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型货币政策能刺激就业吗?——刚性工资模型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君斌 薛鹤翔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6,共10页
积极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重点,本文讨论货币政策冲击对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得到就业、产出和通胀在货币供给冲击下的动态反... 积极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重点,本文讨论货币政策冲击对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得到就业、产出和通胀在货币供给冲击下的动态反应,给出经验事实:在一单位货币供给冲击下,就业呈驼峰形态,缓慢下降回归稳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但在中远期失业会增加;通货膨胀呈驼峰形态,显示很强的惯性特征,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产出温和增长,呈驼峰形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同时,为进一步从经济理论上解析货币供给冲击对就业、产出和通胀传导的机制,数值模拟一个刚性工资模型,将模拟的脉冲反应结果与实证经验事实相比较,发现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上述三个经验事实,并从理论上进行货币供给冲击的经济传导机制分析。最后,结合经验事实与模型经济探讨了扩张型货币政策冲击下就业、通胀和产出的反应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即扩张型货币供给冲击短期内能够有效刺激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远期形成失业和通货紧缩,因此需要其他配套政策,如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相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刚性工资模型 通货膨胀惯性 货币供给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农民工生命统计价值研究:基于改进的特征工资模型——来自上海的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小辉 王常伟 史清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61,共10页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生命价值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2年上海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特征工资模型对样本农民工的生命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行业的伤亡风险对工资率有显著影响,改进模型比经典模型更适合生命价值的评估。基...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生命价值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2年上海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特征工资模型对样本农民工的生命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行业的伤亡风险对工资率有显著影响,改进模型比经典模型更适合生命价值的评估。基于改进模型得到的城镇农民工平均生命价值为936.56万元,比基于经典模型估算的结果要高,原因在于经典模型中遗漏了消费这一重要变量。对年龄分段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生命价值与年龄的关系呈倒U型,在46岁~50岁达到最大,并且消费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命价值,其隐含的政策含义对于中国死亡赔偿、生产安全、环境和健康政策的效益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特征工资模型 VSL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基本构成模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本芳 李正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6-679,共4页
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面临构成项目设置及其比例确定问题.研究认为绩效工资的基本构成应包括基础性和奖励性两大部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推导出二者的比例关系,并在分析其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绩效工资 工资模型 构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人力资本的测量及工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立青 刘秋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20-24,共5页
一、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1.模型假设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合体,这样企业的投资者就可分成两类:即物质投资者和人力资本投资者(经营者).物质投资者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的物质资源,如厂房、机器、资金等;经营者以其拥有的知识、经... 一、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1.模型假设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合体,这样企业的投资者就可分成两类:即物质投资者和人力资本投资者(经营者).物质投资者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的物质资源,如厂房、机器、资金等;经营者以其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技术和行动投入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指能够获得剩余价值分配的人力资源价值).两类资本投资分别形成了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二者相互依赖,共同结合在企业中发挥经济资源的作用,为企业创造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本 工资计算模型 公平工资 人力资源管理 投资报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营企业工资计量管理模型构建
5
作者 刘淑娟 刘晓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1期64-65,共2页
从私营企业工资管理现状出发 ,明确构建私营企业工资管理模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提出私营企业工资计量管理模型 :工资额 =基础工资 +偶然工资 +结构工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础工资、偶然工资的确定 ,并重点阐述了结构工资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工资计量管理模型 构建 基础工资 业绩考核 工分 中国 私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donic模型的农户非农就业收入要因分析——对天津郊区的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9-82,共4页
在构建Hedonic工资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非农就业收入的决定要因进行分析得出:都市郊区农户非农就业工资不仅仅由劳动时间、技能水平以及工作年限等因素决定,还和闲暇时间、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劳动市场的环境相关。由此可以得... 在构建Hedonic工资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非农就业收入的决定要因进行分析得出:都市郊区农户非农就业工资不仅仅由劳动时间、技能水平以及工作年限等因素决定,还和闲暇时间、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劳动市场的环境相关。由此可以得出,为了提高农户非农工资收入,不仅要对农户成员进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该考虑通勤条件、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就业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onic工资模型 天津 农户非农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行业工资差距变化趋势及其机制探讨
7
作者 张立建 李小银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文计算了广州市1984—2009年城镇职工与社会从业者工资基尼系数,发现广州市行业工资差距持续扩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业垄断使得国有经济相对工资快速上升及其内部各行业工资差距快速扩大,而市场竞争使得其他类型经济行业工资差距稳... 本文计算了广州市1984—2009年城镇职工与社会从业者工资基尼系数,发现广州市行业工资差距持续扩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业垄断使得国有经济相对工资快速上升及其内部各行业工资差距快速扩大,而市场竞争使得其他类型经济行业工资差距稳定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工资基尼系数 工资模型 多元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科研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探讨
8
作者 徐德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1-103,共3页
分析了我国水利科研院所工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对现行的工资制度概化出计算模型:F=f(C,t),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新的工资计算模型F=K(C+S×m)。新模型弥补了旧模型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为科研院所工资制度改革... 分析了我国水利科研院所工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对现行的工资制度概化出计算模型:F=f(C,t),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新的工资计算模型F=K(C+S×m)。新模型弥补了旧模型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为科研院所工资制度改革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科研院所 工资管理体制 工资计算模型 工资制度改革 中国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9
作者 秦蒙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7,共15页
与新古典主义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的本质以及现实工资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成熟的工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有机结合。劳动价值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基础... 与新古典主义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的本质以及现实工资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成熟的工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有机结合。劳动价值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基础,工资在表面上体现为劳动的交易价格,但在本质上却反映了资本剥削劳动、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矛盾运动的真相。资本积累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运动的关键。伴随资本积累过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了持续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调节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趋势。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中对再生产均衡条件以及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矛盾的论述表明,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积累欲望,而工资水平则会通过作用于利润率而显著影响积累率,工资的运动趋势因此是能否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工资决定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工资运动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工资理论 劳动力价值 资本积累 相对过剩人口 工资决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激励与个人所得税——理论逻辑与经验论据 被引量:13
10
作者 彭海艳 程北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在厘清税收激励生育的理论逻辑基础上,运用工资税模型,获取OECD国家对此的经验论据。结果显示,许多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向有子女家庭提供正向激励,且更注重中低收...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在厘清税收激励生育的理论逻辑基础上,运用工资税模型,获取OECD国家对此的经验论据。结果显示,许多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向有子女家庭提供正向激励,且更注重中低收入家庭。进一步分析发现,通常为符合资格条件的儿童设计相同的或递增的定额税收优惠,甚至为大规模家庭赋予额外优惠;将儿童税收宽免转化为抵免,引进收入限制和可退抵免制;单亲家庭可享受额外优惠,而已婚家庭还通过个人申报纳税、婚姻优惠、家庭申报纳税等多种举措受益。应汲取和借鉴OECD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构建我国“生育友好型”的税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国家 个人所得税 低生育率 工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