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基质消融与后壁线性隔离消融策略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肖慧 卢昊阳 +4 位作者 代曼玉 薛杨诚 贾卓然 郭杰 赵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基质改变分布特点及导管消融术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双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基质改良或左心房后壁线性隔离两种导管消融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6例。随机化原则分...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基质改变分布特点及导管消融术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双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基质改良或左心房后壁线性隔离两种导管消融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6例。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采用双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基质改良导管消融术式为基质改良组(43例);双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后壁线性隔离导管消融术式为线性隔离组(43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及术中左心房基质标测。术后采用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持续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空白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单次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中观察86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72例在左心房标测到低电压区或疤痕区。术后通过12个月随访,两组空白期心律失常发生率41.9%(基质改良组),23.3%(线性隔离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单次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3.7%(基质改良组),60.5%(线性隔离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与术前相比较两组LVEF升高,LVEDD、LVAD明显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导管消融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基质改良或左心房后壁隔离两种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安全性基本一致,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而前者单次消融成功率更高,后者空白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总体而言,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双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基质改良术式有效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肺静脉隔离 左心房后壁隔离 左心房基质标测 持续性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