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月明 赵国力 +8 位作者 李群星 常媛 杨杰 彭献镇 姜春媛 程琪 刘佳雨 叶飞 尹德录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0-877,共8页
目的:探究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手术策略的选择提供可能的功能学评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连云... 目的:探究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手术策略的选择提供可能的功能学评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的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共408例,主要终点为3年随访期间靶血管失败(TVF,由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根据是否发生TVF将患者分为TVF组和非TV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手术前后靶血管解剖学和功能学参数。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TVF的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根据术后分支μQF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类,通过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类患者的TVF发生率。结果:3年随访期间54例(13.24%)患者发生TVF(TVF组),其余354例(86.76%)患者组成非TVF组。TVF组与非TVF组患者相比,术后分支直径狭窄率较高[(32.93±17.80)%vs.(22.62±11.96)%],μQFR较低(0.80±0.10 vs.0.89±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μQFR较高是3年随访期间TVF的独立保护因素(μQFR每增加0.01,HR=0.903,95%CI:0.850~0.959,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在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μQFR对3年随访期间TVF具有中等预测效能(AUC=0.769,95%CI:0.678~0.861,P<0.001),其AUC显著高于术后分支面积狭窄率及最小管腔直径(P均<0.001),最佳截断值为0.8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μQFR≤0.84的患者3年随访期间TVF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分支μQFR>0.84的患者(HR=4.007,95%CI:2.342~6.855,P<0.001;28.3%vs.7.9%,log-rank P<0.001)。结论:对于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即刻测量的分支μQFR较解剖学指标能更好地预测3年随访期间TVF。在使用单支架策略治疗分叉病变时,将术后即刻分支μQFR维持在0.84以上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左主干分叉病变 靶血管失败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兴支架术对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王硕 战吟戈 +3 位作者 郑庆厚 陈勤聪 王乐 李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静息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观察手术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以及是否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分支受累、分支急性闭塞、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测得的冠状动脉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心肌灌注评价指标包括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应用静息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结果安全性指标观察显示: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100%、回旋支受累行球囊对吻扩张19例(23.1%),分支急性闭塞1例,后行双支架术,应用PS-T(provisional stenting-T stenting)术式;无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病例。有效性指标观察显示:术后IVUS测得的MLA较术前明显改善;自术后7 d开始,BNP、CK-MB、cTnⅠ较术前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指标观察显示:术后3个月的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显著优于术前。结论PS可改善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和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 即兴支架术(PS)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支架术与复杂支架术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疗效比较
3
作者 李珊 盖鲁粤 +3 位作者 杨庭树 王禹 刘宏斌 陈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82-883,共2页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不同支架治疗策略的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分析27例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其中采用简单支架技术横跨技术(crossover)14例,复杂支架技术包括挤压技术(crush)、T支架术(T-stent...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不同支架治疗策略的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分析27例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其中采用简单支架技术横跨技术(crossover)14例,复杂支架技术包括挤压技术(crush)、T支架术(T-stenting)、V支架术(V-stenting)等13例。结果共植入40枚支架,操作成功率100%,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真性分叉病变复杂支架术组较简单支架术组多(84.6%vs14.3%,P=0.0004),复杂支架术组合并更多多支病变(100%vs57.1%,P=0.0074)。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前降支开口残余狭窄复杂支架术组(10.85±5.51)%较简单支架术组(4.29±4.25)%明显增高(P=0.002),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开口残余狭窄复杂支架术组(4.61±3.01)%较简单支架术组(13.63±11.21)%明显减轻(P=0.009)。出院随访2~53个月,心绞痛复发3例(11.1%),靶病变血运重建(TLR)2例(7.41%),MACE2例(7.41%)。二组心绞痛复发率(7.1%vs15.4%,P=0.59)和TLR发病率(0%vs15.4%,P=0.13)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各种支架植入技术均能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左主干分叉病变 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肖蓉雪 汪谞 +1 位作者 郜俊清 刘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LM)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DES联合DCB治疗的8例LM分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接受LM和左前降支病变处DES治疗,左回旋支...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LM)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DES联合DCB治疗的8例LM分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接受LM和左前降支病变处DES治疗,左回旋支开口处DCB治疗,其中6例手术在血管内超声导引下进行。术后即刻造影评价病变血管通畅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再狭窄率及6个月内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DES联合DCB治疗LM分叉病变再狭窄率低[LM(8.4±5.3)%,左前降支(18.2±5.0)%,左回旋支(30.5±16.5)%]。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临床事件。结论 DES联合DCB介入治疗LM分叉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分叉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