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38—1942: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 |
何满仓
师伟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
|
从“反对一切”到“联合一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知识分子文化态度的变化 |
张太原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3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左翼知识分子的人民史观 |
莫磊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困扰着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5
|
温和的左翼:抗战时期史家张荫麟的论政与参政 |
李欣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6
|
知识商品化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7
|
“左眼”看中国的三种视像——萨特、安东尼奥尼和罗兰·巴尔特中国行文本的互文性分析 |
阎伟
谈微姣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竹内鲁迅”的建构逻辑 |
白海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9
|
艰难时世:危机中生存的世界与中国——佩里·安德森访问记 |
王琛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0 |
|
10
|
现实向左,理想向右——“两面派周扬”的正面、反面及侧面 |
邢晓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1
|
鲁迅与日本记者友人三题 |
唐政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2
|
创造社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化 |
王富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3
|
英年早逝者的泪与笑——论梁遇春的散文创作 |
张学军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四) |
王富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