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外周磁刺激对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许苗苗 李楠 +4 位作者 应颖 杨凯翔 杨婧瑞 李杰 邱彦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康复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两组均接受...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康复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侧肢体重复外周磁刺激,对照组给予伪刺激,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华山量表进行肢体功能评价。结果 每组各失访2例。观察组男性较多(χ^(2)=6.136,P <0.05)。治疗后,两组FMA-UE和华山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t> 4.000,P <0.01),观察组治疗前后FMA-UE和华山量表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t> 2.362,P <0.05)。结论 重复外周磁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左右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 重复外周磁刺激 上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7神经根与桥接尺神经缝合断面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建光 胡韶楠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对臂丛颈7 神经根及桥接尺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为选择性颈7 神经根移位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常规防腐尸体标本14 具(28 侧) ,在显微镜下暴露自颈7 神经根椎间孔处至干股交界处,测量其长度、两端神经直径。测... 目的:对臂丛颈7 神经根及桥接尺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为选择性颈7 神经根移位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常规防腐尸体标本14 具(28 侧) ,在显微镜下暴露自颈7 神经根椎间孔处至干股交界处,测量其长度、两端神经直径。测量豌豆骨处尺神经主干及手背支的直径。结果:颈7 神经根自椎间孔至干股交界处的根干长度:左48 .2 ±7 .4 m m ;右44 .0 ±5 .8 m m ;出椎间孔处神经横、纵径分别为:左5 .8±0 .4 m m ,5 .2 ±0 .4 m m ;右5 .8 ±0 .4 m m ,5 .0 ±0 .5 m m ;干股交界处:左6 .0 ±0 .5 m m ,5 .2 ±0 .6 m m ;右5 .5±0 .4 m m ,5 .2 ±0 .5 m m 。尺神经( 豌豆骨近侧水平) 主干横径与纵径:左3 .6 ±0 .3 m m ,3 .2 ±0 .3 m m ;右3 .8±0 .3 m m ,3 .0 ±0 .2 m m ;手背支横径与纵径为2 .5 ±0 .2 m m ,1 .4 ±0 .2 m m ;右2 .6 ±0 .2 m m ,1 .3 ±0 .2 m m 。结论:选择性地保留部分颈7 神经根前股前内侧部分纤维,既能解决尺神经与颈7 神经根的周径匹配问题,又对健侧肢体感觉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移位 7神经 神经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