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6
1
作者 苏莹 马丽丽 +1 位作者 柳江 韩忠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集2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AD4和Arg-1表达水平。采用PMA/LPS和PMA/IL-4极化THP-1细...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集2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AD4和Arg-1表达水平。采用PMA/LPS和PMA/IL-4极化THP-1细胞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过程中加入NETs共孵育,qRT-PCR检测巨噬细胞iNOS、IL-6、TNF-α、Arg-1、IL-10和TGF-β表达水平。将各组M2型巨噬细胞与A549细胞共孵育,CCK8检测A549细胞增殖变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EGF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患者肿瘤组织PAD4和Arg-1表达水平升高。在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加入NETs后巨噬细胞iNOS、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Arg-1、IL-10、TGF-β表达水平升高。在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加入NETs后巨噬细胞Arg-1、IL-10、TGF-β表达水平升高。与Control组比较,M2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VEGF表达水平升高。与M2组比较,M2+NETs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VEGF表达水平升高。结论:NETs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NSCLC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胞诱捕 细胞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激活自噬增加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抑制炎性体减少泡沫细胞胆固醇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艳红 侯雯莉 +1 位作者 李覃 赵季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9-976,共8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ox-LDL刺激RAW264. 7细胞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培养基)、模型组(60μg/m L ox-LDL刺激)、氯喹(CQ)组(60μg/m L ox-LDL联合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ox-LDL刺激RAW264. 7细胞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培养基)、模型组(60μg/m L ox-LDL刺激)、氯喹(CQ)组(60μg/m L ox-LDL联合10 mmol/L CQ处理)、TMZ联合CQ组(60μg/m L ox-LDL联合80μmol/L TMZ和10 mmol/L CQ处理)。油红O染色评估泡沫细胞形成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及游离胆固醇(FC)含量;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观察自噬; Picogreen荧光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形成及其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指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泛素结合蛋白P62、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 (NLRP3)、含胱天蛋白酶结构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胆固醇流出相关基因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1(ABCA1)、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1(ABCG1)的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MZ联合CQ组LC3B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同时TC、FC、胆固醇酯(CE)/TC含量降低,此外NLRP3、ASC及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MET形成增加。CQ组结果相反。结论曲美他嗪可以通过激活自噬、增强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形成并抑制炎性体形成,从而促进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细胞诱捕(met) 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 胆固醇流出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的核酸酶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琦 牛俊辉 +6 位作者 王晓利 毛静 全映颖 刘桂坤 雷显前 朱鹏瑶 廖成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3-741,共9页
旨在探究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的核酸酶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琼脂扩散法观察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降解λDNA的活性,同时,分析不同温度、pH和金属离子对胞外产物核酸酶活性的影... 旨在探究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的核酸酶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琼脂扩散法观察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降解λDNA的活性,同时,分析不同温度、pH和金属离子对胞外产物核酸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胞外产物对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具有降解λDNA的DNA酶活性,高温和酸性条件抑制DNA酶的活性,活性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2℃和9.0,且胞外产物的核酸酶可被60℃以上的温度灭活。添加Na^(+)、K^(+)、Ca^(2+)和Ni^(2+)对胞外产物切割λDNA的活性没有影响;5.00和10.00 mmol·L^(-1)的Ba^(2+)、Mg^(2+)和Mn^(2+)可提高胞外产物的DNA酶活性;0.01~1.00 mmol·L^(-1)的Zn^(2+)、Cu^(2+)和Fe^(3+)对胞外产物的DNA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但Co^(2+)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定量分析均显示,猪霍乱沙门菌不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胞外诱捕网,而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可显著降解白色念珠菌刺激巨噬细胞形成的胞外诱捕网。本研究证实了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的DNA酶活性,为进一步探究胞外产物在猪霍乱沙门菌感染与宿主免疫互作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菌 产物 核酸酶 细胞 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剂体外诱导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效率的比较
4
作者 苏程程 向国安 +5 位作者 马永强 张译丹 周欣 彭守春 魏路清 姬文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诱导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形成的不同方法。方法采用(0.5、1、5、10)μg/m L脂多糖(LPS)、(10、25、50、80)μmol/L佛波酯(PMA)和(50、100、150)μg/m L二氧化硅(Si O2)处理RAW264.7细胞,在处理后3 h和6 h,采用免疫荧光... 目的比较体外诱导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形成的不同方法。方法采用(0.5、1、5、10)μg/m L脂多糖(LPS)、(10、25、50、80)μmol/L佛波酯(PMA)和(50、100、150)μg/m L二氧化硅(Si O2)处理RAW264.7细胞,在处理后3 h和6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ET的产生,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表明MET主要由DNA和组蛋白构成,1μg/m L LPS处理RAW264.7细胞6 h,MET形成百分比为(37.04±10.02)%,明显高于对照组(7.90±2.71)%;80μmol/L的PMA处理细胞后MET形成百分比为(22.40±1.83)%,高于对照组(10.11±1.13)%;各剂量的Si O2诱导MET的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用LPS和PMA均能在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MET的形成,Si O2诱导不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诱捕 RAW264.7细胞 脂多糖 佛波脂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自噬和胞外诱捕网形成增加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冬梅 祝静 +2 位作者 肖剑波 何仁栋 邢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2,共7页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自噬、凋亡和胞外诱捕网(NET)形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6例女性SLE患者(SLE组)和同期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中性粒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自...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自噬、凋亡和胞外诱捕网(NET)形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6例女性SLE患者(SLE组)和同期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中性粒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自噬相关基因5(ATG5)、 P62、 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 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LC3B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体外分离培养中性粒细胞,分别用100 nmol/L雷帕霉素和10μg/mL脂多糖(LPS)处理6 h, 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性粒细胞LC3B、 ATG5、 P62、 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MPO水平,SytoxTMGreen染色结合荧光光度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ET形成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中性粒细胞自噬、凋亡水平和NET形成均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自噬与凋亡、 NET分别正相关;雷帕霉素诱导中性粒细胞自噬活化,但对凋亡和NET形成无明显影响;LPS能诱导中性粒细胞自噬激活并促进NET形成,但对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SLE患者中性粒细胞自噬、凋亡和NET形成均增加,SLE患者中性粒细胞自噬过度激活和NET形成增多可能是炎性内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凋亡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诱捕(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