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新型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心脏磁共振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1
作者 马振岩 阿鑫 +4 位作者 赵蕾 张洪博 刘科 赵依晴 钱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83,共15页
目的基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脏磁共振(CMR)参数构建左心室不良重构(LVAR)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8个医学中心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329例。分别于PCI术后7&... 目的基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脏磁共振(CMR)参数构建左心室不良重构(LVAR)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8个医学中心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329例。分别于PCI术后7±2 d及术后6个月进行CMR检查。采用CVI42软件分析CMR参数。LVAR定义为PCI术后6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基线(术后7±2 d)增加超过20%,或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较基线增加超过15%。所有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30)和验证集(n=99)。在训练集中,首先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潜在的预测因子,然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根据LVAR的定义,患者分为LVAR组(n=100,30.40%)和无重构组(n=229,69.60%)。LVAR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重构组(58.00%vs 16.16%,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OR=0.76,95%CI(0.61-0.95),P=0.015]、左心房主动应变(LAAS)[OR=0.78,95%CI(0.67-0.92),P=0.003]是LVAR的保护因素。而梗死面积(IS)[OR=1.05,95%CI(1.01-1.10),P=0.017]、微血管阻塞(MVO)[OR=1.26,95%CI(1.01-1.59),P=0.048]是LVAR的危险因素。列线图在训练集中的AUC值为0.90(95%CI:0.86-0.94),在验证集中AUC值为0.88(95%CI:0.81-0.94)。结论本研究基于急性STEMI患者的CMR参数,识别出4个LVAR的独立预测因子:LVGLS、LAAS、IS、MVO。基于这4个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性能良好,可为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不良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R及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不良重构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苏宁 张子倩 +1 位作者 叶文颖 周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1,共6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管并提高生存率,但部分患者仍会经历左心室不良重构(adverse left ventricle remodeling,ALVR),进而影响长期预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关键的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后,IL-6参与炎症反应的启动、调节及维持,其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IL-6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并促进心肌修复;另一方面,IL-6水平过度升高可能导致炎症失控,引发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能够结合梗死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al,LVEF)和心肌应变等参数,对ALVR进行全面评估。因此,早期识别ALVR的风险因素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探讨CMR及IL-6在STEMI患者ALVR中的应用,以期未来研究可探索多模态影像融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以及针对IL-6的靶向治疗,以优化STEMI后ALVR的管理,提高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不良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心肌应变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微循环阻力指数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方芳 梁芙萌 +3 位作者 李楠 王晓晓 韩江莉 郭丽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与1年后左心室不良重构(left ventricular adverse remodeling,LVAR)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前壁STEMI并行PPCI患者,术后即刻通过压力/温度导丝测量IMR。利用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峰值评估梗死面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1 d和1年时评估超声心动图,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较基线增加≥20%定义为LVAR。结果:共入选43例患者,平均年龄(58.7±12.4)岁。根据IMR正常参考值将患者分为两组,IMR>25(n=23)组较IMR≤25组(n=20)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率(95.7%vs.65.0%,P=0.029)更高,血清CK峰值水平更高[4090(383,15833)vs.1580(396,5583),P=0.004],室壁瘤发生率更高(30.4%vs.5.0%,P=0.021)。MI后1 d两组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0±18.8)mL vs.(115.0±23.6)mL,P=0.503],而1年后IMR>25组LVEDV明显高于IMR≤25组[(141.5±33.7)mL vs.(115.9±27.9)mL,P=0.018]。IMR>25组LVAR发生比例更高(47.4%vs.11.8%,P=0.024)。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IMR[B=0.079,exp(B)(95%CI)为1.082(1.018~1.149),P=0.011]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B=1.610,exp(B)(95%CI)为5.005(1.380~18.152),P=0.014]是患者MI后1年发生LVAR的预测因素,IMR对1年后发生LVAR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49,P=0.019),IMR>29为良好的临界点,敏感性81.8%,特异性68.0%。结论:STEMI患者PPCI术后即刻测定IMR可以反映微血管功能,而微血管功能障碍是STEMI后1年左心室不良重构的有力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微循环阻力指数 左心室不良重构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崔佳宁 刘文佳 +5 位作者 闫非 赵亚男 陈伟杰 罗春材 张兴华 李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C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周及5个月的临床资料和CMR图像。所有受试者均采集电影和LGE序列。将患者分为左心室不良重构组(n=25)...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C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周及5个月的临床资料和CMR图像。所有受试者均采集电影和LGE序列。将患者分为左心室不良重构组(n=25)和无左心室不良重构组(n=61)。左心室不良重构定义为第2次CMR检查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初始CMR增加15%或更多。CMR分析包括左心室容积、心肌梗死特征、整体和区域心肌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在初始CMR时,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心室不良重构组梗死质量百分比[(34.07±10.04)%vs(22.20±11.29)%,P<0.001]和微血管阻塞(MVO)质量百分比[1.9(0,3.8)%vs 0(0,1.06)%,P<0.001]明显大于无左心室不良重构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均有恢复。但在第2次CMR时,左心室不良重构患者有更低的LVEF[(42.01±9.51)%vs(55.23±10.04)%,P<0.001]、更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55.58(43.15,69.91)mL/m^(2)vs 35.79(26.70,45.04)mL/m^(2),P<0.001]和梗死质量百分比[(26.71±24.51)%vs(17.08±9.25)%,P<0.001]。左心室不良重构组整体峰值应变及应变率、梗死区峰值应变、径向和周向峰值应变率更小(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3个因素是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梗死质量百分比预测左心室不良重构的AUC为0.793(95%CI 0.693~0.873),截断值为30.67%;整体径向舒张期峰值应变率的AUC为0.645(95%CI 0.534~0.745),截断值为0.5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的AUC为0.699(95%CI 0.590~0.793)。结论在急性期,左心室不良重构组和无左心室不良重构患者的左心室容积、整体及节段的心功能没有显著差异;但随时间推移,左心室不良重构组的左心室容积明显变大,整体及节段的心功能明显更差。梗死质量百分比、径向舒张期峰值应变率及RAAS抑制剂是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不良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