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指数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重构的改善情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童仙君 曹慧 +4 位作者 熊文峰 程遵华 金露 万文婷 孙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61-2165,共5页
目的探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评估主动脉瓣置换(AVR)前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左室重构(LVH)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行AVR 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并定义为病例组(n=68),其中主动脉瓣狭窄(AS)3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目的探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评估主动脉瓣置换(AVR)前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左室重构(LVH)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行AVR 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并定义为病例组(n=68),其中主动脉瓣狭窄(AS)3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35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n=70)。分别于AVR 前,治疗后1 周、1 个月和6 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2D-LVMI 和3D-LVMI。所有检查均由2 名超声医师采用单盲独立测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AS和AI患者2D-LVMI和3D-LVMI的变化差异。采用Bland-Altman 分析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对2D-LVMI和3D-LVMI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AS与AI患者的3D-LVMI和2D-LVMI在整个AVR治疗周期中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发现,AS患者2D-LVMI大于3D-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I与AS患者在AVR术后1周时3D-LVMI低于2D-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LVMI在观察者之间ICC结果为0.966;2D-LVMI的ICC结果为0.757,低于3D-LVMI的一致性。结论RT-3DE能够通过LVMI精确评估主动脉瓣病变患者AVR前后LVH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置换 左室质量指数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莉 张君 +2 位作者 邹国良 隋艳波 韩宇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究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的中药汤剂,早... 目的探究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的中药汤剂,早、晚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6 min步行试验(6MWT)、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E′、6MW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组内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法对HFpEF患者的中医证候、运动耐量改善效果明显,显著降低E/E′比值而提高左心室舒张功能,但对左室质量指数降低的疗效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益气活血法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与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傲亚 余振球 +2 位作者 章新新 王文化 杨晓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臂踝指数(ABI)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对578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ABI、LVMI值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24h平均收缩压(r=0.245,P=0.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臂踝指数(ABI)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对578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ABI、LVMI值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24h平均收缩压(r=0.245,P=0.000)、24h平均舒张压(r=0.158,P=0.000)正相关;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r=-0.104,P=0.012)、夜间舒张压下降率(r=-0.132,P=0.001)负相关;与ABI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收缩压(P=0.000)是LVMI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LVMI与ABI不存在相关性,而与24h平均收缩压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动态血压 左室质量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度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淡雪川 罗开良 +4 位作者 刘丽 何江 梁超 黄大岗 林文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动脉硬度指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质量指数,并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用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其动脉硬度指数,同时测定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临床指标进行比... 目的:探讨高血压动脉硬度指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质量指数,并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用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其动脉硬度指数,同时测定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左室肥厚组较非左室肥厚组具有较高的动脉硬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硬度指数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心血管病危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度指数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室质量指数与左室心肌做功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伍婷婷 解翔 +1 位作者 姜凡 方思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1-485,共5页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技术量化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左室心肌做功指数(MWI),并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进行分组,旨在对比研究不同LVMI水平对左室MWI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慢性肾病5期患者,其中男43例,女38...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技术量化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左室心肌做功指数(MWI),并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进行分组,旨在对比研究不同LVMI水平对左室MWI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慢性肾病5期患者,其中男43例,女38例。根据LVMI不同,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44例)和非左室肥厚组(NLVH组)(37例);另随机选取37名年龄、性别与ESRD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以及心肌做功指数(MWI),MWI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并分析ESRD患者的MWI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及其独立影响因子。结果3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其他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VH组及LVH组的GWW高于对照组、GWE低于对照组,且均以LVH组更为显著(P<0.05)。ESRD患者中,LVMI分别与GWW呈正相关、与GWE呈负相关,且具体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GWW、GWE可以早期发现ESRD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受损,LVH组的心肌功能受损较NLVH组更加严重。LVMI是GWW的独立正向影响因子,是GWE的独立负向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应变环 左室质量指数 终末期肾病 心肌做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室质量指数与早搏负荷、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罗鸿宇 华琦 刘荣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PVCs)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与早搏负荷、血尿酸(serum uric acid,U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VCs患者149例,根据LVMI水平分为单纯P...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PVCs)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与早搏负荷、血尿酸(serum uric acid,U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VCs患者149例,根据LVMI水平分为单纯PVCs组(n=66)、PVCs合并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组(n=83),比较两组间早搏负荷、UA等参数的差异,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VH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PVCs组比较,PVCs合并LVH组早搏负荷、U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早搏负荷、UA均为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VCs患者LVMI与早搏负荷、UA相关,随PVCs加重,患者更易发生左室肥厚;对于早搏负荷重、尿酸升高的PVCs患者应监测心功能,及早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左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血尿酸、QTCB、左室心肌质量指数比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全美燕 华琦 +3 位作者 任海荣 王云飞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负荷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校正QT间期(correct QT interval by Bazett,QTCB),探讨...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负荷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LVMI)、校正QT间期(correct QT interval by Bazett,QTCB),探讨期前收缩负荷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期前收缩频次大于360次/h或8 640次/24 h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7例,研究对象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空腹接受化验检查,将入选患者分为期前收缩负荷<10%(低负荷组)、10%~20%(中等负荷组)、>20%(高负荷组),比较3组间生物化学指标、LVMI、心电图指标等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高负荷组QTCB、LVMI、UA水平明显高于低负荷组(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回归方程Y=0.029X1+0.045X2-12.558,F=10.037,P<0.001(Y=期前收缩负荷,X1=UA,X2=QTCB),标准化回归系数UA为0.357,QTCB为0.295。结论 PVC患者随着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QTCB延长、左室肥厚程度加重,UA水平升高,并且对期前收缩负荷的影响UA比QTCB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负荷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血尿酸 QT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志芳 彭燕 郑泽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957-3960,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动态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OSAS患者82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OSAS不合并高血压组(OSAS组)40例,OSAS合并高血压组(OSAS+EH组)42例。选择同期我...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动态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OSAS患者82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OSAS不合并高血压组(OSAS组)40例,OSAS合并高血压组(OSAS+EH组)42例。选择同期我院高血压患者(EH组)38例及健康体检正常者(NS组)30例。进行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β2-MG测定。结果 (1)3组患者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夜间SBP、DBP的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组血浆ET-1、血清N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S+EH组分别与EH、OSA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4组尿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S+EH组分别与EH、OSA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4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S+EH组分别与EH、OSA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且伴有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如合并高血压者则可进一步加重对肾脏、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内皮功能 尿Β2微球蛋白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异常对脉搏波传导速度、利钠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志芳 郑泽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878-28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利钠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分别进行了PWV、血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利钠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分别进行了PWV、血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的PWV、ANP、BN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非杓型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杓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P、BNP浓度与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68,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往往伴有外周血管及心脏靶器官损害,PWV值及利钠肽水平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房利钠肽 脑钠肽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左室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燕 熊瑶 宋志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对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左心室重构及动脉硬化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Ⅰ级患者70例,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其分为2组...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对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左心室重构及动脉硬化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Ⅰ级患者70例,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其分为2组:单纯高血压组34例,H型高血压组36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左室质量指数(LVMI)、脉搏波传导速度(Pw V)。同时对HCY与ET-1、NO、LVMI及PW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型高血压组及单纯高血压组ET、LVMI及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ET、LVMI及PWV显著升高,而NO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血Hcy水平与ET、LVMI及PWV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在不同程度上对内皮功能损害、左室重构及动脉硬化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内皮功能 脉搏波传导速度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高血压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华 王予川 +2 位作者 何志旭 刘君实 梁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观察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对高血压患儿靶器官异常进行评估。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47例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和62名健康体查者进行检查,测量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高血压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目的观察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对高血压患儿靶器官异常进行评估。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47例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和62名健康体查者进行检查,测量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高血压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均<0.01),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较正常组降低(P<0.05)。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较正常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上升(P<0.05),E/A显著下降(P<0.01)。11例患儿存在左室肥厚(LVH),出现心脏构型改变。结论在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中,作为病变累及的靶器官心脏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儿童少年 左室质量指数 左心功能 左室重构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肥厚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蔚浩 林轶雄 +2 位作者 邵超华 杨风玲 春玉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 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4型患...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 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4型患者的性别、LVM I的分布情况并观察每型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及E峰与A峰比值(E/A)。结果左室肥厚类型不同的患者FS、EF的均值及性别、LVM I分布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年龄、E/A≤1的发生率各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且发生在LVH之前,随着病情的发展,EH、DH型患者LVH的收缩功能损害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左室肥厚 左室质量指数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外周淋巴细胞碱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丙南 吉越英 陆凤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32-733,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细胞内碱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缬沙坦与咪哒普利两组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左室质量指数(LV M I)、细胞内pH变化并进行了比较。结果:缬沙坦与咪哒普利组皆能减少LV M I、pH值,两组间比较P&...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细胞内碱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缬沙坦与咪哒普利两组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左室质量指数(LV M I)、细胞内pH变化并进行了比较。结果:缬沙坦与咪哒普利组皆能减少LV M I、pH值,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缬沙坦能明显减少高血压左室肥厚的LV M I及心肌细胞内的pH值,纠正细胞内碱化,逆转左心室肥厚(LV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左室肥厚 缬沙坦 外周淋巴细胞 逆转左心室肥厚 细胞内碱化 左室质量指数 P〉0.05 咪哒普利 LVMI 高血压病人 心肌细胞内 pH变化 治疗前后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