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勇
陈康玉
+4 位作者
严激
徐健
孙贤林
安春生
苏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30例,分为左心室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同步性、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导线置入时...
目的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30例,分为左心室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同步性、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导线置入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左室导线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四极导线组可选择的起搏向量远多于双极导线组。术后1个月的超声优化程控显示,四极导线组优化后主动脉射血速度时间积分(AOVTI)和左室同步性均显著改善,同时优于双极导线组优化后(P<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四极导线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双极导线组(P<0.05)。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与双极导线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其血液动力学、同步性和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双极导线,并可能有助于减少膈神经刺激避免二次手术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杨冬妹
严激
+3 位作者
徐健
陈康玉
黄向阳
胡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SPWMD)、12个...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SPWMD)、12个室壁节段收缩速度达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SD)、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16-Dif)、心率矫正后的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R-R)]、峰值收缩径向应变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Trs-SD)和峰值收缩径向应变率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Trsr-SD),及急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VTI)、二尖瓣返流面积(MR),比较手术前后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均显著改善,四极导线组Ts-SD、Trs-SD和Trsr-SD优于双极导线组(P<0.05),三维超声Tmsv16-Dif和Tmsv16-SD(%R-R)亦优于双极导线组(P<0.01)。两组术后血液动力学均显著改善,与双极导线组比较,四极导线组SV和VTI更佳(P<0.05),但M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可带来更佳的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优于双极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组织多普勒
实时三维超声
二维斑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康玉
严激
+5 位作者
苏浩
徐健
王齐
宇霏
朱红军
杨冬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7-782,共6页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窦性心律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118例。根据左心室导线类型分为四极导线组(n=39)和双极导线组(n...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窦性心律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118例。根据左心室导线类型分为四极导线组(n=39)和双极导线组(n=79)。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疗效,以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为CRT有反应。主要终点AHRE定义为CRT-D检测到的心房率≥190次/min、持续时间≥6min的房性心律失常。结果:植入CRT-D后6个月,CRT有反应患者共计71例(60.2%),四极导线组与双极导线组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8%vs54.4%,P=0.070)。与双极导线组相比,四极导线组的左心房容积[15.0(-2.2,27.2)mlvs8(-3.0,14.0)ml]、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28.0(21.0,45.0)mlvs15.0(3.0,30.0)ml]、LVESV[34.0(21.0,48.6)mlvs22.0(12.0,32.0)m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8%(-11.0%,-3.9%)vs-5.5%(-9.1%,-2.3%)]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中位随访25个月,有31例(26.3%)患者出现AHRE。生存分析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四极导线(HR=0.351,95%CI:0.134~0.919,P=0.033)和左心房容积(HR=1.023,95%CI:1.008~1.039,P=0.003)是AHRE的影响因素。结论:四极导线较双极导线可降低CRT-D植入后AHRE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进一步逆转左心房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心房高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勇
陈康玉
严激
徐健
孙贤林
安春生
苏浩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301042210)
文摘
目的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30例,分为左心室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同步性、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导线置入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左室导线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四极导线组可选择的起搏向量远多于双极导线组。术后1个月的超声优化程控显示,四极导线组优化后主动脉射血速度时间积分(AOVTI)和左室同步性均显著改善,同时优于双极导线组优化后(P<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四极导线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双极导线组(P<0.05)。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与双极导线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其血液动力学、同步性和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双极导线,并可能有助于减少膈神经刺激避免二次手术等并发症。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Keywords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quadripolar left ventricular lead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杨冬妹
严激
徐健
陈康玉
黄向阳
胡扬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超声心动图室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1-1474,共4页
基金
2013年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301042210)
文摘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SPWMD)、12个室壁节段收缩速度达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SD)、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16-Dif)、心率矫正后的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R-R)]、峰值收缩径向应变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Trs-SD)和峰值收缩径向应变率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Trsr-SD),及急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VTI)、二尖瓣返流面积(MR),比较手术前后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均显著改善,四极导线组Ts-SD、Trs-SD和Trsr-SD优于双极导线组(P<0.05),三维超声Tmsv16-Dif和Tmsv16-SD(%R-R)亦优于双极导线组(P<0.01)。两组术后血液动力学均显著改善,与双极导线组比较,四极导线组SV和VTI更佳(P<0.05),但M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可带来更佳的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优于双极导线。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组织多普勒
实时三维超声
二维斑点追踪
Keywords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quadripolar left ventricular lead
tissue doppler imag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icking
分类号
R541.6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康玉
严激
苏浩
徐健
王齐
宇霏
朱红军
杨冬妹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7-782,共6页
基金
2016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6080802D113)
文摘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窦性心律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118例。根据左心室导线类型分为四极导线组(n=39)和双极导线组(n=79)。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疗效,以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为CRT有反应。主要终点AHRE定义为CRT-D检测到的心房率≥190次/min、持续时间≥6min的房性心律失常。结果:植入CRT-D后6个月,CRT有反应患者共计71例(60.2%),四极导线组与双极导线组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8%vs54.4%,P=0.070)。与双极导线组相比,四极导线组的左心房容积[15.0(-2.2,27.2)mlvs8(-3.0,14.0)ml]、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28.0(21.0,45.0)mlvs15.0(3.0,30.0)ml]、LVESV[34.0(21.0,48.6)mlvs22.0(12.0,32.0)m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8%(-11.0%,-3.9%)vs-5.5%(-9.1%,-2.3%)]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中位随访25个月,有31例(26.3%)患者出现AHRE。生存分析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四极导线(HR=0.351,95%CI:0.134~0.919,P=0.033)和左心房容积(HR=1.023,95%CI:1.008~1.039,P=0.003)是AHRE的影响因素。结论:四极导线较双极导线可降低CRT-D植入后AHRE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进一步逆转左心房重构有关。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心房高频事件
Key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left ventricular quadripolar lead
atrial high rate event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王勇
陈康玉
严激
徐健
孙贤林
安春生
苏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杨冬妹
严激
徐健
陈康玉
黄向阳
胡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
陈康玉
严激
苏浩
徐健
王齐
宇霏
朱红军
杨冬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