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8—1942: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满仓 师伟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3,共7页
延安文艺的建构实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而1938—1942年基本是在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建构。在中共开放正确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大量左翼知识分子进入延安并成为延安文艺的建构主体。他们延续着五四新文学以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秉承着新... 延安文艺的建构实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而1938—1942年基本是在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建构。在中共开放正确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大量左翼知识分子进入延安并成为延安文艺的建构主体。他们延续着五四新文学以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秉承着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成立社团,创办刊物,建构自己的话语平台,开展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进行纯文艺理论论争,倡导引领批判揭露的文学新潮,按照自己的观念主导着延安文艺的建构,促使延安文艺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繁荣局面。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政党政治的需要,知识分子意识逐步被政党意识所取代,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便让位于中共意识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知识分子 主导 延安文艺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对一切”到“联合一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知识分子文化态度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太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71,共10页
大革命失败以后,日益走向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越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唯一真理,并以此审视中国思想界,凡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均视为"反动","反对一切"成为常用语。但1936年后,原来所反对的大都成了联合的对象,&... 大革命失败以后,日益走向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越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唯一真理,并以此审视中国思想界,凡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均视为"反动","反对一切"成为常用语。但1936年后,原来所反对的大都成了联合的对象,"联合一切"成为口号。在这一进程中,左翼知识分子对世界文化的认识,从资社之分又回到中外之别;对中国固有文化的认识,从单以"封建"相称又回到古代、传统等说法;对自由主义的认识,从视其为"帮凶"到承认其"有一长"。这些用语的变化是思想变化的明证,明显受到中共政治斗争策略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知识分子 文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左翼知识分子的人民史观
3
作者 莫磊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文明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是左翼知识分子人民史观生成的现实基础。基于对作为文明危机表象的诸多社会问题的体察和认知,左翼知识分子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并在思想和实践层面接纳了有着丰厚历史变革意涵的“人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文明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是左翼知识分子人民史观生成的现实基础。基于对作为文明危机表象的诸多社会问题的体察和认知,左翼知识分子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并在思想和实践层面接纳了有着丰厚历史变革意涵的“人民”一词,将之纳入对社会历史的分析,从而形成了以人民为本位的社会历史解释范式。左翼知识分子的人民史观有着关于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理论逻辑,以及到人民中去和从人民出发的现实理念。这一历史观突破了英国史学传统中精英史观在社会历史解释方面的主导局面,其以人民为本位的历史解释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同时代兴起的诸多社会史流派,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彰显了人民的价值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知识分子 英国 人民史观 文明危机 历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扰着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毛泽东 《海瑞罢官》 吴晗 左翼知识分子 写作方法 海瑞精神 牺牲者 人物性格 复杂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的左翼:抗战时期史家张荫麟的论政与参政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欣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2,132,共8页
粤籍史家张荫麟年少已在学界成名,同时对于政治长期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七七"事变前,持费宾社会主义之学说,同情中共,抨击政府对日的软弱外交,论政属于温和的左翼;事变后复又参与重庆政府之事务,试图为抗战出力,却无法一展... 粤籍史家张荫麟年少已在学界成名,同时对于政治长期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七七"事变前,持费宾社会主义之学说,同情中共,抨击政府对日的软弱外交,论政属于温和的左翼;事变后复又参与重庆政府之事务,试图为抗战出力,却无法一展所长,为时半年便黯然淡出,协同张其昀创办《思想与时代》以进行"文化保守"之工作。提出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中共以外的左翼人士亦能为政府所用,却又无法大用。民国知识分子虽然逐渐边缘化,但仍普遍认为继承"道统"或代表"清议",预示着全国人心的走向。通过张荫麟的进退经历,正可认识左翼知识分子在抗战时的思想趋向,亦可帮助理解抗战结束后为何人心思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麟 左翼知识分子 费宾社会主义 《思想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商品化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知识商品 左翼知识分子 商品化 知识生产 中国知识 中国知识分子 文化研究 学术研究 资本主义 供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眼”看中国的三种视像——萨特、安东尼奥尼和罗兰·巴尔特中国行文本的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阎伟 谈微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9,共6页
欧洲左翼知识分子萨特、安东尼奥尼和罗兰·巴尔特分别于1955、1972和1974年访问中国,并各自留下亲历中国的记录文本。由于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中国行不同的在场遭遇,他们关于中国的感受见解大相径庭。萨特的"红色中... 欧洲左翼知识分子萨特、安东尼奥尼和罗兰·巴尔特分别于1955、1972和1974年访问中国,并各自留下亲历中国的记录文本。由于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中国行不同的在场遭遇,他们关于中国的感受见解大相径庭。萨特的"红色中国"观、安东尼奥尼的"两种表情"中国论和罗兰·巴尔特的"负片(Negative Film)中国"观,除了分别显示他们"积极介入"的存在主义文学观、"积极疏离"的间离理论和"判断悬置"的现象学方法外,还展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观察中国时视点转化历时化的过程。他们中国行的三种视像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中国立场嬗变,也为我们认识特定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安东尼奥尼 罗兰·巴尔特 左翼知识分子 中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内鲁迅”的建构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海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8,44,共8页
1943年,日本左翼知识分子竹内好阅读鲁迅的著作,并以鲁迅为媒介、为参照思考明治以来日本的历史和文化界状况,从而奠定了日本知识界研究鲁迅、反思日本知识分子和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基础。竹内好以丰富而敏感的生命感觉和生活意识以及... 1943年,日本左翼知识分子竹内好阅读鲁迅的著作,并以鲁迅为媒介、为参照思考明治以来日本的历史和文化界状况,从而奠定了日本知识界研究鲁迅、反思日本知识分子和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基础。竹内好以丰富而敏感的生命感觉和生活意识以及哲思表述接近了鲁迅,在当时日本知识界的“日本汉学”和“支那学”之外发现并建立起具有主体性的同情性理解的中国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鲁迅 左翼知识分子 日本汉学 逻辑 中国文学研究 近代思想史 生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时世:危机中生存的世界与中国——佩里·安德森访问记
9
作者 王琛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1期4-10,共7页
2009年10月初,《现代中文学刊》预约了一次中外学术访谈,因为涉及汉英双语的交流,我参与了翻译工作。受访者是著名的英国左翼知识分子、思想史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教授。我在华东师大中... 2009年10月初,《现代中文学刊》预约了一次中外学术访谈,因为涉及汉英双语的交流,我参与了翻译工作。受访者是著名的英国左翼知识分子、思想史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教授。我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求学期间曾读过他主编的《西方左派图绘》,导师也提到过大名鼎鼎的历经40年的起伏跌宕的《新左翼评论》;当然也记得他的兄长,《想象的共同体》的作者、历史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由此了解到他家学上的一些传统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森 佩里 访问记 《想象的共同体》 左翼知识分子 中国 世界 翻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向左,理想向右——“两面派周扬”的正面、反面及侧面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晓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5-195,共11页
一九八九年夏季,随着中国历史再一次陷入剧烈震荡,周扬在北京溘然长逝。对于他的逝世,中共中央写下这样的悼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先驱者之一,党在文艺战线的卓越... 一九八九年夏季,随着中国历史再一次陷入剧烈震荡,周扬在北京溘然长逝。对于他的逝世,中共中央写下这样的悼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先驱者之一,党在文艺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这些官方耳熟能详的体制内话语在政治上为周扬盖棺定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周扬一方面从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在文艺界呼风唤雨、唯我独尊,另一方面争诉不断、毁誉参半的事实;遮蔽了周扬一方面作为左翼知识分子参与建立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文艺体制、九死无悔追求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被自己亲手参与建立的体制及理想社会侵害、吞蚀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厘清文艺界以周扬为震荡中心产生的历次重大纷争的本来面目,具有别具一格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社会 周扬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侧面 延安整风运动 文艺体制 左翼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日本记者友人三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政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8,共7页
鲁迅与日高清磨嵯日高清磨嵯是鲁迅最后结识的日本人之一,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八个多月后鲁迅逝世。日高清磨嵯(1906-1981),1906年10月30日生于日本宫崎市。宫崎中学毕业。1925年4月考入日本在上海创办的东亚... 鲁迅与日高清磨嵯日高清磨嵯是鲁迅最后结识的日本人之一,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八个多月后鲁迅逝世。日高清磨嵯(1906-1981),1906年10月30日生于日本宫崎市。宫崎中学毕业。1925年4月考入日本在上海创办的东亚同文书院,为第25期学生,1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日本 鲁迅日记 清磨 内山完造 广州 左翼知识分子 鲁迅杂文 联合通讯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社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富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6期61-63,共3页
创造社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化王富仁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当然是个重点,但仅仅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不可能对中国整个新文化作出清晰的描述的。我认为,现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的几乎... 创造社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化王富仁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当然是个重点,但仅仅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不可能对中国整个新文化作出清晰的描述的。我认为,现在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我们所采取的这个文化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化 文化传统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文化原则 左翼知识分子 二元对立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年早逝者的泪与笑——论梁遇春的散文创作
13
作者 张学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4-96,共3页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散文作家,在他短暂的26度春秋的人生旅途上,写下了40余篇散文,大都收在《春醪集》和《泪与笑》两部集子之中。他的散文探讨人生热情率真,不乏真知灼见;谈论知识常常旁征博引,涉古论今;...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散文作家,在他短暂的26度春秋的人生旅途上,写下了40余篇散文,大都收在《春醪集》和《泪与笑》两部集子之中。他的散文探讨人生热情率真,不乏真知灼见;谈论知识常常旁征博引,涉古论今;才华横溢,感情奔放,气势畅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遇春 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艺术风格 黑暗现实 探索人生 左翼知识分子 作家 人生态度 社会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四)
14
作者 王富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4期29-38,共10页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四)王富仁一个民族的文化因什么原因而分裂,也就将因什么原因而整合,这里有每个人主观上的选择,也有整个文化情势的综合运动。我们曾经指出,从1928年到1949年中国文化的大分裂是在中国政治...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四)王富仁一个民族的文化因什么原因而分裂,也就将因什么原因而整合,这里有每个人主观上的选择,也有整个文化情势的综合运动。我们曾经指出,从1928年到1949年中国文化的大分裂是在中国政治大分裂的条件下造成的,那末,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知识分子 鲁迅研究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与现状 鲁迅思想 马列主义 文化思想 英美派 国民党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