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狼山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时间及意义
被引量:
16
1
作者
公王斌
胡健民
+2 位作者
吴素娟
刘洋
赵远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碎屑锆石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新元古代,而渣尔泰山一带的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最小峰值大于1 700 Ma,二者很可能不是同一套地层。前者被从原渣尔泰群中解体出来,称为狼山群。但由于狼山群与渣尔泰群岩石组合的相似性,以及地层展布在区域走向上相连,特别是它们都是华北北缘重要的含矿层,矿化特征也具相似性,导致目前为止这两套地层的叠置关系还不清楚,这对于认识华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发育特征和演化,以及对认识相关矿化规律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本文对发育于狼山地区平行山体走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糜棱面理走向NE-SW,向NW或SE陡倾,矿物拉伸线理向SW或NE缓倾,野外及显微运动学标志显示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两个糜棱岩化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变形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56.7±2.5)Ma和(379±4.7)Ma,表明剪切带形成于晚泥盆世。狼山韧性剪切带很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导致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相对滑动所形成的。该剪切带晚泥盆世的左行走滑导致新元古代狼山群和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叠置到一起。因此,在渣尔泰山北侧和狼山南部及阿拉善块体北缘的覆盖层之下,很可能分别存在隐伏的新元古代成矿带和中元古代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
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
^40Ar/^39Ar测年
新元古代狼山群
中元古代渣尔泰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大型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其活动时限
2
作者
许志琴
李海兵
+4 位作者
陈文
吴才来
杨经绥
金小赤
陈方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8-288,共1页
在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宽 2 km、长 350 km,由火山质、花岗质和钙质糜棱岩组成。韧性剪切带的微构造特征表现为近直立面理、A型剪切褶皱、水平及斜向拉伸线理、左行走滑和斜向左行走滑的剪切指向以及大...
在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宽 2 km、长 350 km,由火山质、花岗质和钙质糜棱岩组成。韧性剪切带的微构造特征表现为近直立面理、A型剪切褶皱、水平及斜向拉伸线理、左行走滑和斜向左行走滑的剪切指向以及大量变形花岗岩脉的贯入。韧性剪切带西段花岗质糜棱岩中糜棱质和重结晶石英的晶格优选方位测量结果表明存在早期高温条件(>650℃)下形成的{1010}<C>滑移系及后期中低温条件(650~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祁连山
韧性
左
行走
滑
剪切
带
活动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狼山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时间及意义
被引量:
16
1
作者
公王斌
胡健民
吴素娟
刘洋
赵远方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DZLXJK201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11
41502199)
文摘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碎屑锆石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新元古代,而渣尔泰山一带的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最小峰值大于1 700 Ma,二者很可能不是同一套地层。前者被从原渣尔泰群中解体出来,称为狼山群。但由于狼山群与渣尔泰群岩石组合的相似性,以及地层展布在区域走向上相连,特别是它们都是华北北缘重要的含矿层,矿化特征也具相似性,导致目前为止这两套地层的叠置关系还不清楚,这对于认识华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发育特征和演化,以及对认识相关矿化规律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本文对发育于狼山地区平行山体走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糜棱面理走向NE-SW,向NW或SE陡倾,矿物拉伸线理向SW或NE缓倾,野外及显微运动学标志显示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两个糜棱岩化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变形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56.7±2.5)Ma和(379±4.7)Ma,表明剪切带形成于晚泥盆世。狼山韧性剪切带很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导致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相对滑动所形成的。该剪切带晚泥盆世的左行走滑导致新元古代狼山群和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叠置到一起。因此,在渣尔泰山北侧和狼山南部及阿拉善块体北缘的覆盖层之下,很可能分别存在隐伏的新元古代成矿带和中元古代成矿带。
关键词
狼山
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
^40Ar/^39Ar测年
新元古代狼山群
中元古代渣尔泰群
Keywords
Lang Sham sinistral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 zone
^40Ar/^39Ar dating
Neoproterozoic Langshan Group
Mesoproterozoic Zhaertai Group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大型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其活动时限
2
作者
许志琴
李海兵
陈文
吴才来
杨经绥
金小赤
陈方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8-288,共1页
文摘
在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宽 2 km、长 350 km,由火山质、花岗质和钙质糜棱岩组成。韧性剪切带的微构造特征表现为近直立面理、A型剪切褶皱、水平及斜向拉伸线理、左行走滑和斜向左行走滑的剪切指向以及大量变形花岗岩脉的贯入。韧性剪切带西段花岗质糜棱岩中糜棱质和重结晶石英的晶格优选方位测量结果表明存在早期高温条件(>650℃)下形成的{1010}<C>滑移系及后期中低温条件(650~350℃)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祁连山
韧性
左
行走
滑
剪切
带
活动时限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狼山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时间及意义
公王斌
胡健民
吴素娟
刘洋
赵远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大型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其活动时限
许志琴
李海兵
陈文
吴才来
杨经绥
金小赤
陈方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