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4
1
作者 裴汉军 俞梦越 +11 位作者 吴永健 杨跃进 乔树宾 陈纪林 秦学文 陈珏 姚民 刘海波 尤士杰 袁晋青 戴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6-01至2008-12连续入院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1 9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两组:左主干病变组(n=693)和非左主干病变组(n=11 263),比较两组患者间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6-01至2008-12连续入院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1 9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两组:左主干病变组(n=693)和非左主干病变组(n=11 263),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以及优势冠状动脉。结果:全部患者平均年龄(55±10)岁,其中9 767例(81.70%)为男性,心肌梗死史5 383例(45.02%),不稳定性心绞痛5 624例(47.04%),合并瓣膜病819例(6.85%)。单因素分析表明左主干病变组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合并糖尿病史患者均高于非左主干病变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年龄(OR 1.047 95%CI 1.038-1.056;P<0.001)、性别(OR 2.061 95%CI 1.613-2.633;P<0.001)、糖尿病史(OR1.309 95%CI 1.024-1.675;P<0.05)、高胆固醇血症(OR 1.303 95%CI 1.007-1.686;P<0.05)和冠状动脉右优势型(OR0.454 95%CI 0.333-0.620;P<0.001)为左主干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为复杂高危病变,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史及优势冠状动脉可能在左主干病变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冠心病 糖尿病 优势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AX评分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庞明杰 张宏 +4 位作者 陶杰 赵燕 张云梅 吴咏昕 杨艳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CI-DES)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94例,PCI-DES组11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CABG和P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BG组合并三支血管病变多于PCI-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47%(70例)vs.41.07%(46例),P<0.01]。②住院期间CABG组的MACCE发生率较PCI-DES组高(P<0.05)。术后3年随访,两组的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I-DES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CABG组(P<0.05)。③两组间SYNT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DES组中,高积分(≥30.0)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积分(<30.0)患者(P<0.01),而术后3年无MACCE生存率低于低积分患者(P<0.01)。CABG组中,高积分和低积分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低于CABG组(P均<0.05)。低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低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PCI-DES组高于CABG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SYNTAX评分指导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血管重建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但在不同的患者中,仍应结合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YNTAX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圣文 胡奉环 +7 位作者 陈珏 窦克非 吴永健 杨伟宪 杨跃进 徐波 陈纪林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1-845,共5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疾病(ULMCAD)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ULMCAD介入治疗的患者3960例,其中1568例(39.6%)在IVUS指导下完成左主干支架置入术(I...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疾病(ULMCAD)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ULMCAD介入治疗的患者3960例,其中1568例(39.6%)在IVUS指导下完成左主干支架置入术(IVUS组),其余2392例(60.4%)仅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3年随访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及其各组分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VUS组除男性比例较高(77.7%vs.80.5%,P=0.03)外,其他基线临床资料相似。IVUS组的最终球囊对吻扩张率、后扩张率、双支架术应用率和操作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置入支架的平均直径更大[(3.6±0.5)mm vs.(3.4±0.5)mm,P<0.01]。IVUS组的MACE(12.2%vs.15.9%,P<0.01)、全因死亡(2.8%vs.4.3%,P=0.02)、心肌梗死(3.2%vs.5.3%,P<0.01)、再次血运重建(7.8%vs.9.7%,P=0.04)和确定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1.0%vs.1.9%,P=0.02)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而两组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3.5%vs.4.3%,P=0.21)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率(2.7%vs.3.5%,P=0.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相比,IVUS指导下的ULMCAD介入治疗疗效更佳、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禹 杨菲菲 +8 位作者 陈练 任艺虹 张大为 张国明 张威 张慧 荆晶 王立军 白启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04至2008-06我院15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平均年龄62.5±10.82(38~83)岁,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04至2008-06我院15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平均年龄62.5±10.82(38~83)岁,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远端分叉分组,开口或体部病变为非分叉病变组(n=35),累及左主干远端或前降支、回旋支开口者为分叉病变组(n=115)。44例(29.33%,44/150)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48例(32.43%,48/148)在平均(10.02±7.47)个月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术后存活的148例患者中125例(84.45%)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9.86±8.46(1~43)月,分叉病变组的再发心绞痛率(33.68%vs13.33%,P=0.0467)明显高于非分叉病变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两组未见明显差异。对MACE单因素分析发现,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4.17%vs17.65%,P=0.0446)。影响再狭窄的因素分析显示双支架术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单支架术(64.29%vs10.71%,P=0.0011)。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结果,经血管内超声指导MACE可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病变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宋雷 袁建松 管常东 郭超 张敏 崔锦刚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84例)和非糖尿病组(2876)例。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3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靶病变失败(TLF),后者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行PCI后的近、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中分别有1038例(95.8%)、2766例(96.2%)患者完成了3年随访。(1)MACE: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MACE发生率偏高[15.32%(159例)vs.14.14%(39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10.31%(107例)vs.8.46%(23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次要终点: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TLF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8.29%(86例)vs.7.52%(208例),P=0.43]。糖尿病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4.14%(43例)vs.2.78%(77例),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过多因素Cox分析后,糖尿病并非靶病变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HR=0.94,95%CI:0.48~1.87,P=0.84)。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随访3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未发现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PCI后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病变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主干病变冠心病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庾华东 陶凉 陈绪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392例左主干病变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OPCAB组...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392例左主干病变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OPCAB组279例(71.2%),CCABG(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113例。比较2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组搭桥(4.17±0.86)支/人,CCABG组搭桥(4.24±0.94)支/人(t=-0.710,P=0.478)。2组新发心房纤颤[31例(11.1%)vs 8例(7.1%),χ^2=1.459,P=0.227]、围术期心肌梗死[7例(2.5%)vs 3例(2.7%),χ^2=0.000,P=1.000]、肾功能不全[9例(3.2%)vs 4例(3.5%),χ^2=0.000,P=1.000]、肺部并发症[15例(5.4%)vs 6例(5.3%),χ^2=0.000,P=1.000]差异无显著性。OPCAB组手术死亡[2例(0.7%)vs 5例(4.4%),χ^2=4.368,P=0.037]、呼吸机使用时间[中位数20 h(8-48 h)vs 51 h(14-130 h),Z=-2.823,P=0.005]、ICU停留时间[51h(38-141)h vs 92 h(42-352)h,Z=-2.618,P=0.009]、术后输血量[500 ml(200-1200)ml vs 800 ml(400-2100)ml,Z=-2.411,P=0.016]、二次开胸[5例(1.8%)vs 10例(8.8%),χ^2=9.052,P=0.003]、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1.1%)vs 9例(8.0%),χ^2=10.647,P=0.001]方面明显优于CCABG组。结论OPCAB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尚东丽 刘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Lp(a)]与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4例。根据LP(a)水平将入选的病例分为两组,Lp(a)正常组(≤300 mg/L)(n=171)以及Lp(a)升高组(&... 目的:探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Lp(a)]与冠脉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冠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4例。根据LP(a)水平将入选的病例分为两组,Lp(a)正常组(≤300 mg/L)(n=171)以及Lp(a)升高组(>300 mg/L)(n=93)。对比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多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左主干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Lp(a)升高组与Lp(a)正常组相比,有更高的三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Lp(a)与左主干病变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Lp(a)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高Lp(a)水平患者有更高的左主干病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a) 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支架时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新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菲菲 王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本文从左主干介入治疗发展史、不同病变部位的疗效分析、远端分叉不同术式的比较,以及辅助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列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安全可行,但在左...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本文从左主干介入治疗发展史、不同病变部位的疗效分析、远端分叉不同术式的比较,以及辅助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列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安全可行,但在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还存在再狭窄率高等问题。对于有选择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南 韩静 +1 位作者 冯斯婷 周玉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及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及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并行血运重建术(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术,1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胸部不适症状,可耐受正常活动。另1例死亡。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主干病变冠脉介入或搭桥预后及危险分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传艳 陈黎明 崔连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比较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D)患者分别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预测因子,并对行PC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分析201例行PCI或CABG治疗的ULMCAD患者的MACE发生率,统计... 目的:比较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D)患者分别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预测因子,并对行PC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分析201例行PCI或CABG治疗的ULMCAD患者的MACE发生率,统计分析得到影响MACE的预测因子。对PCI组中的预测因子进行赋值并分层,在另外126例病例中验证这种分层对预测MACE的有效性。结果:PCI及CABG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6%及11.9%。PCI组中,LVEF、合并糖尿病、Syntax积分与MACE相关。CABG组中,年龄、LVEF及肾功能不全与MACE相关。验证结果表明依据LVEF、是否合并糖尿病及Syntax积分进行的危险分层对MACE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左主干病变行PCI可行且远期效果较好。依据LVEF、是否合并糖尿病及Syntax积分进行的危险分层对MACE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危险分层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SYNTAX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
11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尹秋林 李林锋 赖珩莉 陆林祥 李彬 黄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0-551,共2页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临床猝死率很高。药物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极为有限。目前指南推荐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但我省目前尚不能常规开展,患者亦不愿接收外科CABG治疗。PCI是挽救这类患...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临床猝死率很高。药物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极为有限。目前指南推荐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但我省目前尚不能常规开展,患者亦不愿接收外科CABG治疗。PCI是挽救这类患者的最佳手段,但PCI对这类患者风险很高,要求术者需要具有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和熟练的技术。现将我们近年来成功完成的8例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左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药物保守治疗 CABG PCI 求术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近中期疗效观察
12
作者 王勇 刘晓飞 +4 位作者 李宪伦 曾玉杰 石兵 彭文华 柯元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老年冠心病 支架治疗 期疗效观察 冠心病介入治疗 不良心脏事件 裸支架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一例
13
作者 徐志红 胡家安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璟 蔡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69,共2页
我科于2009年7月收治1例左下肺癌合并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同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和左侧肺癌根治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下肺癌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治疗 患者 外科 2009年 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6F指引导管处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及中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梦 薛智敏 +1 位作者 周斌全 傅国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6F指引导管处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连续完成的61例经桡动脉6F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年龄44~87岁,平均(66.03±10.02)岁。其中合并高血...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6F指引导管处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连续完成的61例经桡动脉6F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年龄44~87岁,平均(66.03±10.0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40例,合并糖尿病者14例,有吸烟史者22例,左心射血分数28%~86%,平均(62.96±12.15)%,血肌酐44~130(82.92±18.30)μmol/L。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从患者就诊手术后至2011年10月31日截止),了解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61例患者中左主干共置入支架67枚,全部成功置入,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19~44(26.25±5.92)个月,MACE 6例(9.8%),其中死亡2例(3.3%),靶血管血运重建4例(6.6%)。SYNTAX(取自SYNergy betwee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TAXus and cardiac surgery trail研究)低危组患者(SYNTAX评分≤32分)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危组患者(SYNTAX评分>32分)。结论:经桡动脉6F指引导管处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安全可行的,能取得良好的中远期效果。其中SYNTAX低危组(≤32分)的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对冠心病三支血管或左主干病变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秋实 李虹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30-4136,共7页
背景SYNTAX评分是基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常用的评分系统之一,但临床上需要一种基于一般临床资料的评估方法,以提高其预测效力。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在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TVD)或左主干... 背景SYNTAX评分是基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常用的评分系统之一,但临床上需要一种基于一般临床资料的评估方法,以提高其预测效力。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在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TVD)或左主干病变(LMD)患者中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9年1月—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30例TVD/LMD患者,根据SYNTAX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0~22分)276例、中度病变组(23~32分)249例和重度病变组(≥33分)105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探究定量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HA_(2)DS_(2)-VASc和SYNTAX评分是否为TVD/LMD患者3年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3年内发生MACE的效能。使用Delong方法对CHA_(2)DS_(2)-VASc评分、SYNTAX评分以及两评分系统联合预测MACEs的ROC曲线进行比较。结果不同SYNTAX评分组在年龄、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YNTAX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3年内MACEs、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_(2)DS_(2)-VASc评分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109,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1.753,95%CI(1.047,2.938)]、LVEF[OR=0.962,95%CI(0.942,0.982)]、SYNTAX评分[OR=1.028,95%CI(1.002,1.055)]及CHA_(2)DS_(2)-VASc评分[OR=1.210,95%CI(1.070,1.369)]升高是TVD/LMD患者3年内发生MACE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YNTAX评分预测MACE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638,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的AUC是0.619。联合应用SYNTAX评分及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的AUC是0.685。使用Delong方法进行头对头比较发现,SYNTAX与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的AUC差值为0.019(P=0.587),提示SYNTAX与CHA_(2)DS_(2)-VASc评分都具有对MACEs的预测效果,但其AUC差值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应用SYNTAX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与SYNTAX评分单独预测MACEs的AUC差值为0.0469(P=0.046),与CHA_(2)DS_(2)-VASc评分单独预测MACE的AUC差值为0.0659(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TVD/LM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3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联合CHA_(2)DS_(2)-VASc与SYNTAX评分系统,可有效提高对3年MACEs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HA_(2)DS_(2)-VASc评分 SYNTAX评分 三支血管病变 左主干病变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可降解、无聚合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登禄 陈剑飞 +4 位作者 宋明宝 晋军 宋耀明 黄岚 赵晓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比较永久、可降解及无聚合物涂层3种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并行支... 目的比较永久、可降解及无聚合物涂层3种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并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259例,按照左主干植入支架的不同分为永久性聚合物涂层支架组(PP-DES,n=153)、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组(BP-DES,n=54)和无聚合物涂层支架组(PF-DES,n=52),随访至术后12个月,比较3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2个月内靶血管失败(心源性死亡、靶血管相关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合并高危因素及病变类型、支架术式、真性分叉病变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靶血管失败(P=0.596)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类型与患者术后12个月内发生靶血管失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无聚合物涂层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靶血管失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永久性聚合物涂层支架相当,这两种新型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永久性聚合物涂层 可降解聚合物涂层 无聚合物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左心功能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方斌 玉井秀男 +1 位作者 小菅邦彦 许永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同左心功能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4月~2002年12月,对20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了PCI治疗。根据基础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左心功能正常组(LVEF>040,n=151...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同左心功能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4月~2002年12月,对20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了PCI治疗。根据基础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左心功能正常组(LVEF>040,n=151)及左心功能低下组(LVEF≤040,n=49)。术后3、6、12个月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左心功能正常组的PCI成功率显著高于左心功能低下组(954%vs837%,P<001)。术后随访半年左心功能低下组的心原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184%vs13%,P<001),两组间非心原性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181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两组间再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对资料完整的175例患者作LVEF对比分析,左心功能低下组术后半年LVEF有显著改善(009±010,n=36,P<001),而左心功能正常组LVEF未见改善(002±007,n=139,P=N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左心功能正常组术后1年、3年免于心原性死亡的生存率分别为987%、974%,左心功能低下组分别为816%、816%。结论与左心功能正常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相比,左心功能低下患者的PCI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术后半年内心原性病死率亦较高。成功的PCI可显著改善左心功能低下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减少远期心原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心功能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对不能耐受旁路移植术或手术高危患者的疗效
18
作者 胡方斌 玉井秀男 +1 位作者 小菅邦彦 许永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在不能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或手术高危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UPL MT)患者中的应用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自 1993年 2月至 2 0 0 2年 8月期间 ,对 85例被列为不能耐受 CABG或手术高危的 U...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在不能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或手术高危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UPL MT)患者中的应用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自 1993年 2月至 2 0 0 2年 8月期间 ,对 85例被列为不能耐受 CABG或手术高危的 UPL MT进行了 PCI治疗 ,其中定向斑块旋切术 (DCA) 4 8例 ,支架术 37例。术后半年内每月至少门诊复查一次 ,以后定期随诊、电话随访。术后 3、6、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PCI术均获技术成功(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5 0 % ,且获得 TIMI3级血流 )。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共 12例 (14 .1% ) :死亡9例 (10 .6 % ) ,其中心源性死亡 3例 (3.5 % ) ;再次 PCI术 3例 (3.5 % ) ;无 Q波心肌梗死、急诊 CABG。术后半年随访发现死亡共 15例 (17.6 % ) ,其中心源性死亡 8例 (9.4 % ) ;半年内共有 71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 ,其中对19例 (2 6 .8% )进行了靶血管重建 ;对资料完整的 6 4例患者作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 :PCI术后 (3或 /和 6个月 ) L VEF较术前显著改善 (5 .5± 8.7% ,P<0 .0 5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 :PCI术后 1年、3年 (免于死亡 )的生存率为 81.2 %、76 .5 % ,免于心源性死亡的生存率为 90 .6 %、89.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旋切术 支架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兴支架术对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王硕 战吟戈 +3 位作者 郑庆厚 陈勤聪 王乐 李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静息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观察手术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以及是否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分支受累、分支急性闭塞、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测得的冠状动脉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心肌灌注评价指标包括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应用静息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结果安全性指标观察显示: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100%、回旋支受累行球囊对吻扩张19例(23.1%),分支急性闭塞1例,后行双支架术,应用PS-T(provisional stenting-T stenting)术式;无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病例。有效性指标观察显示:术后IVUS测得的MLA较术前明显改善;自术后7 d开始,BNP、CK-MB、cTnⅠ较术前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指标观察显示:术后3个月的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显著优于术前。结论PS可改善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和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主干分叉病变 即兴支架术(PS)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蒙 张燕 +6 位作者 陈岩 安松涛 刘军 张建红 孟华 李文博 刘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即刻效果和临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行介入治疗患者资料,根据介入策略将其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66例(左主干-左前降支置入支架,左回旋支行...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即刻效果和临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行介入治疗患者资料,根据介入策略将其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66例(左主干-左前降支置入支架,左回旋支行球囊扩张)、双支架组58例(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均置入支架)和药物球囊组44例(左主干-左前降支置入支架,左回旋支行药物球囊扩张),分析术后即刻、术后1年内随访的介入手术资料及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支架内再狭窄、靶病变重建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1)三组间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双支架组左回旋支术中支架直径及术后即刻开口直径稍大于药物球囊组的球囊直径和术后即刻开口直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大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左回旋支术后即刻开口狭窄,双支架组小于药物球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小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3)血管内超声指导患者中,在术后即刻左回旋支开口面积上双支架组大于药物球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大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4)术后1年内,左回旋支开口管腔直径方面,双支架组与药物球囊组均大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左回旋支开口残余狭窄方面,双支架组与药物球囊组均小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左回旋支开口管腔丢失方面,单纯球囊扩张组>双支架组>药物球囊组(P<0.05);在总的支架内再狭窄方面,药物球囊组优于双支架组(P<0.05);(5)术后1年内单纯球囊扩张组心绞痛发病率高于双支架组及药物球囊组(P<0.05)。结论:药物球囊组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优于单纯球囊扩张组,不劣于双支架组,可作为左主干分叉病变一种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左主干病变 分叉病变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