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1
-
-
作者
秦蒙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7,共15页
-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项目“工资、就业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马克思主义工资—就业动态分析框架”(2023YQNQD027)。
-
文摘
与新古典主义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的本质以及现实工资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成熟的工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有机结合。劳动价值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基础,工资在表面上体现为劳动的交易价格,但在本质上却反映了资本剥削劳动、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矛盾运动的真相。资本积累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运动的关键。伴随资本积累过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了持续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调节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趋势。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中对再生产均衡条件以及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矛盾的论述表明,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积累欲望,而工资水平则会通过作用于利润率而显著影响积累率,工资的运动趋势因此是能否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工资决定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工资运动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工资理论
劳动力价值
资本积累
相对过剩人口
工资决定模型
-
分类号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