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 被引量:8
1
作者 程旭 黄钢 +3 位作者 陶如琦 刘建军 刘建平 孙晓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1,531,共4页
目的评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左室功能和容积方面的相关性。方法65例不同诊断的患者在15d内分别接受99TcmMIBI门控SPE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EDV)和收缩末容积(ESV... 目的评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左室功能和容积方面的相关性。方法65例不同诊断的患者在15d内分别接受99TcmMIBI门控SPE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EDV)和收缩末容积(ESV)的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所有病人分为Ⅰ组(EDV<90mL,n=31)和Ⅱ组(EDV>90mL,n=34),比较两组之间两种方法测量结果间的关系。结果门控SPECT测得的LVEF、EDV和ESV与超声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在Ⅰ组中,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相比,门控SPECT测定的LVEF要高(P<0.05),而测量的ESV要低(P<0.05),测量的EDV间无明显差异。在Ⅱ组中,两种方法测量的各结果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门控SPECT与超声心动图在测定LVEF和左室容积方面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是对于心室腔较小的病人,门控SPECT可能会由于低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而对LVEF产生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左室功能 ^99TC^M-MIBI 门控SPECT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超声心动图检查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分析 统计学差异 左室容积 ESV EDV 测量 测定 心室腔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方毅民 董炳庆 +2 位作者 杨军 于滨 李善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98-1000,共3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内干预(PCI)后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患者,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再通后即刻行SPECT检查,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常规治疗(低分子...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内干预(PCI)后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患者,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再通后即刻行SPECT检查,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波立维、硝酸甘油等);GSH组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SH静滴(血运重建即刻静滴GSH2400mg,2h内滴完,1次/d,持续15d),15d后复查SPECT。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SH对AMI急诊PCI后再灌注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SPECT检查 再灌注心肌 急诊PCI 左室射血分数 舒张末期容积 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内 低分子肝素 GSH 常规治疗 阿司匹林 硝酸甘油 血运重建 治疗基础 灌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