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黔中断裂带上可能的走滑相关褶皱——以贵阳乌当背斜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龚璞涵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5期80-81,共2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收集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对贵阳乌当背斜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黔中断裂带是黔中隆起和黔南坳陷的边界断层,整体呈NEE向,乌当背斜分布在黔中断裂带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轴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黔...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收集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对贵阳乌当背斜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黔中断裂带是黔中隆起和黔南坳陷的边界断层,整体呈NEE向,乌当背斜分布在黔中断裂带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轴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黔中断裂带某些部位具有典型的走滑特征——发辫状构造,旁侧发育的R剪切指示其为左行走滑断层,且具有逆冲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行走滑
逆冲性质
构造应力场
乌当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
28
2
作者
杨庚
王晓波
+3 位作者
李本亮
石昕
李选
管树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2,共7页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资料、卫星遥感影像地质解译成果、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最新解释以及地震剖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是由该区发育的达拉布特左行走滑断裂、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以及北西向右行...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资料、卫星遥感影像地质解译成果、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最新解释以及地震剖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是由该区发育的达拉布特左行走滑断裂、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以及北西向右行横向走滑断裂组成。其中,达拉布特边界断裂左行走滑作用是形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北西向右行横向走滑断裂的主要控制因素,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与北西向右行横向走滑断裂的交合部位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油气的主要聚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行走滑
作用
横向走
滑
断层
斜向挤压构造
达拉布特边界断裂
油气分布规律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江断裂带对南鄱阳坳陷成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松源
张介辉
+3 位作者
徐克定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7,201,共4页
对近几年南鄱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的地球物理和钻井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南昌凹陷为例,解剖赣江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赣江断裂带是 NNE向构造带,控制了一系列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提...
对近几年南鄱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的地球物理和钻井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南昌凹陷为例,解剖赣江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赣江断裂带是 NNE向构造带,控制了一系列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提出了南鄱阳坳陷的形成和演化是在燕山期古构造格局的限制下,受控于赣江断裂带的活动,以走滑伸展为主要特征。早期(冷水坞期)具走滑—拉分盆地性质,中期(周家店期—南雄早期)为左行走滑—伸展盆地,晚期转化为右行走滑伸展(南雄中晚期)和新生断陷盆地(清江期)。南鄱阳坳陷油气成藏以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晚期成藏为特色,具备上、下(构造层)两套成藏组合,其成藏条件与赣江断裂带的构造控制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断裂带
坳陷
左行走滑
伸展盆地
构造控制
伸展
右
行走
滑
晚期成藏
油气成藏条件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盆地形成及演化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松领
张正刚
+3 位作者
荣光来
石亚军
侯栗丽
王文卓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8-535,共8页
阿尔金断裂带是中国西北地区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型转换断裂,在不同时代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断裂运动的方向不同,断裂带两侧也相应的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中生界盆地和地面露头分布的研究,应用大量学者对阿尔金断...
阿尔金断裂带是中国西北地区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型转换断裂,在不同时代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断裂运动的方向不同,断裂带两侧也相应的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中生界盆地和地面露头分布的研究,应用大量学者对阿尔金断裂带走滑作用研究的认识,结合与右行离散平移断裂有关的构造组合模型,开展了阿尔金断裂带两侧中生界盆地演化过程、盆地类型、沉积环境以及阿尔金断裂带与周缘盆地演化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尔金断裂带两侧中生界盆地露头和盆地形态、岩相之间的契合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新生代以来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左行走滑距离在350km左右;泥饼右行走滑实验模型和阿尔金中段中生代原型盆地之间,在成盆环境和盆地类型上,均具有良好的构造契合关系;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复位以后的中生代原型盆地分布研究,对认识现今中生界盆地类型及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中生代
左行走滑
右
行走
滑
走
滑
拉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中断裂带上可能的走滑相关褶皱——以贵阳乌当背斜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龚璞涵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5期80-81,共2页
文摘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收集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对贵阳乌当背斜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黔中断裂带是黔中隆起和黔南坳陷的边界断层,整体呈NEE向,乌当背斜分布在黔中断裂带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轴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黔中断裂带某些部位具有典型的走滑特征——发辫状构造,旁侧发育的R剪切指示其为左行走滑断层,且具有逆冲性质。
关键词
左行走滑
逆冲性质
构造应力场
乌当背斜
Keywords
left-lateral slip
thrust properties
tectonic stress field
Wudang anticlinal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
28
2
作者
杨庚
王晓波
李本亮
石昕
李选
管树巍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与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2,共7页
文摘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资料、卫星遥感影像地质解译成果、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最新解释以及地震剖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是由该区发育的达拉布特左行走滑断裂、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以及北西向右行横向走滑断裂组成。其中,达拉布特边界断裂左行走滑作用是形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北西向右行横向走滑断裂的主要控制因素,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与北西向右行横向走滑断裂的交合部位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油气的主要聚集区域。
关键词
左行走滑
作用
横向走
滑
断层
斜向挤压构造
达拉布特边界断裂
油气分布规律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
transverse strike-slip fault
oblique eompressional structure
Dalabute boundary fault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pattern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江断裂带对南鄱阳坳陷成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松源
张介辉
徐克定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浙江勘探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7,201,共4页
文摘
对近几年南鄱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的地球物理和钻井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南昌凹陷为例,解剖赣江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赣江断裂带是 NNE向构造带,控制了一系列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提出了南鄱阳坳陷的形成和演化是在燕山期古构造格局的限制下,受控于赣江断裂带的活动,以走滑伸展为主要特征。早期(冷水坞期)具走滑—拉分盆地性质,中期(周家店期—南雄早期)为左行走滑—伸展盆地,晚期转化为右行走滑伸展(南雄中晚期)和新生断陷盆地(清江期)。南鄱阳坳陷油气成藏以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晚期成藏为特色,具备上、下(构造层)两套成藏组合,其成藏条件与赣江断裂带的构造控制作用密切相关。
关键词
赣江断裂带
坳陷
左行走滑
伸展盆地
构造控制
伸展
右
行走
滑
晚期成藏
油气成藏条件
钻井
Keywords
Data reduction
Natural gas fields
Petroleum geology
Petroleum prospecting
Societies and institutions
Tectonic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盆地形成及演化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松领
张正刚
荣光来
石亚军
侯栗丽
王文卓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8-53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03-006)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2016E-01)
文摘
阿尔金断裂带是中国西北地区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型转换断裂,在不同时代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断裂运动的方向不同,断裂带两侧也相应的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中生界盆地和地面露头分布的研究,应用大量学者对阿尔金断裂带走滑作用研究的认识,结合与右行离散平移断裂有关的构造组合模型,开展了阿尔金断裂带两侧中生界盆地演化过程、盆地类型、沉积环境以及阿尔金断裂带与周缘盆地演化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尔金断裂带两侧中生界盆地露头和盆地形态、岩相之间的契合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新生代以来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左行走滑距离在350km左右;泥饼右行走滑实验模型和阿尔金中段中生代原型盆地之间,在成盆环境和盆地类型上,均具有良好的构造契合关系;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复位以后的中生代原型盆地分布研究,对认识现今中生界盆地类型及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中生代
左行走滑
右
行走
滑
走
滑
拉分盆地
Keywords
Altyn Tagh fault zone
Cenozoic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right-lateral strike slip
strike-slip pull-apart basin
分类号
TE12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黔中断裂带上可能的走滑相关褶皱——以贵阳乌当背斜为例
龚璞涵
《世界有色金属》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杨庚
王晓波
李本亮
石昕
李选
管树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赣江断裂带对南鄱阳坳陷成盆的控制作用
周松源
张介辉
徐克定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盆地形成及演化
孙松领
张正刚
荣光来
石亚军
侯栗丽
王文卓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