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QT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成义 杨金荣 +2 位作者 荣阳 赵曼 苏业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方法13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2组,Ⅰ组69例患者有左心室肥大,Ⅱ组63例患者无左心室肥大。另外Ⅲ组为50位正常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3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方法13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2组,Ⅰ组69例患者有左心室肥大,Ⅱ组63例患者无左心室肥大。另外Ⅲ组为50位正常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3组QTd的变化,同时比较Ⅰ组和Ⅱ组猝死的人数。结果Ⅰ组QTd为(68.54±31.44)ms、QTcd为(73.31±23)ms,Ⅱ组QTd为(43.42±21.25)ms、QTcd为(47.50±21)ms,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QTd为(40.63±12.35)ms、QTcd为(43.82±25)ms,与Ⅱ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发生心脏性猝死者13例,Ⅱ组4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有左心室肥大者QTd明显增加,心脏性猝死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QT离散度 左心室肥大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纠正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燚 陈孟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纠正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LVH)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51例未经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T组)26例予以rHuEPO皮下注射治疗,起始...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纠正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LVH)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51例未经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T组)26例予以rHuEPO皮下注射治疗,起始量每周80~120u/Kg,血红蛋白(Hb)105~115g/L、红细胞压积(Hct)30%~35%时rHuEPO减为维持量;对照组(C组)25例不用rHuEPO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Hb、Hc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SBP、DBP、Ccr方面无显著差异,治疗后Hb、Hct T组较C组明显升高(P<0.01),LVMI T组较治疗前及C组治疗前后明显降低(P<0.01),两组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纠正CRI患者的贫血可部分逆转其L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贫血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5/、V_6/导联对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780-780,共1页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V5/V6导联 诊断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坦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大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纯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沙坦类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
5
作者 王照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8期29-29,共1页
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心室扩大及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肥大是诸多心脏病的共同表现,通过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左心室肥大患者1500例,男936例,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分析 左心室扩大 心电图诊断 超声心动图 室壁增厚 临床资料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伴左心衰竭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成香 蔡洁 胡国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析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伴左心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的50例健康体检患者(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 目的探析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伴左心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的50例健康体检患者(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均实施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诊断。结果观察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LAD、LVDd、E/e’提升,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LVEF、GLS值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应用下有降低趋势,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伴左心衰竭的应用,能够清晰显示患者心脏结构,并掌握患者左心室功能,对该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左心衰竭 左心室舒张末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与心率变异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冉 宋延青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79-180,182,共3页
探讨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左心室肥大,并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结果: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A组)和无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B... 探讨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左心室肥大,并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结果: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A组)和无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B组)的HRV分析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A组的复杂性心律失常(Lown氏分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68.75%)显著高于B组(15.78%),P<O.005。其中尤以成对的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两组比较P<O.01及P<0.005。结论: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存在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并发症 左心室肥大 室性心运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傅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55-56,共2页
目的对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比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检出率,计算其检查的准确率、特异性及... 目的对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比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检出率,计算其检查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以及不同类型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心电图检出率18.9%,超声心动图检出率37.9%,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诊断的特异性为91.0%、敏感性为54.7%、准确性为73.2%,二者不同结构类型的检出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特异性较高,敏感性、准确性不高,可作为筛查手段,确诊还需配合其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高血压 心电图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与超声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玉莲 肖贤赋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0Z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与超声波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差异。方法对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与左心室肥厚各30例,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者,超声检查无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征象27例(90℅),有左心室...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与超声波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差异。方法对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与左心室肥厚各30例,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者,超声检查无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征象27例(90℅),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者为3例(10℅)。左心室肥厚者超声检查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者30例(100℅)。结论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发现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存在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大与FGF-23及钙磷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金玉 杨沿浪 +1 位作者 叶寅寅 杨慧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大(LVH)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研究需要随机选取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0例病情相对稳定的MHD患者,所有患...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大(LVH)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研究需要随机选取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0例病情相对稳定的MHD患者,所有患者血清FGF-2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其他需测定指标有血清钙、磷、iPTH等,所有入选患者检查超声心动图,依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后根据LVH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LVH组59例和N-LVH组21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LVH组在透析龄、磷、钙磷乘积、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LVMI、FGF-23和iPTH上均高于N-LVH组(P<0.05),而LVH组在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红蛋白上均低于N-LVH组(P<0.05);LVMI与透析龄(r=0.840)、磷(r=0.900)、FGF-23(r=0.953)和收缩压(r=0.687)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GF-23、透析龄、收缩压和磷指标的升高是影响LVMI升高的重要因素。结论:MHD患者LVH与血清FGF-23、血磷等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丽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增加脑卒中的机理及检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脑卒中与左心室肥大之间的关系,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56例临床资料,均做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电图,观察左心室肥厚情况;结果其中心电图异常56例(左心室肥厚40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增加脑卒中的机理及检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脑卒中与左心室肥大之间的关系,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56例临床资料,均做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电图,观察左心室肥厚情况;结果其中心电图异常56例(左心室肥厚40例,左心室扩大16例);超声心电图异常者54例(左心室肥厚38例,左心室扩大16例);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的自身的优点,能够在医院广泛开展,容易推广使用,对早期发现诱发脑卒中的左心室肥厚有临床指导意义,这样可减少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脑血管意外 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艳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8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9例患者行心电图和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79例患者中,确诊左心室肥大77例。超声诊断左心室肥大71例,符合率92.21%;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69例,符合率89.61%;超声诊断符合率与...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9例患者行心电图和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79例患者中,确诊左心室肥大77例。超声诊断左心室肥大71例,符合率92.21%;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69例,符合率89.61%;超声诊断符合率与心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操作简单,诊断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诊断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肥大与脑卒中危险性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13
作者 卡德尔别克 李岚 《安徽医学》 2002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 为明确脑卒中与左心室肥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的调查了本院 66例脑卒中患者的心脏肥大情况。结果  1 脑卒中时 66.67%的患者左心室肥大 (包括左室肥厚 +左心室腔扩大 )仅 3 3 .3 %在正常范围 ;2 左心室腔扩大愈著者与发... 目的 为明确脑卒中与左心室肥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的调查了本院 66例脑卒中患者的心脏肥大情况。结果  1 脑卒中时 66.67%的患者左心室肥大 (包括左室肥厚 +左心室腔扩大 )仅 3 3 .3 %在正常范围 ;2 左心室腔扩大愈著者与发生卒中后再卒中的可能性为 2 0 .5 % ;3 左心室肥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左心室肥大与脑卒中危险性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脑卒中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导联∑QRS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秀兰 李海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12导联QRS总振幅(∑QRS)指标诊断左心室肥大(LVH)的价值。方法对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有无LVH进行分组,并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将∑QRS与Sokolow、Cornell两种心电图指...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12导联QRS总振幅(∑QRS)指标诊断左心室肥大(LVH)的价值。方法对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有无LVH进行分组,并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将∑QRS与Sokolow、Cornell两种心电图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QRS与Sokolow、Cornell指标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②∑QRS用于诊断LV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9.29%)和准确性(86.36%),优于Sokolow和Cornell指标。结论12导联∑QRS是诊断左心室肥大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肥大 左心室 诊断 QRS总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金茹 袁亮 +4 位作者 王瑞峰 张晶晶 郝丽 刘桂凌 王德光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1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形态结构改变。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法测量93例CKD患者LVDs、LVDd、IVS、PWTH、EF及FS,计算LVMI。结果 CKD 5期患者LVMI为(126.5±46.5)g/m2,显著高于CKD 1~2期(87.2±23.2)g/...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形态结构改变。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法测量93例CKD患者LVDs、LVDd、IVS、PWTH、EF及FS,计算LVMI。结果 CKD 5期患者LVMI为(126.5±46.5)g/m2,显著高于CKD 1~2期(87.2±23.2)g/m2;在CKD 3~5期患者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占70.1%;22.5%有心包积液、56.3%伴二尖瓣反流;LVH发生率为39.4%。结论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随肾功能的降低而增加;CKD3~5期患者左心室肥厚、二尖瓣反流及心包积液发生率高;左心室舒张功能受累现象普遍,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娇 俎德玲 +1 位作者 屠晓鸣 诸葛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分为LVH组42例及无LVH组53例,另选择血压正常且无LVH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3组24 h、夜间、昼间平均血压、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及LVMI。结果3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尿酸、血红蛋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各时间段内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性别、糖尿病比例、Hcy、肌酐、LVMI及24 h、夜间、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VH组男性比例、Hcy、LVMI及24 h、夜间、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明显高于无LVH组和对照组(P<0.05),LVH组和无LVH组糖尿病比例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和56.6%vs 7.5%,(92.0±4.8)μmol/L和(81.3±15.9)μmol/L vs(65.4±13.2)μmol/L,P<0.05]。无LVH组与对照组LVMI及24 h、夜间、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LVH组非杓型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无LVH组和对照组(85.7%vs 34.0%、5.0%,P=0.000)。结论BPV与高血压患者的LVH关系密切,其可能作为靶器官损伤最新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昼夜节律 心室功能 肥大 左心室 血压监测 便携式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立立 诸国华 +1 位作者 孙希鹏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门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4例,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并完成各项相关检查:血压、身高和体...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门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4例,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并完成各项相关检查: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检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检查、CYP11B2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基因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C-344T位点CC基因型患者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质量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11.46±0.97)mmvs (10.01±0.95)mm、(10.18±0.89)mm,P=0.000,(95.39±20.76)g/m2 vs (84.73±12.68)g/m2、(79.81±14.53)g/m2,P=0.000,(174.69±31.27)g vs (151.85±16.24)g、(146.08±19.08)g,P=0.00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服用降压药物种类、BMI、吸烟史、饮酒史、TG、TC、LDL-C、HDL-C、心率、血压及空腹血糖后,C-344T基因型与LVMI密切相关(P<0.001)。结论 CYP11B2(C-344T)存在基因多态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合酶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基因型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昀 周玲 +2 位作者 张帆 张福春 郭静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5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45例)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110例) ,比较两组患者2 4h血压监测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等浓度,用多元逐步... 目的 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5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45例)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110例) ,比较两组患者2 4h血压监测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等浓度,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肥厚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年龄、体重指数、体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高血压病程、2 4h平均脉压、平均收缩压及纤维蛋白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4h平均脉压升高可能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伴发左心室肥厚是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脉压增大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偶英 谭元生 张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3-775,共3页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是在高血压左心室后负荷升高状态下,为减少室壁张力,维持心脏功能,代偿出现的心肌肥厚.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临床确诊为左心室肥厚,则预后较差.因此,高...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是在高血压左心室后负荷升高状态下,为减少室壁张力,维持心脏功能,代偿出现的心肌肥厚.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临床确诊为左心室肥厚,则预后较差.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降压,而且必须预防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能够改善左心室重构,延缓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但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流行仍远未达到理想的控制.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历史悠久,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防治左心室肥厚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从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出发,将中医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心室重构 丹参 活血祛瘀剂 活血通络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细胞学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长江 胡申江 +1 位作者 吕树铮 陈韵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IBT)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对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随机分为IBT组(8只)、蒸馏水(DW)组(8只)和SHR0组(8只),另选16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随机分为W...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IBT)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对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随机分为IBT组(8只)、蒸馏水(DW)组(8只)和SHR0组(8只),另选16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随机分为WKY0组(8只)和WKY1组(8只)。IBT组大鼠给予IBT(60 mg.kg-1.d-1)加适量蒸馏水灌胃14周。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和左心室心肌肥厚指数(LVMI),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检测治疗后左心室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结果DW组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WKY组,而IBT组明显低于DW组;DW组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IBT组及同龄WKY组,IBT组稍低于同龄WKY组;Ca2+-ATP酶活性与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负相关,LV-MI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IBT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活性以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从而逆转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伊贝沙坦 细胞凋亡 肥大 左心室 受体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