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颗粒物对Apo 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内部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1
作者 李永辉 崔佳 +1 位作者 赵培 路永刚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9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 2.5)对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其内部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将32只8周龄雄性Apo E-/-小鼠(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同时对照组、PM 2.5组分别气管滴注生理...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 2.5)对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其内部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将32只8周龄雄性Apo E-/-小鼠(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同时对照组、PM 2.5组分别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 2.5生理盐水混悬液。8周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鼠全血重金属含量,Movat染色法评估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天狼星红染色检测斑块内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MAC-2阳性区域)和平滑肌细胞(β-actin阳性区域)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降主动脉斑块中M1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2(IL-12)]和M2型[精氨酸酶1(Arg-1)、CD206]巨噬细胞标志性因子基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 2.5组全血中重金属成分中铝、钒、铁含量升高,斑块面积增大,斑块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胶原含量降低,斑块内M1型巨噬细胞标志性因子iNOS、IL-12 mRNA表达增加而M2型巨噬细胞标志性因子CD206、Arg-1 mRNA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PM 2.5暴露促进了Apo E-/-小鼠AS的进展,其原因可能与动脉粥样斑块内巨噬细胞向M1表型倾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斑块 细颗粒物 巨噬细胞表型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对Apo 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内部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学灿 路永刚 +2 位作者 于悦卿 霍丽静 帖彦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4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磷酸酶SHP-2对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内部巨噬细胞(M_φ)表型的影响。方法将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各16只,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实验组腹腔注射溶于0.5... 目的观察磷酸酶SHP-2对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内部巨噬细胞(M_φ)表型的影响。方法将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各16只,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实验组腹腔注射溶于0.5%DMSO的SHP-2抑制剂PHPS1 3 mg/(kg·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0.5%DMSO,每天注射1次,共16周。用油红O和Movat染色分别评估主动脉整体和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天狼星红、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主动脉根部斑块内胶原、M_φ(galectin-3/MAC-2阳性区域)和平滑肌细胞(β-actin阳性区域),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降主动脉中的M1型(i NOS、TNF-α和IL-6)和M2型(IL-10、Arg-1和FIZZ-1)M_φ标志性因子基因。结果实验组主动脉整体和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小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主动脉根部斑块内M_φ阳性区域减小(P<0.05),平滑肌细胞、胶原成分阳性区域增大(P均<0.05);降主动脉斑块内M1型M_φ标志性因子基因表达降低(P均<0.05),M2型M_φ标志性因子基因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磷酸酶SHP-2可抑制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_φ向M2型分化,从而导致斑块不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SHP-2抑制剂 斑块稳定性 巨噬细胞表型 APO E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环境巨噬细胞表型的时空相关性及其对生物材料支架引导组织再生与修复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绥绥 许海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和异物的正常应答,炎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生物材料在体内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巨噬细胞是调控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此它对生物材料的响应性在认知材料-机体反应中有决定性作用。系统阐述巨噬细胞表型...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和异物的正常应答,炎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生物材料在体内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巨噬细胞是调控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此它对生物材料的响应性在认知材料-机体反应中有决定性作用。系统阐述巨噬细胞表型与机体创伤环境及对后期的修复和(或)再生、巨噬细胞表型与相关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表型 创伤环境 生物材料 修复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极化探讨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明中 张榕明 +2 位作者 吴茹霞 解震 陈光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74-80,共7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发生和发展与肝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及分布异常有关。这种异常反应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病理性修复,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步骤。巨噬细胞作为一种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防卫的吞噬细胞,...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发生和发展与肝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及分布异常有关。这种异常反应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病理性修复,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步骤。巨噬细胞作为一种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防卫的吞噬细胞,依照其不同来源(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腹膜巨噬细胞和脾脏巨噬细胞等)和表型(主要为M1、M2型)可对肝纤维化产生影响。中药单体等成分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不同通路进行干预,可一定程度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如JNK、PI3K/Akt、Notch、JAK/STAT及NF-κB信号通路等均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本文综述中药复方、中药单体等干预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以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细胞极化 巨噬细胞表型 中药单体 M1型细胞 M2型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彭超杰 吴林柯 吴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6期43-46,50,共5页
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表型及功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其中M1型巨噬细胞通过破坏其线粒体功能,促进糖酵解代谢及活性氧释放,干扰巨噬细胞脂质代谢平衡,维持和扩大炎症反应,降低... 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表型及功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其中M1型巨噬细胞通过破坏其线粒体功能,促进糖酵解代谢及活性氧释放,干扰巨噬细胞脂质代谢平衡,维持和扩大炎症反应,降低巨噬细胞清除吞噬坏死细胞能力,加速坏死核心形成和不稳定斑块破裂发生。而M2型巨噬细胞则具有维持线粒体正常呼吸功能,促进氧化磷酸化代谢,增强胞内脂质流出,减轻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组织并清理坏死细胞,维持斑块稳定性等方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目前临床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也表现出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潜力。因此进一步探索并总结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及有效靶点是深入研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措施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极化 巨噬细胞表型 M1型细胞 M2型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