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毒素用于降低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率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羿 曾耀英 +4 位作者 曾山 狄静芳 詹美意 关洁宾 全世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毒素降低反复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 2小鼠胚胎吸收率的免疫机制 .方法 :在小鼠交配前腹腔注射变性蛋白质包被的二氧化硅颗粒 ,做为巨噬细胞毒素以去除巨噬细胞 ,观察胚胎吸收率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进而分析...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毒素降低反复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 2小鼠胚胎吸收率的免疫机制 .方法 :在小鼠交配前腹腔注射变性蛋白质包被的二氧化硅颗粒 ,做为巨噬细胞毒素以去除巨噬细胞 ,观察胚胎吸收率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进而分析淋巴细胞浸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结果 :二氧化硅预处理组平均每窝活胎数显著增多 (6 3± 1 5vs 3 5± 1 0 ,P <0 0 1) ,胚胎吸收率则显著下降 (18 2 %vs .38 2 %,P <0 0 5 ) .与此相应 ,CD3+ CD6 9+ 、CD3+ CD71+ 细胞比率和CD4 5 +MHC -II+ 、CD80 + MHC -II+ 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 .结论 :体内注射巨噬细胞毒素可以显著降低CBA/J×DBA/ 2小鼠母胎交界面活化型T细胞和某些巨噬细胞亚型的比率 ,并且这种变化与胚胎吸收率的下降相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毒素 BA/J×DBA/2小鼠 胚胎吸收率 反复自然流产 淋巴细胞亚群 母胎交界面 动物模型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因子1对内毒素所致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秋鹏 张华莉 +6 位作者 袁灿 刘瑛 肖卫民 王慷慨 刘双 于凤秀 肖献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0-396,共7页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4 7巨噬细胞,并通过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F1活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SP70的表达观察HSF1的活化情况,RT PCR检测热休克反应(heatshockresponse ,HSR)对G CSFmRNA表达的影响;构建HSF1的pcDNA3 1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HSF1过表达RAW 2 6 4 7巨噬细胞株,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观察HSF1的表达,RT- PCR及Northern印迹进一步研究HSF1对G CSF基因表达的可能影响.发现LPS诱导巨噬细胞中G- CSFmRNA表达增多,并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单纯内毒素处理组相比,热休克预处理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建立的稳定表达HSF1的RAW 2 6 4 7细胞株中有HSF1蛋白的核移位;HSF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 6 4 7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HSF1过表达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因子1 RAW264.7细胞 毒素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热休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