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M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然后...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SiO2)参与矽肺纤维化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矽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AM),在体外以SiO2(50μg/ml)和不加血清的DMEM培养2、6、12、18、24、36 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M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然后取培养18 h的AM上清与人肺成纤维细胞(FB)共同孵育6、12、18、24、36、48 h,同法检测FB中TGF-β1水平。结果经SiO2刺激的矽肺患者AM中TGF-β1表达增加(P<0.05);AM上清也可使FB中TGF-β1表达上调,经SiO2刺激的AM上清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SiO2可促进矽肺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为上调AM和FB中TGF-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泡细胞 肺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对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CA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柯丽 成蓓 +2 位作者 余其振 何平 白智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γ对THP-1、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HP-1细胞与PMA孵育48小时使之分化为巨噬细胞,继以100mg/mlOx-LDL处理24小时使之形成泡沫细胞。将THP-1细胞、巨噬细胞、... 目的观察干扰素-γ对THP-1、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HP-1细胞与PMA孵育48小时使之分化为巨噬细胞,继以100mg/mlOx-LDL处理24小时使之形成泡沫细胞。将THP-1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分别用300U/mlIFN-γ干预24小时。RT-PCR检测ACAT-1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以及形成泡沫细胞时ACAT-1mRNA及蛋白含量增加(P<0.05),而后两种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经IFN-γ作用后三种细胞ACAT-1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强(P<0.05)。结论IFN-γ诱导单核、巨噬细胞、泡沫细胞ACAT-1的mRNA及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干扰素-Γ 细胞源性 单核 THP-1细胞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RT-PCR检测 IFN-γ Western 细胞 mRNA水平 蛋白表达 BLOT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 酰基辅酶A OxLDL 显著性差异 细胞分化 蛋白含量 细胞 PMA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海 卢杰 +3 位作者 程芃 张楠楠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学》 2015年第7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30个标本中HME、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HME、HIF-1α和VEGF在胃...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金属弹力酶(HM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30个标本中HME、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HME、HIF-1α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ME的表达与胃癌的血管浸润和分化程度有相关性,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3VEGF分别与HME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胃癌中HME、HIF-1α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为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且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胃癌的早期判断、干预治疗及预测肿瘤的转移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金属弹力酶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兵 傅尧 +2 位作者 符义富 游丽萍 孙国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1-832,共2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9例健康人、21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60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检测MIP-1α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9例健康人、21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60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检测MIP-1α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白斑患者和OSCC患者血清中MIP-1α的水平分别为170.6(145.0,252.0)pg/m L和118.2(60.48,230.0)pg/m L,较健康人82.54(52.26,105.8)pg/m L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0,P〈0.01;U=575.5,P=0.010 1)。TNM分期Ⅲ-Ⅳ期OSCC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中MIP-1α水平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P〈0.05)。MIP-1α的表达与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CC患者血清MIP-1α的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炎性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 白斑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Notch⁃1通过抑制组织蛋白酶S过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海斌 吴振虎 丁建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88-95,共8页
目的探讨Notch-1在合并及未合并肝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分析其对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标本,并分为未合... 目的探讨Notch-1在合并及未合并肝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分析其对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标本,并分为未合并肝转移组32例和合并肝转移组32例,利用流式分选法分离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Notch-1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分别感染Notch-1 NC(阴性对照)和shRNA慢病毒载体后与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共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HP-1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共培养体系中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未合并肝转移组比较,合并肝转移组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Notch-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伴随精氨酸酶-1及组织蛋白酶S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Notch-1 NC组比较,Notch-1 shRNA组THP-1细胞Notch-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伴随组织蛋白酶S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感染Notch-1 shRNA的THP-1细胞共培养后抑制表达Notch-1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且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减小(P<0.05)。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Notch-1蛋白表达具有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腺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NOTCH-1 肿瘤相关细胞 精氨酸酶-1 组织蛋白酶S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UUO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阳春 宁建平 +2 位作者 周巧玲 刘伦志 刘纪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7期379-381,i001,共4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模型组和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氟伐他汀2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模型组和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氟伐他汀20mg·kg-1·d-1)。于术后第1、4、7、10、14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结果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MCP-1与ED-1表达较SOR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UUO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但/仍高于SOR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MCP-1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氟伐他汀 UUO 表达及 单侧输尿管梗阻 MCP-1 Masson染色 肾小管-间质 免疫组织化学法 抗纤维化机制 SD雌性大鼠 肾脏病理变化 肾间质纤维化 动态观察 细胞抗原 间质胶原 治疗组 模型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CD40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利峰 杨志明 +1 位作者 柴蝉娟 吴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下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一定浓度的Ang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ng-(1-7)共同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和CD40L在细胞上...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下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一定浓度的Ang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ng-(1-7)共同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和CD40L在细胞上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40和CD40LmRNA表达。结果Ang-(1-7)既可下调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又能使CD40和CD40LmRNA表达下降,其阻断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应用Ang-(1-7)特异性阻断剂A-779后CD40和CD40L表达再次升高,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1-7)可拮抗巨噬细胞CD40和CD40L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Ang-(1-7)是通过特异性受体MAS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II CD40/CD40L通路 THP-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AIF-1蛋白表达及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mRNA的影响
19
作者 李娟 王利 +3 位作者 罗晓林 官久强 安添午 张翔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旨在对牦牛同种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探讨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AIF-1基因在牦牛5种组织中的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AIF-1蛋白,q-PCR检测小... 旨在对牦牛同种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探讨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AIF-1基因在牦牛5种组织中的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AIF-1蛋白,q-PCR检测小鼠巨噬细胞4种炎性因子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IF-1基因在麦洼牦牛脾中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表达并纯化出约29.47 ku的AIF-1重组蛋白,1.0、10.0、100.0μg·mL^-1 AIF-1蛋白均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和iNOS的表达。这表明AIF-1在巨噬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为深入研究牦牛AIF-1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移植炎症因子-1 原核表达 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对体外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及TNF-α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胡敏 王亚东 +1 位作者 黄顺 钱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Cs)中TNF-α活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Cs,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HC)、RT-PCR以及放免法,对SEA作用后的大鼠PMCs形态变...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Cs)中TNF-α活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Cs,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HC)、RT-PCR以及放免法,对SEA作用后的大鼠PMCs形态变化和TNF-α表达进行观察;同时,制备SEA活化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SEA-MCM),利用MTT比色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对经过SEA-MCM作用后的HSC-T6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结果进行检测。结果:1大鼠PMCs在LPS(10 mg/L)和SEA(10 mg/L)分别作用3 h、6 h和9 h后,可以使PMCs活化增加,并促进大鼠PMCs TNF-α蛋白表达(P<0.05);2LPS(10 mg/L)和SEA(10 mg/L)分别作用6 h,大鼠PMCs TNF-αmRNA表达增加(P<0.05);3LPS(10 mg/L)和SEA(10 mg/L)分别作用3 h、6 h和9 h,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6 h和9 h组均高于3 h组(P<0.05),6 h和9 h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4SEA-MCM促进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P<0.05)。结论:体外实验证实SEA与LPS在活化大鼠PMCs、促进TNF-α表达和分泌中有相似的作用,这可能与SEA活化大鼠PMCs能明显促进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增殖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