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TC工质出口温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严倩雯 蒋川 +2 位作者 杨嵩 余雷 王启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29-3035,共7页
在槽式抛物面太阳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中,数据往往具有随机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传统建模方法经常做出大量假设,导致仿真精度不高且复杂。以槽式抛物面太阳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理论模型与BP人工神经网络相互耦合,通过集... 在槽式抛物面太阳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中,数据往往具有随机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传统建模方法经常做出大量假设,导致仿真精度不高且复杂。以槽式抛物面太阳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理论模型与BP人工神经网络相互耦合,通过集热器热性能室外动态试验,建立工质出口温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校正模型。引入Levenberg-Marquardt(LM)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校正模型可将绝对误差控制在3.8℃以内,相对误差保持在3.6%以内,可有效提高槽式抛物面太阳集热器热性能的仿真模型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形抛物面集热器 BP神经网络 预测校正模型 工质出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蒋翀 张明杰 +5 位作者 许家伟 张家维 杨旭宏 邹天舒 冷杰 吴景兴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分析了华能营口电厂2台6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下水冷壁在不同负荷下的出口工质温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500 MW以上负荷时,锅炉各墙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分布呈现非对称的"M"形,且靠近上游燃烧器侧的区域温度最高.指出导致... 分析了华能营口电厂2台6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下水冷壁在不同负荷下的出口工质温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500 MW以上负荷时,锅炉各墙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分布呈现非对称的"M"形,且靠近上游燃烧器侧的区域温度最高.指出导致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水冷壁节流孔布置没有充分发挥其控制偏差的作用.根据2台锅炉的当前运行特性,提出了通过改变壁温测量方法、降低过热度和调整部分节流孔圈内径等措施来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出口工质温度 节流缩孔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戴薇薇 王军 +2 位作者 苏中元 龚广杰 张耀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综合考虑影响热损失模型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热损失及工质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利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对Schott 2008 PTR70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热... 综合考虑影响热损失模型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热损失及工质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利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对Schott 2008 PTR70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热损失模拟值与实验数据值的绝对误差都小于6 W/m,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4.5%以内,故建立的数学模型可靠.同时设计了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热性能的计算界面,在输入外形、物理参数和气象信息时,可以较快、较准确地输出该集热管的热损失以及工质出口温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模型和计算方法,为指导集热管的设计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通式真空集热管 热损失数学模型 工质出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